12月22日冬至,关于冬至有何讲究,冬至气候对春节气候有何预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冬至”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今年的冬至,发生在公历12月22日,也就是农历冬月廿九,根据历法的推算,具体时间是在当日的05点48分01秒。
冬至有多重要呢?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属于“四时八节”,有些地方也称冬至为“冬节”或者“亚岁”。宋朝时的古人,还会称冬至日为“南至”,意思是“日南至”,代表太阳向南移动到极点,也就是如今地理学所说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从冬至日开始,太阳的高度角慢慢变大,这也就代表着从这一天开始,坊间所说的“寒气”开始慢慢消退,很多地方从冬至日开始,数九消寒,从明朝开始,还出现了“九九梅花消寒图”
气候的变化,自然会引起物候的变化。人们常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自然界中的生物,最先能感受到气候的细微变动,古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冬至开始,蚯蚓开始蜷缩、麋鹿开始解角、而山间的泉水则开始流动,这便是冬至日的“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关于冬至的习俗,也有很多,我国有着悠久的祭祀文化,人们通过祭祀,表达对先祖的尊重,根据考究,从周朝开始,人们便会在冬至日,祭祀先祖。
冬至这一天,也是坊间所说的“添岁”,过了冬至,每个人的虚岁,可以算多一岁。南方很多地方,人们会食用一种叫“汤圆”的食物,也衍生出一句俗话,道:“吃了汤圆大一岁”。而在北方,很多地方会在冬至日吃饺子,饺子的形状类似人的耳朵,于是有了一句俗话:“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当然,冬至的饮食,除了汤圆和饺子,还有吴川一带的姜饭,两广地区的烧腊等等。
关于冬至气候的民谚,同样也有很多,例如冬至打雷也有说法,认为“冬至打雷、雷打雪”、认为“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如果冬至打雷,则证明空气中的湿度会比较大,北方会下雪,南方会下雨,会迎来寒潮,需要注意防寒、防潮、防冻。
例如冬至刮风,也有说法,民谚道:“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冬至刮西北风,俗话认为会带来寒冻。
那么,冬至当天的阴晴、寒暖,会对春节的气候,产生影响吗?俗话认为是有的。有这两句相关的俗话,分别是:“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可见,这两句俗话都认为,冬至当天的气候,与春节新年的气候是相反的,如果冬至既雨又冷,则春节的气候会比较宜人,有利于人们拜年出行。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