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家属竟抱着死了的孩子来开退烧药……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来源:医脉圈(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临床上有一个词叫「陷阱式诊疗」,无论你是刚刚步入医院的学生,还是行医多年的主任,不论什么时候都要谨慎认真,因为临床行医如履薄冰,而这些「陷阱」往往就在你身边。

  有医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急诊,遇到一男的抱着小孩盖着衣服,说孩子发热,麻烦给开退烧针。我说看看孩子情况,那男的说没啥问题,不就发烧吗?开支退烧针这么难吗?我坚持去检查一下,检查完我告诉家属,这孩子都凉透了,死了很长时间,男的掉头走了。

  网友不禁感叹:防不胜防!人心可以冷酷到这般地步,拿自己死去的孩子碰瓷骗人!

  有网友说,自己实习时候也遇到过此类情况——

  患儿胆红素脑病,在院外已确诊,病情危重,患儿一般情况差,主治医师依实告知病情,未收住院,家属放弃治疗。但半小时后婴儿被放置于病房内,已无生命体征。幸而护士长及时发现,告知主任,主任严词告知院内备有监控,愿其好自为之,否则依法报警,终于家属携患儿离开。

  如果这两件事还容易防备,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就令医护人员防不胜防了!

  一位老太太84岁,因中风后遗症、肺部感染在我们科住院5天,病情危重。昨晚N班护士在一点多钟巡房时发现补液量比半小时前巡视的时候反而增多了,而且看到茂菲氏管里补液有泡沫,当时护士就询问那看护的孙子有否动过补液,然后那人否认了,护士马上告知这瓶补液不能要了,并换了一瓶盐水,然后放出一点液体在手心闻了一下有一股洗衣粉的味道。家属很积极的帮忙把补液扔掉,虽然护士说自己处理他还是把那瓶补液收藏起来。护士很机警,趁着那人不在旁边的时候马上跑去告知了值班医生。期间那家属是一直在护士站"陪伴着"我们的值班护士。

  后来四点多钟护士趁着他入睡马上寻找那瓶问题液体,在配餐室的垃圾桶最底下找出来藏好并把其他垃圾一并处理掉,今早把这件事报告了相关领导并报警立案。

  如果不是护士心细,巡房时发现补液的变化,并且留个心眼,及时寻找并保留证据,及时报案。一旦老太太病逝,患者家属肯定把责任推到医院,那时不可避免就是一场医闹。

  某天,C 院来了个先心病患儿,一岁左右,病情非常危重,家属对治疗非常不积极,患儿很快不治,患儿父母大闹,索赔百万。你要以为是普通医闹就错了:这对「父母」在一个月前,在 A 院闹过,得了数万赔偿;半个月前在 B 院闹过,又是数万。三个孩子的死因都是先心病。报警,抓出一伙儿人贩子:是万儿八千买了先心病孩子(孩子人家刚好少个累赘),然后弄到快死了才送医,死了闹事。(@只爱医学不爱你)

  2018 年 12 月某日,家属白天带孩子到上级医院就诊,曾进行头颅核磁(结果家长没告诉医生)。当天夜里孩子可能死亡了,家长抱着衣服盖得严实的孩子凌晨 2 点多到病区就诊,值班医生在休息,护士没看让家长去看急诊,家长抱着孩子走了,2 分钟后返回,说孩子不行了要抢救。

  病区值班医生赶紧起来,发现孩子已没气了,但仍进行了抢救 30 分钟左右,家长在外一副无所谓的状态,当医生宣布孩子死亡后,家属开始闹了,说护士为什么让去急诊,没有第一时间抢救,最后医院赔了 9 万。(@zgchj18)

  多年前郊区某晚,外边有人叫救护,司机说死人不拉,叫车的人说活着,但叫不醒。考虑煤气中毒,派车拉回来,一查体,生命体征全无,问家属,说不知道什么病。

  老大夫说从头到脚仔细查一遍,才发现颈动脉处有一整齐创口!拍案逼问才知道,姐夫,小舅子饭桌上口角 ,拿刀欲恐吓之,结果刀伸得长了,一人没躲,遂血溅当场。

  家人不愿惊动警察,清洗血迹后,想给医生设个套,开个死亡证明,一烧了事,被老大夫的仔细与坚持识破。遂报警。要不然大夫是不是得犯个协助罪呀?唉!人心叵测呀……(@dxy_lmoxoj99)

  在医护人员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厕所顾不上去、拼尽全力为他们抢救亲人的生命时,他们想的确实怎样从医生护士、从医院骗到钱!

  如果我们也遇见了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除了再三给自己强调谨慎谨慎再谨慎外,还需要注意如何应对。根据战友们提供的建议总结了几点小 tips 供参考:

  1.坚持原则,不看病人,不开医嘱。

  2.要坚持自己的临床思维,不能被家属的急切带偏,保持头脑清醒,反复问诊,按照自己的思路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3.如果遇到未见病人强行要求开药的,尽量在病历中予以说明,如「接诊未见患儿,家属要求开退热药物美林」。

  4.如果遇见上述案例中出现的或者类似的情况,比如遇到对危重孩子治疗不积极的,要警惕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如果感到异常,请及时报警。既是保护了自己,也是对患者的负责。

  最后,提醒各位同行!一日行医,请万分谨慎!

  复习要趁早

  用考试宝典,功夫在平时,考过很容易

  要考试的亲们,抓紧时间开始复习啦!

上一篇:一少年被称“佛祖转世”,连续打坐8个月不吃不喝,专家至今不解
下一篇:儿童感染,如何做好居家治疗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