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赔200、确诊给2万,男子阳性后却被拒赔,疫情险名不副实
买了隔离津贴险后,新冠核酸检测呈阳性,找保险公司理赔遭拒:阳性、无症状不代表确诊!
“理赔难”
疫情常态化,给了保险公司商机,也给了消费者语文回炉重造的机会。
长春的田先生在保险公司买的隔离津贴版保险,宣传说得很好,只要确诊、隔离均可获得理赔,而且赔得钱还不少。
确诊新冠给2万、新冠死亡给35万、新冠隔离津贴200元/天,新冠住院津贴100元/ 天,新冠ICU津贴500元/天。
没想到田先生夫妻俩真的核酸阳性,被居家隔离了,这些诱人的理赔数字都化为了泡影。
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是:
居家隔离无法申请“隔离津贴”。
确诊新冠需要医院或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社区不是医疗机构,不能开具医学证明。
核酸阳性、无症状感染,均不算确诊
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最终解释权归保险公司所有。
阳性不算确诊,你给我说什么算新冠确诊?
网友和田先生愤怒情有可原,这妥妥的是拿客户当傻子耍,给这玩文字游戏呢。
光说核酸阳性确实算不上新冠确诊,医学上解释核酸检测为阳性,同时出现发热、咽痛、腹泻等症状,并且胸部CT以及血液检查提示异常,才可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既然如此,保险公司就应该在合同上明确“确诊”不等于核酸阳性,“隔离”不等于居家隔离,出具证明机构的特定范围。
保险公司合同标准属于不利于受益人的解释,打官司也没有赢得胜算,所以经媒体报道后,田先生也算拿到了应有的理赔。
不仅是新冠隔离险理赔难,得了癌症等大病理赔,也是难上加难。
国内重疾险在健康险业务总保费中占比近60%,市场的壮大带来理赔纠纷的增加。
江苏的韩雪,给自己老公刘强买了一份重疾险,基本保险金额为10万元。
某年刘强在吃饭时忽然意识丧失,医生诊断其患有右侧颞叶胆脂瘤,做了开颅切除手术。
韩雪咨询医生得知胆脂瘤属于良性脑肿瘤,属于理赔范围,她便找保险公司理赔,却被告知无法理赔。
保险公司表示,刘强患的胆脂瘤,虽然是良性脑肿瘤,但同时属于脑囊肿,而脑囊肿不在保障范围内,无法理赔。
宣传是一套,理赔又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千层套路,让老百姓留下保险理赔难的印象
有的保险公司会故意淡化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特定理赔范围,造成销售误导,还有公司宣传口头上说的很笼统,玩文字游戏,到了理赔的时候,各种借口拒赔。
不仅没有拿到钱,还搭进去了保费,最后只剩下两个不赔:这不赔,那不赔!
保险=心安
即使理赔困难重重,老百姓依旧前赴后继地买保险,与其说买的是保险,不如说买的是一份心安。
很多人都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拥有的越多越怕失去。
我们担心父母突发疾病,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担心自己出现意外,增加家庭负担,把打拼得来的好生活打回原形,开始活得畏手畏脚。
于是很多人开始买保险,为自己未来风险兜底,万一生活出现意外,保险是救命的东西。
3成的 90 后五年内没做过体检,但80% 的90 后都买了保险,看似买的是保险,其实是想要寻找一点安全感。
碰上疫情和经济压力的双重打击下,收入降低,不幸感染新冠病毒还要被隔离、治疗,不仅身体健康受损,还耽误了赚钱,影响生活水平。
如何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寻找一份寄托,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给自己留一份退路,成为大多数人思考的问题。
一些保险公司瞅准了大众心理,顺水推舟设计了“隔离险”,从疫情中嗅到了新商机。
打开不少网站搜索新冠病毒,就会附带跳出各式各样的隔离险广告语:
只要9.9元,隔离1天就能领200元
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59元管一年
人家被隔离是焦虑,你被隔离是赚钱
如此诱人的隔离险真的这么神奇吗?被隔离后真的能“躺赚”吗?
以平台销售的14.9元“护身保新冠意外险”来说,协议规定,30天保障期内,投保人若因新冠肺炎身故,可获赔20万元,自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每天可赔200元,若确诊新冠肺炎,依症状轻重可有不同额度赔付。
除此之外,这份新冠意外险还包括交通意外身故或伤残等赔付内容,例如航空意外保赔500万元、火车意外保额50万元、轮船意外保额50万元等。
一款保险,不仅保你新冠感染,又保你意外事故,说白了,疫情隔离险本质上是意外险附加隔离保障,意外险是主力,隔离保障只是用来拓客宣传的产品。
碰上有消费者“病急乱投医”,只会踩中保险公司的套路陷阱。
不少隔离险都有“免费隔离不赔”、“居家隔离不赔”的隐藏条款
某保险公司推出的防疫关爱保,广告上宣称隔离就有每天200元津贴,但咨询后却被告知:广告是广告,如果都按广告上面这么赔,那保险公司早就倒了。
看懂了没?新冠隔离险只是一个用来“割韭菜”的噱头,保险公司收了钱,却未必能提供什么保险,交钱的时候什么都赔,理赔的时候啥都不赔。
最终被收割的,只有投保人的“智商税”。
保险公司也不傻,人家一个商业性质的公司,赚钱才是硬道理,9.9元就能抵200元,你信吗?
疫情常态化的今天,疫情隔离险的出发点是好的,只要符合监管规定,回归保险本质,还是有存在价值的
如果是打着防疫的幌子,利用大众求心安、求保障的心理进行欺诈,就不地道了。
上一篇:妇科主任给出最全三个HPV病毒清除方法,尤其最后一个要认真看完
下一篇:小孩感染新冠怎么办?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专家答疑解惑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