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为何没有无症状感染者?中国核酸标准是否需要修订?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4月10日,上海新增确诊914例,无症状感染者超25173例。无症状感染者已达187010例。连日来,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国内每日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已超2万例,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十几倍之多。

  什么是官方所说的“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

  从2020年1月15日至今,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了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卫健委也每日通报包括本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在内的数字。但令人高度瞩目的就是国内创纪录的无症状感染者。据了解,目前国内这波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已超22万例。

  无症状感染者似乎成为中国这波疫情的一个特点,为何欧美没有无症状感染者,而只是确诊者?国内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判定标准是什么?是否需要修改?

  

  中国的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标准是什么?

  纵观中国卫健委发布的历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可以看到,从2020年1月15日发布的试行第一版到2020年3月4日发布的试行第七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都包括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两个部分,其中都提到"发病前 2 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接触过新冠病毒感染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等。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则是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在诊断标准问题上,中国卫健委2020年8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有了较大修改,除不再提及武汉外,还提到无症状感染者。该方案中为疑似病例制定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等等。确诊病例则为疑似病例同时具备包括"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在内的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者。

  国家卫健委2021年4月1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和2022年3月1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均基本延续了第八版的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

  从中国历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所规定的诊断标准来看,除"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外,"发热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始终是在中国将新冠病毒感染者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确诊病例的标准。

  

  国内无症状感染者标准:检测呈阳性,但不符合官方制定的新冠肺炎条件?

  国内目前的新一轮疫情由新冠变种奥密克戎BA.2的迅速传播推动。而奥密克戎虽然传染性很强,但它主要感染上呼吸道的鼻咽部,感染者较多出现干咳、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只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和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肺炎症状。这就造成大部分奥密克戎感染者并不符合官方制定的应归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即有"发热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但由于这些奥密克戎感染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因此,他们往往就被列入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之列。

  江苏疾控在今年3月16日发布的题为"无症状感染者为啥明显增多?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的文章中说,"无症状感染者,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又没有咽痛、发烧、乏力、干咳、嗅觉减退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CT片影像学上也没有看到有肺炎表现的人员。"文章称,"无症状感染者,有两层意思:一是感染者,二是无症状","但是,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有症状的确诊病例,只是目前还仅仅是处于潜伏期。但还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在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下,或者是及时发现后给予了抗病毒治疗,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得以清除。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病例,是恢复期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他检查也基本正常,但是病毒核酸检查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阳性。"

  

  欧美为何没有无症状感染者?他们的确诊标准与中国有何不同?

  欧美国家几乎没有报告过无症状感染者。

  欧美等许多国家每日报告的新增新冠确诊人数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即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和中国官方统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更接近于中国官方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总和。国内在今年3月曾对核酸检测标准进行修改。

  

  在中国,核酸检测一直是确诊新冠感染的金标准,核酸检测的Ct阈值一直都是40。这个Ct值代表什么呢?核酸检测的原理,是通过PCR反应来扩增病毒的核酸序列,每一个Ct值单位,代表一次扩增循环,而每次扩增之后,病毒的核酸量就增加了一倍(x2)。新版《诊疗方案》中,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中,Ct阈值已经调整为35,只要连续两次(间隔至少24小时)检测结果为阴性(Ct不低于35),感染者就可解除隔离或出院。这样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隔离,也可以让医疗资源更有效地周转起来。

  Ct阈值为40,表明只要在40次扩增循环之内检出病毒,样本就会判定为“阳性”。在国际上,Ct阈值一般定为35,Ct从35到40,差了5次方,即病毒核酸量有32倍的差别。总之,中国的标准更为严格。张洪涛博士认为,目前的《诊疗方案》并没有明确改变对感染者初诊时的Ct阈值,这可能会导致无症状感染者增加,也是国内目前无症状感染者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但目的可能是为了更严格地预防可传染的发生。(综合部分资料来自DW、自然杂志等)

  文章来源:壹周壹观

  举报/反馈

上一篇:遵化人注意!关于新冠防治,这些都是错的!
下一篇:保险都是坑人的?三家大保险公司都宣布破产,有接着买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