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78岁老农,因无钱给妻子看病,给政府写信:我是毛主席的警卫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前言

  在复员回乡的这55年里,奉孝同耳边依然回荡着毛主席的话:“回到家乡后,要帮助家乡搞建设,不要摆架子,要能够快速的融入到群众中去。最后切记不要将自己是中央警卫员的身份透漏出去。”

  2005年之前,奉的特殊身份一直隐藏于心,不曾有任何人知晓此事,与他亲近的人也只清楚,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在北京工作过五年才回到家乡。

  奉孝同

  戎马生涯

  1950年,我国东北受朝鲜战争的影响,鸭绿江沿岸的丹东地区遭受美军轰炸。在战火蔓延到我国领域后,经毛主席党中央研究决定,最终决定出兵进行抗美援朝。

  当奉孝同得知消息后,果断报名参军入伍,成为人民志愿军一员,并跟着队伍踏上了朝鲜战场。

  在志愿军队伍中,大部分战士都经历过了战火的洗礼,所以战斗能力都十分突出。

  奉孝同作为新兵,很想像他们一样具有超强的作战本领,还有精准的射击水平,因此就开始每天为自己进行加练,来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

  经过没日没夜的加练,奉孝同在战场上,不论是射击能力还是作战水平,都能与老兵默契的进行配合,并完美的完成各项任务。

  抗美援朝战场

  奉孝同在三年的战场磨砺中,多次与生死擦肩而过,但他从未有过退缩的想法,一直勇往直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消灭敌人,来换取最终的胜利。

  1953年,奉孝同经过三年战争的洗礼,终于成为一名拿枪能够百发百中,战场能够冲锋上前的战斗英雄。

  在奉孝同回国之际,本想直接复员回家的他,接收到了领导的调遣,让他前往北京去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工作。

  奉孝同在接收到这个命令时,还有些不可置信,连忙跑到领导身边问道:“领导,这么多优秀的战士,为什么要选我过去?”

  领导说:“现在警卫连正在选拔人才,让每个部队都挑选出队中的精英过去,你在咱们连队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所以经过几个干部讨论之后,挑选你接受这个任务。”

  在领导干部的推荐下,加上他过硬的军事能力,让奉孝同实至名归地当上了毛主席警卫员。

  毛主席与警卫员

  奉孝同刚进入警卫员的岗位时,先要经历长达三个月的正式培训,培训内容是让他们了解警卫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了解主席每天的工作日常,还要熟悉工作岗位周边的环境,以防主席出现任何差池。

  当时主席住在丰泽园,因此奉孝同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将丰泽园的整体布局掌握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他还把毛主席经常去的地方也记在了心里。

  最终,奉孝同被分配到离毛主席办公地点最近的岗位进行站岗。

  因为奉孝同所在岗位处于整个丰泽园重中之重的位置,所以他不敢有半分差错,无时无刻都处在警惕当中。

  奉孝同在站岗时,经常会见到毛主席出来散步,每当主席见到他,都会亲切友好地与他打招呼。有时毛主席还会走到他们的身边促膝长谈,对他们十分的关心照顾。

  毛主席

  记得有一次,毛主席散步回来,正好轮到奉孝同站岗。奉孝同第一次来到这里站岗,显得有些激动。

  毛主席见到后,对奉孝同产生了好奇之心,于是主席就朝他的身边走去。

  随后主席走到奉孝同身边停下,用温和的声音开口问道:“我好像以前没见过你,你是这批新调来的警卫员吗?”

  奉孝同在听到毛主席的问题后,心里别提有多激动。

  回答主席的问题时,奉孝同连声音都显得有些结巴:“报告,主席!我是今天刚调来的警卫员!”

  “哦!那你是哪里人?”

  “报告!我是湖南的!”奉孝同紧张地抓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回道。

  “这还真巧!能在这里遇到老乡,真是值得高兴呀!”毛主席面带微笑,轻轻朝奉孝同肩上拍了下。

  毛主席

  经过多次交流,毛主席了解到这些警卫员中,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没接受过文化教育。

  奉孝同小时候只是在私塾待过一段时间,认识寥寥几字而已。

  俗话说:读书使人进步。主席为了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以后能够通过文化知识造福社会,就专门请来教书先生,每天教他们读书习字。

  有时,毛主席在忙完之际,偶尔兴趣所致,也会亲自上前教导他们文化知识。

  五年的时间就这样悄然而逝,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部队开始提倡军人回到地方发展,让他们可以为地方的发展添砖加瓦。

  因此有很多军人响应国家的号召,转业回到地方发展。

  奉孝同经过深思熟,最终决定像大部分军人一样转业回家。

  奉孝同

  回乡发展,困难重重

  奉孝同在回家当天,毛主席来到他身边说道:“今天你就要离开这里了,我知道你很舍不得离开部队,但是为了建设我们的国家,你必须走出这一步。我相信在你们的带领下,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

  “主席,我知道了!您放心!回去以后,我一定会带领父老乡亲好好搞建设的!”奉孝同眼眶有些发红,就连声音也哽咽起来。

  “回到地方以后,切记不要将自己当过警卫员的事情说出去,哪怕是家人也一样。”毛主席严肃地告诫大家。

  “明白!请主席放心,在有生之年,我是不会将当过警卫兵这件事说出去的。”奉孝同忍着眼眶中的泪水高声喊道。

  在奉孝同临走的那一天,也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他从小到大期盼的军人梦,在这一年终止。

  奉孝同

  奉孝同即将踏上另外一条康庄大道,带领着家乡人民继续朝着发展之路前行。

  1959年,毛主席倡导大家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让大家齐心协力同发展,建设祖国美好家园。

  当时,刚回到家乡的奉孝同,拒绝了军队给他提供的城里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下同村,重新拿起搁置很久的锄头,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

  奉孝同起初会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在问他近几年的状况。

  他只是简单地将自己上朝鲜战场的事情和乡亲们说了一下,就再也没有提起任何其他的事情。

  曾经奉孝同荣获过的各种奖章,他都拿了出来,经过细心的擦拭后,仔细地放在床板下珍藏起来,生怕会丢了。

  奉孝同朝鲜战场所获奖章

  大家都想知道,奉孝同在朝鲜战争后的五年都干了什么。

  可是不管他们怎么问,奉孝同都以在北京工作为借口打发。

  所以在乡亲们的眼中,奉孝同只是一名参加过朝鲜战场转业的老兵,并没有其他特殊的身份。

  奉孝同因为曾经在朝鲜战场上表现突出,因此回到地方后,当地民兵组织就热情地邀请他去指导民兵训练。奉孝同听闻,立刻答应下来。

  在训练民兵期间,奉孝同毫无保留地将所有技能教给大家,以至于在连续几年的全国民兵大比武中,他所教的民兵队伍都会拔得头筹。

  民兵组织

  奉孝同还在民兵队伍中结识了他的一生挚爱——王云欢。

  当时的王云欢不仅性格天真活泼,训练起来认真刻苦,就连她每次的训练考核在民兵队伍中都名列前茅,因此引起了很多异性的关注,其中也包括奉孝同。

  当时的奉孝同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单独教导王云欢不同的军事技能。

  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奉孝同在不断地接触试探下,两人最终在大家的见证下结为连理,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家人。

  时间转瞬即逝,奉孝同与王云欢早已满头华发,不复当年。可是他们的日子过得依旧清贫,有时还会出现食不果腹的日子。

  奉孝同生活常态

  奉孝同与王云欢曾经孕育出3个女儿,他们最小的女儿奉福玲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拐走,至今没有见过一面,有人说她可能已不在人世,但老两口依然在等着她回来。

  另一个女儿奉美玲远嫁县城,一年难见一面,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探望。

  最可怜的就是奉孝同的大女儿奉庆玲,结婚后身染重疾,让丈夫一直嫌弃,最后忍无可忍之下,就将病中的奉庆玲与一对儿女赶出了家门。

  迫不得已之下,奉孝同只好将他们全部接回家。

  原本就显清贫的家里,再次增添了三个人,导致家里的状况更加揭不开锅。

  奉孝同即要养活这一大家子人,还要照顾病重的女儿,很快家中仅有的积蓄全被花光。

  奉孝同及其家人

  在这样艰难的生活处境下,奉孝同也没有想过求助政府的帮助,哪怕是和饥荒年代一样,每天只是简单吃些野菜,他也没有将自己曾是警卫员的身份说出去,来获得政府的优待。

  直到2005年,全国实行贫困人口扶持计划,为贫困家庭提供各种补贴,这才缓解了奉孝同一家的燃眉之急。

  好景不长,奉孝同一家的生活条件好不容易有所好转,他的妻子王云欢也身染重疾,住进了医院。

  奉孝同在这样沉重的医药费面前,逐渐变得力不从心,身体也开始有些疲惫不堪。

  迫不得已之下,奉孝同只好给县武装部写信,向他们进行求助。

  奉孝同的求助信

  奉孝同在信中将自己真实身份表明,希望能够申请到政府的救助。

  地方武装部人员刚接到这封信件时,先是不敢置信,他们认为事有蹊跷。

  如果奉孝同所述无误,那么就是他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才会导致一个革命英雄受苦半辈子都没注意到。

  为了尽快查出事情的真伪,当地武装部立刻联系了上级领导,希望领导能亲自调查奉孝同的真实身份。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核实,奉孝同信中所述无一例外全是真的。警卫员的身份还是他们通过查找警卫部档案才获得的一手消息。

  奉孝同的身份被确认后,很多领导都赶去医院,对他及他的家人表示慰问,就连记者也闻讯而来,想要赶在最前面发表奉孝同的英雄事迹。

  经过记者的迅速采访报道,很多相关人士都发表了各种关于奉孝同老先生的文章,讲述他的光辉事迹。

  奉孝同在医院

  奉孝同一家也在记者的助攻下,接收到了很多好心人士的援助。

  政府也为奉孝同一家提供了很大的救助补贴,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再捉襟见肘。

  曾经有记者访问奉孝同:“请问奉老,你当初为什么不将自己的真实身份上报当地政府?”

  “因为毛主席在我转业之前告诉我,一定要将警卫员的身份保密到底。我一直将此话记在心中,不敢违抗。可是我这次失言了,感觉愧对毛主席对我的信任。”奉孝同的情绪有些失落,感觉自己像做了错事一般。

  “那你为什么又将事情说出来了?而且时隔这么久,我认为说出来也没什么问题吧!”记者将自己心里的问题提问了出来,并期待地看向奉孝同,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答案。

  “要是家里情况没有这样糟糕,我也不想将此事全盘托出。本打算这一辈子都将事情压在心底不说出来的,可是现实将我击垮,我只能将事情说出来,才能保护家人。”

  说完,奉孝同已经满脸泪痕,泣不成声了。

  奉孝同

  记者看着这样的奉孝同,有些心疼这位老人。

  于是记者岔开话题问道:“那奉老,请问你现在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也许我们可以帮你实现。”

  “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去北京人民纪念堂看看毛主席,我已经有55年没见他了,很想见他最后一面。”奉孝同擦了下眼泪,期待地看向记者。

  “好的!还有其他事情吗?”记者追问道。

  “要是可以的话,我还想去主席的故乡看看,走走他曾经走过的路。”

  经过记者与领导们协商,最终在家人的陪同下,奉孝同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也让他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

  当奉孝同站在毛主席纪念堂,眺望里面安静躺着的主席时,时间像是回到他当警卫员时那般。仿佛主席还是和以前那样和蔼可亲,关心照顾着他们。

  奉孝同站在毛主席纪念堂

  历历往事涌了上来,不自觉眼泪就流下来了。

  为什么奉孝同受尽苦难,依然选择不后悔当兵这条路呢?那么就要回到奉孝同小时候说起了。

  奉孝同

  从小立志参军

  1934年12月,红二军在贺龙的率领下途经下团村。儿时的奉孝同在看到一群身穿军装,肩扛长枪的队伍出现,心里既紧张又害怕。

  奉孝同从未见过红军战士,以为他们是打家劫舍的抢匪,拔腿就朝山上跑去,生怕跑得慢了,就会被他们逮到一般。直到奉孝同跑到半山腰一个隐蔽的地方,才停下脚步朝下望去。

  红军战士看到奉孝同如此谨慎的模样,应该是把他们当坏人了,于是大声喊道:“孩子,别怕!我们是红军,是自家人!”

  因为奉孝同迟迟不归,所以奉孝同的父亲就到门外打算找他回家。

  可奉孝同的父亲刚到村口,就看见一群人在那里站着,好像在和什么人说话。

  战争时期

  出于好奇,奉孝同的父亲就大着胆子悄悄上前进行查看。

  因为以前村里来过红军,所以奉孝同的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并热情地上前与他们进行交谈。

  奉孝同的父亲在得知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时,十分热情的将他们带进村子,并将他们安置在家中休息。

  红军战士在与奉孝同父亲闲聊时,向他询问了一下村子里地主的具体情况。

  红军进村教育地主,帮助农民的土地

  由于奉孝同的父亲从未听说过地主是什么,因此红军战士就开始耐心的给他讲解了一番:“地主就是拥有很多农田,很多房屋,还会雇佣很多人帮他们干活。”

  听后,奉孝同父亲才明白过来,并将地主家的具体位置告知他们。

  红军与地主们经过协商之后,最终决定将一部分粮食及土地分给农民,让农民们不用再为生计所担忧。

  年幼的奉孝同这才知道,红军过来不仅为他们这些贫苦民众谋得不少福利,还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再那样艰苦。

  这个意识深深地刻入奉孝同的心中,让他牢记在心,为他后来的参军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匆匆而过,少时立志从军的儿郎,早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翁,可是他从没有忘记过,自己曾经的军旅情节。

  奉孝同

  结语

  参观完毛主席纪念堂后,奉孝同离开北京,又来到湘潭毛主席的故里。

  奉孝同驻足眺望着面前那尊高大的毛主席铜像,还将收藏已久的军功章全部挂在胸前,最后颤巍巍地走近铜像,并给毛主席再次端端正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奉孝同与毛主席铜像

  当奉孝同转身之际,他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落了下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奉孝同自从转业以后,就再也没见过毛主席,现在见到也早已天人永隔。

  奉孝同将自己的一生信念都留给了部队,也将自己对主席的诺言坚守了半生。

  曾经奉孝同的妻子王云欢问过他:“你只上了一次战场,还带了满身伤痛回来。回来后,明明有大好的前途,却还是选择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后悔当兵吗?”

  奉孝同轻轻展颜微笑,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过了很久,才回了句:“不后悔!”

  奉孝同这种为了坚守秘密,而不惜牺牲自己半生,只为坚守对主席的一份承诺,这样的一份忠诚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所钦佩。

  奉孝同

  在中国战争年代,出现过无数革命英烈,但是他们将自己的光荣事迹所隐藏,只为过上简单纯朴的生活。

上一篇:上海疫情最新数据,新增7例死亡病例
下一篇:刚刚!12月18日广州传来3个疫情防控重要消息,请扩散给身边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