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后疫情在我国将怎么走?不出3年就能回归疫情之前的生活?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放开后,新冠疫情在我国将怎么走?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前面的几篇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

  比如,我在“躺平”国家的新冠疫情已经呈现地方性流行病特征一文中呈现给大家的,早先躺平的一些欧洲国家和韩国的疫情走势,就是我国在放开后一段时间要走的路。

  

  看,躺得最早,躺得最平的法国,疫情走势是不是与题图高度相似?

  更具体来说,我国将要走的是更接近于韩国的道路。

  大流行后走向地方性流行病

  这是由于欧洲国家在前面的2年经历了数次的“仰卧起坐”,自然感染率远高于韩国,相应的整体人口的免疫力也就远高于韩国。

  

  而韩国,尽管没有采取我国的“动态清零”策略,但其缓和防疫措施执行严格,

  

  前两年仅报告了63万感染者,全人口感染率仅有1.2%。

  就是说,韩国在放开之前,与我国放开之前的情况高度相似,绝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接触过新冠病毒,都仍然是高度易感者。

  这才导致了韩国在放开后山呼海啸般的感染浪潮,最高峰时一天报告的新增感染就达到了前面2年的总数,在短短4个月内报告的全人口感染率超过了50%,实际的总感染率应该接近了100%。

  尽管表观人口感染率接近了100%,但由于大量再感染病例的存在,人口中仍有不小比例的人没有发生过感染。

  这些易感者最终也会“一个都不能少”地被感染;

  加上快速的免疫衰减(新冠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力最快在2个月就可以完全衰退)和病毒变异产生大的免疫逃逸,已经感染人群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易感者。

  这两个易感者人群的会师,导致短期内人口中就可以累积出足以供病毒再来一波的易感者。

  于是,尽管刚经历一场超级流行巨浪,第二波流行几乎接踵而至。

  而以上循环绝对不止1次,2次,3次,……,而是可能是无数次。

  于是乎,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流行也接踵而至。

  随后的这些流行波次间隔的时间相对恒定,每个流行波的最高峰也存在随时间渐次减低的趋势(尽管个别波次会由于事件性影响超出预期)。

  总之,大流行后一波又一波的流行将具有高度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这正是经典流行病学理论上给出的“地方性流行病”纯正的定义。

  没有反复重复感染,就没有所谓的地方性流行病?

  尽管有人说,新冠疫情将变成地方性流行病。

  实际上,这些人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地方性流行病,大流行是如何走向地方性流行病的。

  因为,他们同时在极力否定新冠病毒将频繁反复感染的,这一未来不可避免发生的基本事实。

  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新冠病毒的频繁反复感染,新冠疫情就不可能变成地方性流行病。

  有关这一点,我曾经分别在新冠终究会成为一种无害的普通感冒?一辈子难免会感染N+n次?全球首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鞋子落地”,疫情或成另一种普通感冒,新冠疫苗能消灭这次疫情吗?,还在幻想永远不感染新冠?“躺平”国家的再感染已经成为常态,感染过奥密克戎还会再感染奥密克戎吗?,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的结局,新冠病毒大流行1周年,疫情还要多久才能结束呢?,新冠康复者会再感染吗?再感染病情更严重?一文读懂新冠再感染等(还有)文章中反复地进行了表述和论证。

  因为,如果人类免疫系统产生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不管是通过自然感染获得,接种疫苗诱导产生,或者两者联合,只要能完全预防再感染,不发生再感染:

  如果这种完全预防再感染的免疫力可以维持终生,那么,新冠将是又一个天花或麻疹,将可以通过感染+疫苗来完全控制,甚至彻底消灭;

  即使这种完全预防感染的免疫保护不能持续,也可以通过定期接种疫苗来长久维持,同样可以将之完全控制。

  只有不能产生完全预防感染的免疫力的疾病,宿主中才能不断累积新的易感者,才会不断流行,才会成为所谓的地方性流行病。

  没有反复再感染,就没有所谓地方性流行病。

  新冠终究还是一种冠状病毒,一辈子反复感染N+n次是“宿命”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热议哪位专家自疫情以来观点没有摇摆,而是始终保持一致。

  在我看来,国内这样的专家只有我一个,尽管我可能称不上什么“专家”。

  这一点,从我上面列举文章发表的时间就可以清楚地表明。

  为什么我从疫情之初就准确预测了疫情的走势,甚至正确预期到了疫情的最终归宿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新冠终究还是一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生物特征决定了它不能诱导宿主产生完全预防感染的免疫力。

  不仅病毒会不断变异,产生新的免疫逃逸;同时,宿主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力也会快速衰减,最短在2、3个月内就会完全消除,从而再次感染。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4种引发人类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无论感染过多少次,都不耽误不断的反复感染。

  反复感染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年,也可以是几个月。

  比如,即使是反复感染了无数次的成年人,1年内仍然可以发生2次“再感染”。

  冠状病毒为什么如此没有“长性”呢?

  这方面,专门研究冠状病毒的科学家已经在过去的很多年内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这里,我们撇开病毒的变异和免疫逃逸能力不谈,仅说说冠状病毒在宿主诱导产生免疫力的基本特性。

  科学家早就发现,微生物诱导的免疫保护力并不单一,而是可以“分解”为三种:

  保护免于再感染的免疫力(immune efficacy with respect to susceptibility ,IES);

  即使不能阻止再感染,但仍然可以:

  减轻因再感染导致的病理变化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免疫力(immune efficacy attenuate pathology due to reinfection,IEP);

  和/或降低可传播性或传染性的免疫力(immune efficacy reduce transmissibility or infectiousness,IEI)。

  以上三种免疫力的大小介于0到1之间。

  不同微生物诱导的以上三种免疫力不同。

  对于像天花和麻疹这样的可以诱导产生终生免于再感染的免疫力,IES=1,IEP和IEI也就失去了意义。

  而对于另一些IES<1的病原体,诱导的IEP和IEI就显得更加重要。

  

  过去针对4种人类传统冠状病毒的研究发现,诱导产生的IES都会在几个月内快速衰减并失去预防再感染的能力。

  这也就是一个人一辈子可以无数次感染这些病毒的原因。

  但是,IEP和IEI却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而且,可以叠加。

  这样,经过不断反复感染,每一次在感染后疾病程度就可以比前一次更轻,传染性也可能降低。

  这也是科学家早就预测新冠最终将变成一种类似于普通感冒的无害疾病的原因。

  当然,至于这种改变需要多少年,没有人知道。

  但是,就疫情发生3年来新冠病毒在于人类毒株磨合中的“脱毒”速度之快,超过了几乎所有的预期。

  乐观一些,也许用不了3、5年,新冠就可能成为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第五种普通感冒,我们就可以完全回归到新冠疫情之前的生活状态。

  这一切的前提是,几乎每一个人在接下来的数年内都不可避免地反复感染。

上一篇:《武动乾坤》杨洋变身“表情包帝”,霸道总裁在线变脸
下一篇:15元/次!楚雄州多地调整核酸采样服务及其核酸检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