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输液后死亡!别再迷信“输液好得快”,这些病不需要输液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又一省市叫停门诊输液!

  近日,“吉林省十多家医院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的消息备受大家的关注。

  

  不仅是吉林,到目前为止,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河南、辽宁、四川、广东、内蒙古、广西等地区都已明确出台了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全国460多家医院叫停门诊输液。

  叫停门诊输液终于被提上纲常,这绝对是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但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觉得“感冒发烧得输点液”“吃药太慢得输点液”“输液治得彻底”:

  6个月大的蓉蓉,第一次发烧,就被妈妈拉去医院输液。结果几天后出了一身疹子,烧也退了,这才知道,孩子只是幼儿急疹;

  1岁多的亮亮,因为感冒咳嗽了好几天,家里老人沉不住气,带孩子去看病。原本医生建议雾化治疗,但老人觉得雾化好得太慢了,想让孙子快点好,坚持要求输液治疗;

  2岁多的桐桐吃坏了东西,有点拉肚子,妈妈担心孩子脱水,抱孩子到社区医院去输了糖盐水,一输就是5天……

  每年秋冬,尤其是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肆虐的时候,各大医院儿科门诊就变成下面这种情况:

  

  这些常见的幼儿疾病,真的严重到需要输液治疗吗?!若是以后患了更加危重的疾病,该怎么治疗?

  今天,我们就来跟妈妈们聊聊:

  哪些情况根本不需要输液;

  哪些情况也别抗拒输液;

  为什么要尽量减少输液;

  输液是不是真的好得快……

  也许现在还有部分医院过度使用输液治疗,对于这样的医院和医生,家长也只能自己多长点儿心了。

  

  这些5类儿童常见病

  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输液

  1

  普通的感冒、发烧

  普通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更别说输液了,在家好好护理(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开窗通风等),对症治疗(38.5以上吃退烧药,适当补充水分等),5~7天基本都会好转。

  但如果宝宝发烧3天、流黄色浓鼻涕超过10天、咳嗽超过2周、出现喘息时,要及时就医。

  

  2

  流感,病症较轻时

  流感通常不需要输液,流感的症状通常看似来势汹汹,但流感也属于病毒性感染,而且流感的致病菌有几十种,除了加以预防以外,通常建议确诊后,口服病毒药物达菲或儿童的可威(磷酸奥司他韦)。

  还有就是对症治疗,比如服用美林或泰诺林退烧;生理海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流涕。

  3

  支气管炎,肺炎(轻症)

  一听到肺炎,可能很多父母都觉得这是很严重的疾病,是必须要输液,甚至住院治疗的。其实未必。

  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表现是:咳嗽、发烧,但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情况,孩子能照旧饮食,也没有脱水的症状。

  如果是轻症的细菌感染,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轻症的支气管炎、肺炎,都是不需要输液的。可以遵医嘱选择口服药物或雾化治疗。

  

  4

  普通的肠胃炎或轮状病毒感染(轻症)

  普通的肠胃炎,可能是孩子吃了不洁的食物,导致的呕吐或腹泻等一系列胃肠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病程一般为5-7天,感染引起的腹泻会导致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目前没有杀灭轮状病毒的特效药,轻症不需要输液,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就可以。

  如果是细菌感染性腹泻,非要用到抗生素的话,也可以口服抗生素。

  

  5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吃奶、吃饭正常)

  这两类疾病也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且患病后的孩子会很难受。但这两种病一般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只要父母在家观察、精心护理,一般7~10天可以自愈。

  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峡炎,宝宝的嘴里会起疱疹,所以可能会因为疼痛,影响孩子吃奶或吃饭。如果患病后孩子能基本正常的吃奶或吃饭,就不必太担心,也不需要输液治疗。

  

  这些情况

  需要遵医嘱输液治疗

  上面说的5种情况,在孩子病症较轻的情况下,是不需要输液的,甚至只要在家观察、护理就能自愈。

  但还有一些比较危急、严重的情况,不能耽误,需要尽快带孩子就医,遵医嘱输液治疗。

  1

  重症流感

  持续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差,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比如脑炎、心肌炎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输液治疗。

  2

  重症支气管炎、肺炎

  伴有呼吸困难、出现严重喘憋,口唇周围呈青紫色、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严重细菌感染,需要输液给予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3

  任何情况引起的重症腹泻

  当宝宝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或严重脱水时,需要考虑输入电解质液,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

  4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导致无法进食

  当宝宝48小时高热不退、精神烦躁、萎靡嗜睡、疱疹导致无法进食、手脚抖动,甚至抽搐等情况,则需紧急住院治疗。

  5

  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情况

  也需要输液治疗

  烧伤、失血性休克等情况,需要输液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大手术后,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需要输液补充水电解质,调节和维持酸碱平衡;

  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输液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

  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总结了这张表,但具体情况最终还是要以医生的建议为准。我们可以与医生讨论输液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有无可替代的口服药物,不主动要求输液,但也不要盲目拒绝输液治疗。

  

  输液真的好得快吗?

  一般人都认为静脉输液起效快,但事实上,同样的药,口服用药比静脉用药达到的药效高峰,晚不了半个小时。

  而且口服用药,药效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副作用会明显降低。静脉用药,药效来得快,但代谢药效去得也快。

  我们真的没必要为了争这半个小时,让孩子冒更大的风险放弃口服用药,选择静脉输液。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国内外公认的儿科用药原则:

  能不吃药就痊愈的疾病

  尽量不吃药

  能选择口服药

  就尽量避免静脉输液

  能选择局部用药(雾化、外用药等)

  就尽量避免全身用药(口服、静脉输液等)

  

  之所以呼吁大家不要随便给孩子输液治疗,是因为乱输液的危害,真的非常大!

  乱输液、滥输液

  真的可能要命

  据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

  云南昆明西山区年华街一诊所里,一名2岁左右的男孩在输入利巴韦林时,喉咙里咔出大量痰液,随后就产生窒息,男孩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药监局公布的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就占了83.5%,远远超出口服和其他制剂。

  

  静脉输液与口服药最大的区别在于,药物通过血管直接进入人体,迅速到达各个器官起作用。

  输液的好处是:起效快,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绕过了消化道这层人体自然屏障的保护作用,外界物质可直接进入血管内,可以引发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1

  过敏是输液最大的风险

  重可致命

  江苏丹阳市一名3岁幼儿,在镇卫生院输液后死亡。幼儿因支气管炎入院,经头孢唑肟皮试阴性后,医院给予以头孢唑肟静脉输液治疗。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嘴唇紫绀情况,护士立即汇报值班医生组织抢救。最后患儿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会被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也会降低,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

  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大得多。而且跟口服过敏相比,输液引起的过敏反应可以发生特别迅速,症状特别严重,有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不要以为做过皮试就没有问题。皮试所用药物剂量只有注射所用剂量的几十万分之一,轻微的过敏反应不一定会被观察到。当大量药物突然进入身体的时候,过敏的风险仍然是非常大的。

  2

  输液本身就是创伤性治疗

  外界的“脏东西”直接进入血液

  阻塞毛细血管

  静脉输液是需要通过静脉穿刺,将药物输入身体内,使它产生药效,这对皮肤和血管本身就是一种创伤。

  我们所处的环境,肉眼看起来好像特别清洁,实际上到处都是颗粒。如果用显微镜观察静脉输液的过程,你会看到大量的颗粒物都进入到了孩子的血液当中,可能阻塞毛细血管,危害身体健康。

  而口服药的时候,虽然也会跟着吃进一些颗粒物,但是有胃肠道这个“过滤膜”,可以阻挡一些东西进入血液。

  3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长期输液

  可能引发静脉炎

  输液针头或导管在血管内的刺激、长期输注药品、或者药物浓度过高、或者药物刺激性较大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静脉炎,表现为延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可以发痒、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孩子会很难受。

  4

  因为药品或操作的问题

  输液可能引发“热源反应”

  造成局部感染,甚至败血症

  热源反应可以表现为发热、寒颤、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不适等症状。其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包括了药物本身含有杂质;药物保管不善变质;药瓶,输液器,注射器等不合格;操作中被细菌污染或混入细小微粒等,要完全避免这些因素是不可能的。

  若药液在配置过程中遭到污染,出现细菌、真菌和一些其他微生物,进入血液引发一些感染疾病,甚至败血症。

  5

  输液室病人多、细菌多

  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随便一家大医院的输液室,基本每天都是人满为患的。如此高密度的人群,而且还都是病人,再加上空气流通差,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低,很容易在输液的过程中交叉感染了。原本只是个感冒发烧,可能就被传染上了肺炎。

  

  输液时,这些“小”事不能忽略

  输液前,一定要做皮试吗?

  国家规定:注射或(部分)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前须做皮试,如皮试阳性者禁用。

  但皮试结果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现象。

  注意

  1.做皮试前和输液时,宝宝不要空腹。

  2.给宝宝输液前,家长一定要主动告知医生,宝宝的过敏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

  3.宝宝在输液时,如果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冷、皮肤青紫(重点观察口唇和指甲)等症状,马上通知医生。

  4.宝宝输液后几天内,如果宝宝出现类似过敏症状或其他异常,及时就医。

  输液时,可以随意调整输液速度吗?

  千万不要随便调增输液速度!

  输液过快、输液量过大

  或孩子本身心肺功能不好

  可能引发急性心衰和肺水肿

  小孩子输液一般都很难配合,更何况是长达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输液呢。有些心急的家长,可能就会调快输液速度。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或者输液量过大,或者患者本身心肺功能不全,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进入血管,会对心脏造成很大的负担,有可能会出现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

  宝宝静脉输液时,扎胳膊还是头部?

  头皮静脉输液不是穿刺首选。首选上肢静脉,上肢扎不上,考虑下肢静脉,最后视具体情况,尝试头皮下浅静脉。

  输液时会不会输进空气,伤害大吗?

  虽然空气进入静脉有可能造成栓塞,严重可致死,但一般输液不会有那么多的空气进入体内。而且现阶段的输液器非常先进,可以过滤输液管中的小气泡,宝爸妈无需过于担心。

上一篇:早筛至关重要!一文了解“新生儿遗传代谢病防治”专家观点
下一篇:最推荐的宝宝重疾险,全网排名top3,超高性价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