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身家】80%女性至少感染一次,请收下这份“最全HPV病毒防治攻略”
提到HPV病毒感染,通常许多人都会直接联想到宫颈癌,但是你知道吗?其实,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一次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便会导致宫颈癌。宫颈癌与HPV病毒感染到底有怎样的关联?该怎样科学防治HPV病毒感染呢?我们整理了这份最全HPV病毒防治攻略,以期帮助更多女性朋友了解普及知识。
哪个年龄段女性最易“遇上”宫颈癌
2018年,全球共计57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和31.1万例死亡病例。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发宫颈癌11.1万例,死亡3.4万例。在全球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发病率位列第四,在我国位列第六。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高危型HPV,绝大多数女性感染HPV可以被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掉,然而每少部分女性有进展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甚至发生宫颈癌的潜在风险。
基于此,我国成年女性感染HPV的年龄分布存在“双峰”:第一个高峰为17-24岁,第二个高峰为40-44岁。HPV感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因此活跃的性生活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女性接种HPV疫苗的最佳年龄是何时
HPV 疫苗从 9 岁开始可以接种,最佳接种时间是首次性生活之前。目前,我国推荐女性接种HPV疫苗的年龄为:9-25岁接受2价疫苗免疫、20-45岁接受4价疫苗免疫、16-26岁接受9价疫苗免疫。由于HPV的预防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建议尽早接种。
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已全部在我国上市,越高价的疫苗能覆盖的病毒型别越多。2价疫苗可预防70%宫颈癌;4价疫苗可以预防70%宫颈癌和90%生殖器疣;9价疫苗可以预防90%宫颈癌、85%阴道癌、80%宫颈癌变、90%生殖器疣和95%肛门癌。女性朋友可根据年龄、经济等因素,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预防宫颈癌需要警惕哪些“癌信号”
《柳叶刀》2019年发文指出:HPV疫苗能有效预防子宫颈癌,女性接种后5至8年内患病率大幅降低,或将帮助发达国家在数十年内消除宫颈癌。研究也提示,对HPV16型和18型(与70%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有关),引入疫苗后,感染发生在13岁-19岁女孩中减少83%,在20岁-24岁女性中减少66%。此外,,疫苗的应用还使得肛门生殖器疣和尖锐湿疣患病率显著下降。
然而,没有任何一种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HPV感染。少部分宫颈癌并非由HPV病毒引起的。所以,HPV疫苗并不能够取代宫颈癌筛查。
女性在性生活开始后,一般3年左右接受定期筛查。21-29岁女性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同时联合HPV筛查;30-65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测,联合HPV筛查检查结果可以作为延长筛查间隔的依据,HPV筛查建议每5年筛查一次,但不能单独用HPV筛查来代替细胞学检测;大于65岁且具有完整的筛查历史的妇女,除具有宫颈癌高危因素者需继续筛查,其他可以停止筛查。
需要强调的是,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也不应降低宫颈筛查的频率,应该与未接种女性采取相同的宫颈筛查策略。
此外,性伴侣过多或高危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多产、早产、感染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等)、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会增加HPV感染风险;此外,口服避孕药、吸烟及遗传等因素也会增加宫颈癌发生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宫颈癌的预防也十分重要。
关注这些典型的早期宫颈癌症状
早期宫颈癌患者往往没有症状,患者常常在接受妇科体检和防癌筛查时发现的, 因此特别强调女性应该定期接受妇科普查,并关注这些早期宫颈癌“信号”:
1、阴道接触性出血或同房后出血;
2、白带增多且伴有腥臭味;
3、阴道不规则出血;
4、月经改变等。
为何国外许多男性也要打HPV疫苗?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还与阴道癌、外阴癌,口咽癌、肛门癌及阴茎癌等相关,低危型的HPV6和11型也是尖锐湿疣的主要病因。
预防HPV病毒感染,最佳方式之一就是注射疫苗。HPV感染不分男女,男性接种疫苗除了保护自己不受感染引发疾病外,还可降低女性感染的风险。男性接种疫苗后可降低自身携带病毒几率,有助于保护女性。因此,无论男女,都有接种HPV疫苗的必要。
世卫组织2017年建议:9-14岁的女性作为主要目标人群,15岁以上的女性或男性作为次要目标人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11-12岁儿童(男孩和女孩)均应该接受HPV疫苗。女性27岁以前都应该接受HPV疫苗,男性22岁以前应该接受HPV疫苗。目前,国内HPV疫苗引进晚于欧美国家,优先推荐给女性防控宫颈癌等,但是在欧美指南里,男性也是可以接种的。
有没有提早基因检测及干预的方法
外源性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病因, 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和68,其中HPV-16和HPV-18是导致高级别宫颈癌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宫颈癌发生的最为常见两种亚型。
HPV病毒感染在人群中相当普遍,80%的女性一生中有机会发生HPV感染,但是只有少部分患者发生癌症,检查出HPV病毒, 并不等于一定得癌症。
HPV病毒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包含和病毒致癌相关的E1、E2、E4、E5、E6、E7共6个早期基因和编码病毒外壳的晚期蛋白基因L1和L2。HPV病毒的E6/E7蛋白和病毒致癌性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有检测HPV16/18 E6/E7mRNA的试剂来筛查高危患者,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筛查。
我们建议,30岁以上女性发现上述基因组阳性,需要直接接受阴道镜的检查排除早期宫颈癌,而如果是其他高危亚型的感染患者,细胞学检查是阴性,可随访观察6-12月后复查。
研究者一直在探索内源性的基因、表观基因和免疫因素改变能否预测哪些患者会进一步发生癌症,但结果都未有定论。由于现有疫苗是一种预防性疫苗,能够阻止病毒感染,但HPV病毒感染后如何清除,至今仍是难题。研究者在研究HPV治疗性疫苗,一些药物如中药、干扰素、其他免疫制剂等也在不断被尝试使用,确切疗效还不明确。
现阶段我们认为,HPV感染后定期的筛查非常重要,同时患者要注意性生活的健康,保持良好心境,注意规律生活、提高机体免力,通过机体自身的免疫屏障阻止病毒的致癌作用。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副主任)
上一篇:湖北疾控最新提醒!
下一篇:恒瑞医药贝伐珠单抗报上市!研发一哥在研生物药 18 款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