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易学的楹联基础知识(从零开始)1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声律和对仗。

  声律规则是对联很重要的基础要素之一。所谓:属笔易巧,选和至难。(刘勰),即写文章做对联措辞工巧容易做到。而要使声律和谐却很困难。了解一些关于对联声律方面的基础知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平仄本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所谓平声。在阴韵上表示没有升降的字音,而仄,按字典释义,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有升降的字音。即平声是没有升降的(严格说来,部分平声比如阳平,还是属于升调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和微降的),较短的,他们就形成了两个大类型。如果在两类声调在对联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扬顿挫多样化,让口感丰富,不至于单调。

  当前在对联的各类应用上。并存车两套平仄系统。

  一是今音: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新四声作为划分平仄的依据。新四声也就是现代普通话所分的四个声调。即阴平(第一声比如:央)、阳平(第二声比如:杨)、上声(第三声比如:养)、去声(第四声比如:样)。在以今音为基础的诗歌和对联格律应用中,把新四声的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成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声、四声)称为仄声。

  二是古音。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平即是平声《平水韵部》里,上平、下平字表里所有的字均属平声。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入声调的字属仄声,这个比较复杂。因为古音和今音相比,多了一类入声字。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字。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分布在新四声的各个声调里了,而其中相当多的字出现在平声里。如:拍。积。屈。实。德。吉。得。急。竹。福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和我一样,从来没有研习过古汉语的一定很多,那么怎样解决记忆入声字的问题呢?推荐二种方法:1、推荐一个今音是平声,古音是仄声的入声字查询表,大家可以借助这个表记住一些常用的入声字。够用就ok。2、准备一个平仄查询工具。对没有把握的句子查一下平仄。

  这里链接发不了,自己在百度搜索一下。加粗字体复制搜索

  我还是建议大家以今音为主。古音字。慢慢查越多了,应该大部分都会记住的,有朋友就要问了。既然有了今音。平仄是否偕和是评价一副对联好与不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平仄在对联中,该怎样安排呢?

  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平仄交替是对是指对联的一边(上联或者下联)平声字和仄声字必须有规则的间隔使用。

  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相应位置的字平仄应该相反。口诀:平对仄,仄对平。

  关于对联的平仄规则,我们重点学习五言和七言句中的平仄分布规律。这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对联形式。

  五言句格律:标准格式有两种。

  a。上联。平平平仄仄。下联。仄仄仄平平。

  b。上联。仄仄平平仄。下联。平平仄仄平。

  例如。a。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

  例如。b。鹤舞关河动。云飞楚塞长。

  七言句格律:标准格式也有两种。

  a。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这这平平仄仄平。

  b。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a。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例如。b。望重不宜居闹市;书成恰似入名山。

  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创作对联,当然非常好。但很多时候由于内容的需要。在字词选择上往往受到局限。于是人们希望能有一种严格意义上可以变通和宽松。所以。律诗中的长短句。135不论。246分明。的规则并被移用到了对联上来。其五言句子逢1、3位置上,七言句子,逢1、3、5位置上的字平仄可以不论。而五言二、四的位置上。七言2、4、6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明确、严格不可含糊。

  虽然对联的平仄规律可以做适当的变通。但对联声律上还是有一些禁忌。所谓禁忌,就是不能随便逾越的界限。

  对联1忌同声落脚。即对联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仄一平。且一般要求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非特殊情况不能以亿镒。2忌三平尾,即下联在末尾三个字,不能都是平声字,这是为了避免声律上的单调,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

  于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平仄安排可以变通,又不能犯忌。如果不能兼顾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补救。当遇到平仄安排不符合一般规定的句子时,我们可以在本句或当句适当的位置上,把另一个该用仄声字的易位平声字或相反,使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上恢复平衡状态,这一拗一救。合起来便称为(拗救)。

  举个例子“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上句的第六字用了平声字“王”,这样就(救)回来了,这就是“当句自救”。

  在出现拗字句的情况下,通过同一联的对句调整其平仄用字,使之在上下两句之间。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不平衡。这叫做“对句相救”。

  一般是出句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仄声,则在对句第三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为平声,以求补足。例如: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上句(竟)字拗,下句(空)自救。

  图片来自网络

  单边为其他字数联句的格律。均可以根据意节点或节奏点安排平仄。比如:二言、三言、四言,六言等,八言句稍特别(如果是有两个四言句相加,则按四言句安排平仄。如果8言是一句,那么常见的平仄格式有两种。

  a。上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刚刚说的8言句a例一般很少用)

  a。下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如:帝子长洲仙人旧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

  b。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左图右史书香永代,绿水青山宇宙长春。

  九言或更多字数的对联,常常以分句的形式进行组合。比如十言句一般是4、6言和五、五言相加而成,十一言句都为四七言相加。当遇到一些专名、成句入联时(如社会主义、三个代表),这时可遵循“节奏点交替”规则灵活处理。

  如: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

  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

  关于句脚平仄安排。当一副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有若干句时,每一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叫句脚。也称韵脚。

  句脚平仄规则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联杂志文章《评长联句脚平仄安排的几种思路》(陈学易)一文中指出,长联句脚平仄如何安排,是对联声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论者主要有三种解决方法和思路。

  一、平仄颠倒组合法。就是将句脚平仄,颠来倒去任意组合。

  二、马蹄韵模式法。马蹄韵就是“平顶平、仄顶仄。

  三、三原则指导法。1摒除单调。2疏散同声。3平衡平仄。

  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公认的句脚平仄规则。通常都是按第三个“三原指导法”。基本按这个就可以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阳”了吃不下?请收藏这篇饮食指导
下一篇:一文读懂HPV病毒和疫苗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