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圈疯传的4种退烧方式,实则暗藏“杀机”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宝妈分享给孩子退烧的“小妙招”,表面上看方法没大毛病,且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细究之下发现,这些退烧方法存在一定的隐患。

  本期我们就一起看看宝妈们分享的那些看起来有用,实则暗藏“杀机”的退烧方法吧!

  

  1. 拉拉裤退烧

  日常拉拉裤都是给宝宝穿的,没想到有一天还能用来物理降温,效果据说还不错!为此,小晶仔细研究了一下它的原理。

  首先,将拉拉裤上倒点水放入冰箱,宝宝发烧时将冰冻过的拉拉裤套在宝宝的头上。

  

  这个方法确实能迅速达到降温效果,但真的不推荐!

  因为人体在高热时用这种物理降温方式会引发寒颤、增加机体耗氧量等副作用,从而给孩子带来不适,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2. 退热贴、冰袋降温

  这些是当前大家常用的物理降温方式,目的主要是让宝宝舒服一些,但这只能达到局部降温,无法直接达到退烧效果,而且使用的冰袋温度过低的话反而会冻伤宝宝,所以这种方式也不是很推荐。

  3. 给宝宝捂汗

  老一辈经常说“孩子发烧捂捂汗就好”,其实这些都是伪科学,发烧捂汗可能导致焐热综合征,使孩子出现抽搐、休克等症状。

  

  4. 白酒擦身退热

  这也是老一辈的土方法,不可取!

  酒精确实有散热作用,但不适用于孩子,儿童由于肝肾功能不完善,皮肤娇嫩,容易吸收酒精引发过敏。

  酒精遇热会发容易被吸入气道,导致中毒。

  孩子发烧后到底该怎么办?

  家长切勿看孩子体温超过38.5℃就让吃药,我们首先看看孩子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吃喝玩闹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就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反之孩子精神不佳,没食欲,那么哪怕体温没达到38.5℃,也是可以考虑用药的。

  

  正确进行物理降温。用凉毛巾敷宝宝额头,温水擦拭孩子的脖子、腋窝、大腿根和腹部位置,帮助孩子们散热。

  如何正确用药?

  对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建议用乙酰氨基酚;而 6 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选择布洛芬混悬液,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避免引起肝肾负担。如果是<3个月的宝宝,建议去医院检查,遵照医嘱用药。

  哪些情况建议去医院?

  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或

  呼吸气促药物治疗后体温久居不下,高于38.5℃,且超过3天;3个月以下的孩子发热,建议及时就医

  其他基础疾病加重且不能控制

  宝宝无法进食、嗜睡,喂养困难,出现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建议尽早医院就医。

  目前,感染新冠的人群越来越多,婴幼儿童也是高危群体,儿童感染后一般没有潜伏期,初期症状也以发热为主,发热持续时间为2-3天,病程大致3-5天,家长可以参考上述方式帮助孩子退热。

  总之,科学防护,采用物理退热时需谨慎,尤其是婴幼儿童、孕妇和老人,抵抗力较弱,需要重点保护。

  举报/反馈

上一篇:“阳止”—升本人需要知道的这些事!
下一篇:部分国家将与新冠共存,为什么中国不能?听钟南山院士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