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机会来了,抓住!
2022年马上翻篇了,说真的到现在回想起这一年。
还是有点懵逼的。
总的来说,太TMD难了。
不管是对全国,还是上海,甚至缩小到楼市,到我们每一个个体。
最近,在情绪上,感觉大家又开始慌了。
毕竟在三四月份最难的时候,我们身边很少出现小洋人,最近都开始慢慢多起来。
这些,终究会扛过去,虽然这个时间真的很漫长。
或许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现在,最难的不是撸起袖子去挣钱,是大家信心的搭建。
2022年绝对是一个调控大年。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截止到10月中,全国调控已经超过1000次。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在2021年全年,大概有651次。而继续往前追溯,2020年全年不到500次。
这个数字让我很震惊。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数字再一次刷新历史。
对楼市的调控已经密集到了一个空前夸张的地步了。
这么多政策推动下,市场并没有像过去那么大开大合。
很多城市半死不活的,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目前看下来,只有小部分城市在逐步企稳,比如上海。
救房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会继续刺激需求。
现在救房企只是第一步,给开发商回血,让他们从ICU爬起来盖楼交付。
接下来会继续刺激需求端。
个人认为需求端,特别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很难刺激起来。
折腾三年,大家都没啥钱了,有钱的,基本上早就没有购房需求了。
现在有些城市的购房门槛已经基本降到最低了。
底裤都露出来了,大家兴趣也不是很大。
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将公积金或商业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至20%。
包括成都、石家庄、西安、南昌等省会城市。
首套房贷款利率也降到4%以下了。
但是,上海对购房门槛还没有动摇。
但后续不排除会松动利率下调,或者首付比例调整,甚至,针对购房资格的调整。
总之。
救市力度会继续加大,2023年政策面将迎来最好阶段。
上半年刚需会迎来上车窗口期。
但如果,我说最佳日期在春节前,肯定很多人不信的。毕竟大多数都是保守派,宁可跟着涨幅买。
解除限购,是房价的风向标。
对于上海来说。
全面放开限购,想都不要想。
毕竟彻底放开,全国的热钱,甚至全球的热钱一下子涌进来,受伤的永远是刚需。
所以上海目前来说,门槛依旧很高。
本质就是保护刚需。
但可能下一步会寻找突破口。
就像前面临港,缩短社保年限,这种方式。其实就是上海想要放开限购的一个破冰。
虽然仅限于临港,但是已经迈出解除限购的一大步。
后面可能还会从五大新城入手,会逐步放低门槛。
所以对于有房票,还没有上车的人来说,就一定要赶在这个口子撕开之前,抓紧上车。
另外还有就是。
认房认贷会不会放松,可能性不是没有。
因为这条政策其实误伤了一部分刚需。
只要你在外地有房贷,在上海就被认定为二套。
过去几年,因为一些人买不起上海,又不愿意空等的人,去买了老家的房子。
结果在上海,又被认定成二套,首付三成变七成,直接扼杀了这波刚需购房希望。
大概率率先实现的,一定是继续降息。
这是最实际,也最有用的方法。
毕竟,好话说的再多,哪怕跪下,都不如实实在在的给大家省掉一大笔钱。
货币放水,水一定会流向楼市,先知先觉。
这两年,大家都在说全球放水,货币超发。
水储存在银行,谁先贷款,谁先获利。
一般来说,大放水之后,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
前面拿到钱的人,永远比后面拿到钱的人占便宜。
初期放水还没有大面积流通。
100万的贷款,买到的就是价值100万的东西。
等到水龙头打开之后,大面积灌水,货币贬值,资产升值。
这时候后面拿到100万的人,买到的就是当初50万,升值为100万的东西。
那么越往后,手上持货币的人就越吃亏。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在有稳定收入的前提下,一定是擅负者恒富。
不要担心什么步子迈太大扯到蛋。
你要知道,钱存银行,就是被稀释的份。
而你借银行的钱,也会被稀释。
同样被稀释,当然是借钱的人划算。
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欺负的都是老实人。
货币超发,一定要尽量想办法拥有资本回报。有钱人都不是靠存钱致富的。
摸清楚货币的走向,水流向哪里,哪里就有钱赚。
2023,主要是恢复大家对楼市的信心。
当然更重要的是确保房地产的长效机制有序落地,保障房要加快建设,解决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这也基本确定,房地产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依然会占有一定地位。
同时要保持稳定发展,房价更不能出现大涨跌。
但是随着楼市分化加剧,如果是三四线城市或者品质较差的房子,未来依然会面临较大的贬值危机。
甚至二线城市,除了核心地段,郊区也慎选。
对于一线城市,买错的概率相对比较小,但也要谨慎上车,切记盲目。
楼市分化会在未来继续加剧,强者恒强,很残酷,但没办法。
2023年开始,后面的几年,我们目标是大力求发展。
国内的经济也正处于转型中。
如果转型不成功,房产行业就必须站出来。
如果转型成功了,房产行业必然不能倒下。
明年的楼市政策会进一步放松,很多城市的限购也会进一步取消。
我们可以期待下,23年迎来政策面最好的一年。
对于刚需来说,错过,真的就是过错。
楼市购房逻辑的确变了,但房子作为保值的重要资产,依然有效。
优质地段的物业还是值得入手的,特别是人口净流入城市,楼市长周期还是看好。
未来,货币只会越来越多。
存银行,最后都是流向富人的钱包。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