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玲:衷中参西,做老百姓的强大“医”靠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推介语:

  她从医23载,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临床、教学、科研与科普工作,结合在肝病领域的临床实践,提出“慢性肝病从三阴病论治”等理论。

  她积极研发中医现代化诊断模型及设备,主持的“广西中医医用红外热成像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在2020年获批为自治区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她重视基层中医药发展,曾指导柳州市26家社区中医文化推广及中医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并协助完成下属五个县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技术教学任务。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院长 周晓玲

  人物简介:周晓玲,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共党员,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学历,擅长运用经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治疗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方面。

  周晓玲:衷中参西,做老百姓的强大“医”靠

  一味草药改善健康,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传承精华,融合创新,中西结合,强强联合。历史的浪潮滚滚前行,总有行者欲把中医这个古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传承发扬,为悬壶济世探寻良方,奋力前行。

  1999年进入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23年脚踏实地,她默默耕耘。有人称:她敢于创新,治疗肝病,以人为本,坚持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破解难题,稳当有力,让患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经方”这颗明珠在她的慧眼下也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她就是周晓玲——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广西第十六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广西第一届岐黄学者,广西名中医,当今广西不可多得的中西医结合典范专家。

  取中西医理论之长,结合临床经验,规避中西医学各自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吸收,进而在诊疗理论和方法上实行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此举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保护和增进了人民健康,而且带来了知识创新和医疗技术创新。荣誉的背后是二十三年初心如磐,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治病救人。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载体都没有变,核心都是人体,都是关注人体的健康。”中医注重整体与宏观,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与微观,更关注“人的病”。在周晓玲看来,寻找二者互补的医疗价值与科学内涵,将对临床医学的进步,对病人诊治方法的创新,以及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家学传承,立志投身于杏林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其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心理路程。在周晓玲心中,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是自己的职责义务,也是自己心之所向。

  周晓玲学习中医,引路人是伯父。伯父周道红教授是老一辈中西医结合的杰出典范。在伯父的教导指点下,周晓玲对中医的研究受益颇深。1999年,在贵阳中医学院毕业后的周晓玲跟随伯父到柳州市中医院工作,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疑难危重肝病的学习与实践。“在小的时候,对中医药的接受度会比西医药要高,在一些疾病的诊治方法中中医有外治的方法,可以不需要吃药。更特别的是中草药植物是一个大宝库,入药品种多,按照经方将它们分别组合,能够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懵懂的孩提时期便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医药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影响了周晓玲走上了从事中医工作的道路。

  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中医中药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优势和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西医,近一百年来中医的发展似乎要更缓慢一些,中医在治病方面,因疗效慢而受重视程度弱,患者对于病机常常“云里雾里”,已经成为大众根深蒂固的偏见。

  振兴中医,用中国方法解决世界难题,周晓玲告诉我们,十八大以后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支持程度也更加突出,特别是国家领导人肯定并强调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及它的功能作用后,在服务人民健康上做了非常重要的定位。“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在十四五期间提出了中医药和中西医协同并重创新及中药创新的规划,大力支持中医的发展。”周晓玲欣喜地说道,如今中医药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及支持,国家在加大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中医院建设等做出一系列的重要规划,中药迎来发展的春天。

  

  ▲周晓玲在检查柳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

  中西并重,另辟蹊径创妙方

  中医人才的培养,围绕中西医结合并重的体系展开,从一个普通的住院医生,到脾胃科主任,再到一院之长,一路走来,周晓玲坚持重视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疾病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在临床实践中。周晓玲发现部分疾病到了某些阶段,西医的方案不能解决现有问题。对此,周晓玲提出将中医中老专家的经方重新整理,加入到治疗方案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果不其然,治疗效果很快显现,病人获益更多,在这样的研究探索下,逐渐形成了学科发展的思维模式。多年来,中医经方经过挖掘加以利用,在诊疗疾病方面针对疑难疾病的诊疗效果显著。

  中医注重人体的整体评估,为更好地用现代医学诠释经典,周晓玲不断推陈出新,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我们广西,有一个大家熟知的高发疾病——肝硬化。广西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很高,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管理,就会病变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要想控制病变就要做好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例,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肝脏组织形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病毒清除后仍然出现病情的进展。”怎么有效解决问题,做到对症下药?对此,周晓玲及团队提出“体病一体化”诊疗理念,通过体质管理和疾病治疗相结合,运用中西医结合及长期体质条例、生活方式管理等综合治疗的手段,减轻肝脏慢性炎症,恢复肝脏功能,使肝硬化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成功挽救了很多病人及家庭。“对于肝硬化的治疗,西医往往以保肝、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医经方的对症支持可以发挥协同抗病毒、改善多系统不适症状、抗纤维化的多重作用,并结合患者个体化的体质辨识等进行管理,通过恢复宿主的免疫功能达到长期控制病情的目的。”周晓玲告诉笔者,这种另辟蹊径的治疗大大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药经方复方通常由多味药物组成,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系统性效应,通过中药以益气活血、养血柔肝、健脾补肾进行肝病治疗,可收到改善肝功能、消退肝纤维化之功效,常用的经方如温经汤、当归芍药散、济生肾气汤等,对肝病患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作用。在中药的调理下,给予身体良好的内环境,达到扶正固本的效果。“我在23年的肝病研究中发现,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他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周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中医药的治疗对于患者整体的消化系统的功能及整体症状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在配合中药的治疗后,几乎有些中末期肝病的症状改善率达到90%以上。”周晓玲自信地告诉笔者。

  周晓玲在肝病治疗方面有着成熟丰富的经验,多年来的钻研创新,周晓玲在疾病治疗上,在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的同时,坚持中西并重,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通过对患者的饮食、生活调摄及体质维护防治疾病,为患者祛病解忧。作为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学术带头人,周晓玲及全体医务人员,让消化内科在紧跟国家中医药发展方向的同时,创新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打造成一支中西并重的医疗团队。

  

  ▲周晓玲与科室人员巡房问诊

  “我们秉持中西医协同发展,坚持‘临床是基础、教学是提高、科研是深入、人才培养是目标’的学科建设理念,重视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周晓玲介绍,现该科已经创新性地提出了“六经体质学说”“三阴病”诊治理论、“俞枢开阖”外治理论等中医学术思想,将中医药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服务百姓。 为给患者提供更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消化内科还同步融入西医和中医“治未病”理念,形成消化系统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这一治疗模式在桂中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10年来吸引了国内外近千家医疗单位前来参观、学习。

  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

  中医药的发展史是一个传染病进行斗争的历史,中药的发展与传染病的出现、发生、治疗息息相关。中医药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合适的植物药,植物药有不同的作用,止咳化痰,缓解治疗疾病。因其具有毒副作用低,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多样,资源丰富等优点,已有部分中药应用到抗病毒感染的领域。中药在中药处方各组分协同作用下,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上具有独特的效果。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周晓玲作为柳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救治专家组组长,第一时间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以提高宿主体质的除湿正气汤,切断感染途径为主的“抗病毒口腔护理剂”,以及改善宿主居住环境为主的“壮医防时疫鼻嗅香囊”和“中药环境香薰消毒剂”。周晓玲根据中医药的自身特色和优势,使其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已交出了阶段性答卷。

  周晓玲是消化科肝胆脾胃病方面的专家,常常有大量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挂不到号,周晓玲深知,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直以来,基层面临人才储备不足,优秀中医人才少的困境,老百姓看病十分困难。对此,周晓玲成立“周晓玲名医工作室”进驻社区,为患者开中药处方,代煎中药,快递上门,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一号难求的名医周晓玲的诊治,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了“中医粉”,“有患者存在肝硬化腹水,虽然一直应用西药进行保肝、利尿等治疗,但一直没有消退,在社区看病就诊,经过周晓玲名医团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顽固性腹水消退并持续稳定。”在社区内有很多患者在工作室“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疗效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周晓玲名医工作室”的进驻,优化了社区居民的就医体验,提升了社区慢性疾病管理成效。“周晓玲名医工作室”团队还把蜡疗、穴位注射、扶阳罐、电针、面部刮痧等多种中医外治法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社区居民充分体验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就诊人群从7岁的儿童到92岁的老人不等,至今双向转诊几十人,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周晓玲(前排中间)参加下基层巡回义诊活动合影

  除此之外,在周晓玲的带领下,联合广西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团队,把“互联网+中医”与基层慢性病管理、中医体质管理相结合,打造智慧健康柳州中医惠民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基层百姓能够通过“智慧健康柳州”信息系统的自我健康自评,在系统进行评估以后,将健康信息与自己签约的家庭医生进行分享,同时也可以在信息系统上选择中医的健康管理方式。在社区实行慢病分层管理,将轻症的慢病和居家医养相结合,实现居家规律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节约医疗资源。而对于病患本身并发症很多,随时可能会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死性的并发症的群体,就需要纳入该信息系统的定期随访与管理,一旦出现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及时开通三级医院的绿色救治通道。比如在柳州市中医院协助建设紧密型医联体的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卫生院,能够做到在下辖村卫生室就启动心电评估,通过这样的信息系统建立绿色通道,一旦出现疑似心梗,可以快速启动救治,把心梗救治的黄金120分钟缩短到30分钟。通过这样的一个“互联网+中医”的方式,把疾病精准地在社区分层管理,再与中药的特色优势相融合,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做好中药方的科普宣传工作一直都是周晓玲坚持的事情,“中药的成分很复杂,一种药物就能够分离出很多单体。这也是做中药研究困难重重的原因,当有一天可能技术突破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更好的设备,能够把它快速地分离出来,能够把它的药效、药用的主要的成分以及它的药效学搞清楚。”周晓玲希望最大发挥中药的疗效作用,她知道只有把经方中的成分、作用靶点、疗效、安全性研究明白,将复杂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推广告诉给老百姓,才能够真正地让老百姓用上安全的中药。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近几年对于疫情的防控力度和效果。在国外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我国防疫成效显著,其中就有中医药的积极作用。中医药可以提高群众免疫力,扶正怯邪,益气固表,润燥解毒,真正彰显了中医有“方”助防疫,“药”有作为勇担当。周晓玲和笔者讲到,在很多国家,植物药同样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广西南宁作为东盟地区永久的举办地,周边东盟国家也有着很好的植物药基础,“中医不同的是除了中药以外,还有一套包括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较为完备的辨证论治理论基础,现代中医需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中医的诊断学、中医经方的疗效机制、部分有毒中药的毒理机制等等,都需要我们怀着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深入研究。发挥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工作,通过一带一路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作为我们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传承创新的源泉及动力。”周晓玲坦言,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和魂,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做好文化自信,挖掘、传承中医药的经方,弘扬中医理论和中医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地努力,中医药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周晓玲将继续踌躇满志地走在这条探索之路上。

  TIPS:主要科研成果和荣誉

  周晓玲身为两个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参与制定了科室多个专科优势及常见病种的诊治方案。主持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项,自治区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立项2项,参与国家级重大攻关课题10项,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主编著作3部。获国家专利7项。成果《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脐血干细胞移植结合补益肾气利湿法对肝硬化治疗研究》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补益肾气利湿法在脐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机制研究》获2017年柳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获2022年广西岐黄学者,2021年第十六批广西青年科技奖,2020年柳州市第一批享受特殊津贴名医,2019年广西医学高层次中青年骨干人才,2018年广西名中医称号,2018年柳州市科技拔尖人才,2018年荣获“西部之光”学者称号;荣获广西中医药大学优秀硕士导师,荣获2018年柳州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2等奖,获2016年度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荣获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疫情期间参与担任柳州市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救治组组长,参与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患者会诊多次,牵头制订了《柳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文/吴海涛 视频/吴海涛

上一篇:紧急提醒!这样比“阳了”还可怕!丨阳性期间出现这些症状,小心变成重症
下一篇:近期有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阳”,陕西专家解释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