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星,重症监护室ICU的创始人——维也纳医生彼得·沙法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图1,近期,奥地利医院发出警告和紧急呼吁,新冠感染人数陡然剧增,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极为疲惫,重症监护室马上满员,医院被迫面临”分诊救治”的艰难处境

  浏览奥地利这段时间的媒体报道,重症监护室ICU( Intensivstation )出现的频率近来达到最高点,风头盖过了疫苗接种( Impfung)。众所周知,新冠重症患者的生命取决于医院重症监护室是否有足够的床位和足够的医护人员。重症监护室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60多年前它由一位来自维也纳的医生创立。

  彼得.沙法(Peter Safar,1924–2003,以下简称沙法)是一位奥地利和美国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他研究并建立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基本要素,在现代急救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他亲手打造的世界上最早的重症监护室(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ICU病房),拯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为后来人类战胜新冠病毒发挥了巨大作用。沙法是西方重症医学的开创者之一,他被誉为"心肺复苏术之父",曾3次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提名。

  

  图2,世界重症医学,重症监护室和急救医学的创始人,来自维也纳的医生,麻醉师彼得.沙法,他曾3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

  1924年4月12日,沙法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眼科医生,母亲是儿科医生。他的童年经历了奥地利30年代的政治动荡,1934年至1942年,沙法在维也纳的一所著名教会中学上学。1938年,他的母亲失去了工作,根据纳粹法律,她不是雅利安人,她的父亲是犹太人,沙法的父亲也因此被剥夺了讲师职位。

  沙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最初他由于"出身不纯洁",不被允许学习医学。1943年至1948年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948年在获得"全科医生"的博士学位后,沙法在维也纳医院的病理和外科部门工作。

  

  图3,世界第1家重症监护室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由来自奥地利的医生彼得·沙法首创

  沙法原来想成为一名外科医生,1947年,当他还是医科大学生时,他在维也纳听了现代麻醉学的创始人Otto Mayrhofer的报告之后,受到很大触动,他迷恋上了麻醉学,决定朝麻醉师的方向发展。

  1949年,沙法获得了赴美奖学金,来到耶鲁大学深造,主攻病理学和外科。1950年,他与维也纳女友埃娃结婚,并把她带到了耶鲁。沙法在美国完成了麻醉师的专业培训学习。从此,沙法留在了美国,在那里他看到了实现其目标的更多机会。起初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担任麻醉师,从1952年起,他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巴尔的摩)和匹兹堡大学医院等世界著名医院麻醉科的创始人之一。

  

  图4,沙法60年代创办了美国最早的,第一个以护理人员为基础的救护车服务,在匹兹堡,沙法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现代救援系统,图为美国医护人员向市民普及急救技能

  1958年,他在巴尔的摩市立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跨学科的重症监护室,制定了首个重症特别护理训练项目。1961年沙法成为匹兹堡大学的麻醉学和重症医学教授以及麻醉系主任,在那里他建立了美国最大的麻醉学术机构。

  当初40年代把沙法引导进麻醉学科的维也纳医生,Otto Mayrhofer教授今天依然健在,这位101岁的维也纳老医生赞扬到,“沙法是一位很重要的医生,体现了维也纳医学流派的特点,他在美国的影响照耀着整个世界。沙法为人亲切可爱,与他容易建立友谊,多年的交往中,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图5,近来奥地利24小时感染人数连续几天突破上万大关,11月18日达到了1万5千人,形势异常严峻,奥地利各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纷纷告急,情况让人十分担忧

  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在发明重症监护室之前,医院的状况不敢恭维,难以维持,以前的条件和当下相比,简直天壤之别。那时候,病人在心肌梗塞,中风,严重事故,肾衰竭手术之后,躺在病床上,病床放在过道里,以便经常过往的医生护士能看到病人。

  20世纪50年代,沙法开始研究疼痛治疗,心肺复苏和呼吸方面的课题。沙法是ABC复苏法的建立者,他一生都在让人们重获新生。沙法发明了在心血管衰竭情况下按照ABC规则进行复苏的方法和行动顺序: A代表"清理气道",B代表"呼吸通气",C代表" 胸外按压"。当时,沙法和他的医师助手进行了"英雄式的实验",沙法用印第安人的箭毒麻醉了他的自愿研究团队成员,然后,他们测试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措施。

  

  图6,沙法是心肺复苏术的发明者,为了急救医学训练和普及市民急救技能,60年代初他开发了口对口人工呼吸医用人体模型

  在心肺复苏术没有被发明之前,如果在公共场所和事故现场发现有人心脏骤停,大多数时候普通人除了在原地等待救护人员赶来之前都是不知所措,一筹莫展的。沙法的贡献在于他证实了通过人工嘴对嘴的呼吸,可以起到输送氧气的作用。他认识到,只有心脏按摩和通气相结合才能保证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为了进行心肺复苏的实践培训,沙法和阿斯蒙德·拉尔达尔一道从1958年起设计了一种医用人体模型(有时只是躯干),1960年大规模生产后,就可以在上面进行呼吸急救训练了。作为生命的保护神,沙法研究出一套人尽皆知,大众也能学会并操作的徒手急救方法,得到广泛运用推广,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

  

  图7,萨尔茨堡的警方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在萨尔茨堡老城巡逻,可随时检查市民是否随身带有3G证明。第4次出行限制实施后,对违规者将加大惩罚力度

  1966年,沙法11岁的女儿伊丽莎白因哮喘病发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突然去世了,对他打击很大。他于1967年创办了美国最早的,第一个以护理人员为基础的救护车服务,在匹兹堡,沙法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救援系统。同年,他起草了第一份国家急救医疗服务组织准则,制定了急诊医学教学、人员培训和重症救护车装备的相关标准,并在随后为其实际执行作出了巨大努力。

  沙法成为了"心肺复苏术之父"和急救医学的先导,由于复苏后的病人不能放在普通病房,沙法于是埋头专研重症医学。按常规,普通病房里一位护士最多可以照顾20位病人。而在重症监护室,一位经过特殊训练的护士只能护理1-3位病人,同时,重症监护室必须有一位医生在场,或者医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出现,当然,最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更是必不可少。

  

  图8,重症监护室满员将导致谁也不想看到的”分诊治疗”尴尬局面,为了避免医疗体系崩溃,有些手术和治疗只能推迟。”分诊治疗”涉及伦理,人道,法律等问题,十分棘手,难以从中选择。新冠重症病人,中风脑溢血,交通意外事故,心脏骤停,癌症病人......病人面前都是命,你让医生先救谁?

  奥地利第一家重症监护室于1963年在维也纳AKH医院建立,今天有的小医院将病人放在统一共用的重症监护室,而在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则按专科分明别类,例如,普通外科,心脏外科,神经科,内科,儿科都有自己的重症监护室。新冠疫情使得全球重症病人的数量急剧增加,他们绝大多数需要依靠人工呼吸。

  沙法研究了在急救中冷却降温的效果,如今,现代世界医学从中受益匪浅。对急救病人的快速冷却使得大脑和心脏的温度在几分钟内降低到8摄氏度,在冷却的防腐作用保护下,可以进行运输和手术,然后进行复苏和缓慢复温,防止事故受害者死亡。除此之外,他还对心脏骤停期间的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从化学到代谢问题,给后人以启发,未来可能需要他的这些研究成果来建立新的疗法。

  

  图9,分诊治疗Triage是个法语词,原为分类,排序,这个词名声不好,它起源于第1次世界大战。当时的军医根据战场伤员状况,被迫做出了残酷的决定,没有存活希望的士兵放弃治疗,听天由命。全力抢救能够保命的士兵,优先手术。轻伤的士兵放在一边,等待以后转运后方。这个过去的战场抢救原则后来影响到了现代医疗体系,成为防止医疗系统崩溃,保障医疗资源有效使用,按照病情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治疗,属于万不得已采取的紧急措施。图为一战时,法军战地医院

  沙法在匹兹堡大学成立了国际复苏研究所,担任研究所所长多年,该研究所在1994年更名为"沙法复苏研究中心"。他于1989年退休。由于他在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沙法获得了若干荣誉博士学位,他是奥地利科学院和德国科学院Leopoldina的通讯成员,他本人也被授予重症医学会的终生成就奖。1999年沙法荣获奥地利荣誉十字勋章,2009年维也纳第3区的一条小巷以他的名字命名( Safargasse )。

  

  图10,接种疫苗,保持距离,减少外出,加强防护,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感染人数,医院重症监护室不会爆满,奥地利65%的国民响应政府号召。图为维也纳美泉宫花园里散步的市民

  2003年8月3日,著名的急救医学泰斗沙法在美国匹兹堡去世了,留下他的妻子埃娃和两个儿子菲利普和保罗,享年79岁。很少有一位医生像这位1924年出生于维也纳的麻醉师那样对世界医学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他对心血管骤停患者的抢救贡献和创立重症监护室使之成为急救医学、重症医学领域的世界先驱人物。

  匹兹堡大学是这位医学专家的研究大本营,他从根本上重塑了医疗指南。美国匹兹堡大学校长马克·诺登伯格在致词中说:“在他杰出的职业生涯中,沙法孜孜不倦地努力,成功地战胜了死亡,挽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

  

  图11,沙法医生代表了维也纳传统的医学流派,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完成学业后,1949年到美国深造研究,从而影响世界。图为维也纳大学教授名人雕像长廊,李力拍摄

  沙法在全世界有许多学生,维也纳AKH医院急诊科的Fritz Sterz教授是其中之一。Fritz Sterz教授深情地回忆到,"沙法奠定了里程碑,他是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老师。伴随着心肺复苏术和重症监护室,沙法和他建立的医学领域名扬世界”。

  

  图12,从11月22日起,奥地利全国实施第4次,为期3周的出行限制,餐饮业,商店,酒店,文化服务设施再次关门。经济刚刚开始恢复,现在又当头泼下冷水,经营者满腹恼骚,意见很大,责怪未来前景依然不定,毫不明朗,图为维也纳老城里著名的传统老咖啡店

  在沙法的灵魂深处,有着奥地利文化艺术的烙印。退休后,他经常访问维也纳,他特别喜欢在音乐之都欣赏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这位医生还弹得一手好钢琴。1997年,沙法在维也纳被授予“维也纳市政厅金人奖Goldener Rathausmann”。

  

  图13,奥地利总理Schallenberg在11月19日国家电视台ORF晚间22点新闻直播节目里,面对咄咄逼人,尖锐提问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和全国电视观众,他诚恳表示: “我很抱歉政府采取这种激烈的措施,我向已经做了所有正确的事情,接种疫苗,戴着口罩,注意保持距离,打了加强针的人道歉。出行限制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苛求,事关个人自由的基本权力,政府很难做出决定,我本人并不希望看到国民生活在所有事情都必须强迫执行的国家里。”总理还进行了自我批评:“很明显,没有任何危机管理是不犯错误的。”

  意外事故、突发疾病和传染病能迅速夺走生命,急救意味着生命与时间展开争分夺秒的竞赛,沙法是当代心肺复苏术发明者和重症监护室的创始人,70年代,沙法成为世界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学会的首任主席,他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了拯救他人性命的研究上,沙法奋斗的目标是:“挽救病人的心脏和头颅,不让年纪轻轻地过早去世。”

  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重症监护室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重症监护室如今变得更加重要。这位维也纳伟大的医生静静地躺在维也纳19区的墓地( Grinzinger Friedhof ),在他的家乡,除了医学界,史学界以外,普通市民几乎将他遗忘,新冠疫情使他重新回到奥地利人的记忆里。

  *图片除标注说明之外,其余图片源自ORF,Presse,Kurier,网络*

  (本文由欧华传媒原创,作者李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上一篇:被美国禁用40年的退烧药安乃近 我们还在给孩子用
下一篇:“阳过”之后,生活用品上的病毒会让我们“复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