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新冠症状出现的第三天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1

  我新冠阳性了。

  前天的7月26日,我从四国的高松乘坐飞机回东京抵达成田,坐上向来无比舒适的开往东京站的机场大巴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异样:这次没有以往那么舒适了。喉咙有点难受。并非疼痛,而是一种极轻微的痒夹杂难以形容的、轻微的违和感。想到在高松这个类似地中海气候的地区刚刚度过今天令人发指的潮湿闷热,我很自然地把这种违和感归咎于猛吹空调所致。确实,在炎热夏季的确可能在空调与炎热剧烈温差下诱发应激反应、产生各种类似感冒的不适,甚至发热。

  在熙熙攘攘无比繁华的东京站下车之际,我忍不住擤了一把鼻涕。鼻塞、鼻痒。久违的感觉。我在国内的时候常年困扰于极其严重的过敏性鼻炎,三天两头两眼通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远看仿佛二舅的反面角色:萎靡不振、分分秒寻求躺平的样子。但之前只要在日本,症状就立即停止,仿佛从来就没有过这个病。过敏症又发作了?难道我开始花粉症了?可是季节不对啊。奇怪了。。。

  回到家就开始浑身发冷。不那么激烈,但是一阵一阵发冷。决定早点睡吧,应该睡一觉就好,可是半夜里被自己的咳嗽弄醒。脑沉重发胀、伴随每一次咳嗽产生钝痛,一测体温:38.8℃。

  

  数字我很喜欢,可是意味不太好。一个晚上寒颤、四肢酸痛、头晕沉重,几乎彻夜不眠。到了昨天7月27日早晨,我知道是时候了。我打开1月6日入境日本时附送的抗原测试套件一侧,哇塞,那阳得直奔主题、阳得毫无悬念的。。。

  

  我开始担忧起来。对新冠越是了解就必然会越是担心。我知道概率很低,但我依然会担心万一的重症甚至死亡。

  

  东京现在Omicron BA.5以极短时间占据了压倒优势,我想我中刀的大概率应该就是BA.5了。而根据最新丹麦一项大型研究,BA.5可能比之前的BA.2更容易导致必须住院的较重症状,原因或许是BA.5与肺部细胞结合力又较BA.2增强了。一阵寒颤后一阵火热、再重复一阵,总共3次,突然间我觉得老祖宗那句『新冠上任三把火』真的太有预见性了。我不禁想象一番万一走向重症时的画面、在ICU里机械插管时的画面、葬礼的画面。我的性格就是这样,遇事先把最坏结果彻底罗列一遍,随后往往能收获安宁。我又带着某种好奇想知道自己这次病程会有多久。5天?7天?两周以上?

  所幸精神状态和胃口还好,中午又是一顿海食。结果下午开始体温降到了37.5℃左右感受大幅缓解。到了夜晚九点左右,一阵轻松舒适回归身体后自然睡着。十一点左右醒来时再一测,体温降到了36.6℃。竟然就这样退烧了。

  今天7月28日早晨开始,在症状出现一天半不到之后,我竟然除了时常流鼻涕鼻孔瘙痒之外,有一种满血复活的成就感。我是真没想到会这么快。相形之下十多年前得流感时的症状迅猛且激烈得多:几小时内就是逼近41℃的高热,令牙齿咯咯打颤的地狱般的寒冷、完全不打喷嚏不流鼻涕但四肢酸痛到无法走路的状态下躺平了三四天后渐次恢复。

  

  ↑今天早晨开始活蹦乱跳、无比舒畅。就很想很想出门,因为实在太讨厌宅家了。我的感觉好到甚至产生错觉,怀疑昨天的抗原测试是否假阳鬼子了?——结果今天中午拿着刚送到的新测试kit再一侧,5分钟不到下面横线就清晰出现,告诉我恒源祥、阳阳阳了。我只能乖乖放弃彻底死宅。。。

  在我个人身上,这次新冠的冲击的确比曾经的流感轻得多。

  2

  但我想要严正说明:这只是我个人的体验、个例。个例未必符合统计。

  事实上,面对同样的BA.5,不同人的命运可能大相径庭。我周围一个日本人,比我年轻十几岁,比我早感染一个星期左右。他的经历和我天壤之别:

  Day1。起初是咽喉痛。几小时后之后就开始高热,39、40、逼近41℃。咳嗽到撕心裂肺、咳血。深夜里高烧上到42℃。呼吸困难。陷入恐慌、感觉自己随时可能死亡。现在依然在恢复中,体温38.5左右横爬。

  他和我没有本质区别,甚至比我更有利因为年轻。除了一个地方:疫苗。正因为他很年轻,他以为新冠尤其到了omicron时代不过就是普通流感、甚至比普通流感可能还轻描淡写。他真的就是这样深信不疑的,所以他没有去接种过一次疫苗。我个人觉得他还是幸运的,因为若不是日本社会依靠如此强大的同调压力(所有人往一个方向遵守规则时个性过强者会在文化心理上被排斥的社会压力)实现的超高口罩比例、自肃遵守比例,他应该早就在去年这个时期的Delta时代就中刀了。那时中刀的话他可能都没命了。

  这两天在东京如果你注意新闻,会看到很多医生描述8岁10岁左右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似乎最不容易遭受新冠伤害的年龄,跑去医院急诊:咽喉痛、无法想象的那种痛,有点像用碎玻璃割开的痛,以至于无法吞咽食物甚至是水。但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性:父母没有让他们接种疫苗。很多日本人家长保守、看到mRNA疫苗容易害怕,总喜欢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哪怕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尽头、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到达尽头。

  写文章的此刻,我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深感庆幸。我在中国接种完两针国药疫苗灭活之后1月6日入境日本后放下其他一切最优先操作的第一件事情是预约接种mRNA疫苗。彼时已有统计证据明确提示莫得纳的效果总体比辉瑞更好(很可能是因为单位剂量更大的关系),于是我坚持一定要预约到莫得纳,为此宁可多等待两周时间(在日本,莫得纳长期比辉瑞难预约得多,通常一个月只有一个预约成功的时间窗口机会)。最终我在2月底完成了两针莫得纳接种。于是全程我接受了灭活疫苗2+mRNA疫苗2的典型异种序贯,这样有可能总体保护效果更好一些。

  2月底到现在整整5个月时,我中刀了。Omicron时代疫苗保护效力经时劣化迅速,6个月是比较关键的节点:不得不感染的话,相对7个月后感染我毫不犹豫会选择现在。

  新冠在不同人身上表现非常不同,因为新冠实在太新了。也许我不接种任何疫苗也能拿个无症状头彩、轻松度过,但我相信我在能够重现和预测、能够给到统计意义上概率解答的现代科学面前,我个人的主观意愿和想象卑微得不值一提——若我不接种这些疫苗,落在我身上概率高得多的剧情应该是我那位日本熟人的类型、甚至可能更糟。因为他20多岁、我42岁。

  3

  雨季来了。我想说,雨季来了。全球的雨季、从未有过的雨季。这个雨季叫做新冠雨季。并且这个雨季来了之后就不会再离开,永远成为地球上气候的一部分、始终伴随在每个人类的生命里。

  之前有个雨季叫做流感雨。现在还在。但人类淋得太久太久太久太久,适应了、习惯了、不当一回事了,甚至没有了还可能觉得不自然,觉得生命里的一块拼图怎么飞走了。

  但新冠雨太新了。雨水特别冷、里面还夹杂着雹子,淋在身上不仅很不适而且有概率被淋成重伤甚至死亡。然而这个雨季不会离开。怎么办?

  世界分为两个。一个是中国,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着全套普及缜密的数字化tracking系统,打造了一座天穹挡住新冠雨季,只有零星漏水、动态排水即可。这的确令全世界羡慕、我们所有中国人也都应该自豪。

  然而除了中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没有我们中国这样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的能力和tracking系统。他们只能躺平,所以疫情肆虐、哀鸿遍野。

  但也没办法,日子总要过下去,于是其他国家不得不选择躺平,也就是和新冠雨季共存。既然选择这条路,那么底层思维方式必须不同:人要假定自己随时随地可能感染。展开要点不外乎以下:

  1. 开发并接种尽量优质的疫苗。

  2. 开发并使用尽量优质的药物。

  3. 改善医疗系统的整体infrastructure,也就是新冠雨季应对型医疗系统,特别是新冠病床。

  4. 社会文化和公众心态——任何pandemic的结束不存在黑白分明的境界线,社会上人心普遍认为疫情过去了,疫情就过去了→但这一条有限制,见5。

  5. 应尽量符合伦理。这是对上述4的一个限制:因为就算多数人认为疫情过去了,若当下的方式不符合伦理,作为现代社会标准依然应该唾弃。譬如超过死亡明显过多时。

  我以上面这5条,解答蕨经读者过去(包括我被浸盐的一整年间)来问得较多的问题:日本后来还会紧急事态宣言吗?这次感染那么厉害,以后会如何呢?

  东京今天感染人数40000超过。过去一周日本全国确诊新冠人数高达97万。而且即便这样日本竟然没有再次宣布紧急事态(至少现阶段没有这个明确迹象)。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如何看?

  这就要稍微返回去看一下之前六月底时候的状况。

  

  当时拉这张图,你会发现从全球疫情最初的2020年2月到今年6月底,在累计单位人口新冠死亡率方面,日本比台湾省和新西兰都好。为什么特别和这两个国家或地区相比?因为它们曾经很长时间坚持过零新冠策略。结果到两年半左右过去之后,相比日本,后者在零新冠策略放弃之后单位人口死亡迅猛赶超日本。

  换言之,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伦理没有日本做得好(英美等其他国家就更无法对比了)。道理很简单:它们曾经执行过极其伤害日常生活体验的大规模lockdown,但最终付出的生命代价却超过了日本。而日本从一开始至今从未执行过任何一次封城。不要说中国的那种,就连西方那种强度的封城都未曾有过,而且所谓的紧急事态宣言,最终全靠个人自觉——你真想要出去玩的话没人能够拦着你。生活体验VS生命保护构成的伦理难题方面这是一个硬指标,事实上日本的确是G7国家里做得最好的。当然这里我必须严正指出:无论日本还是其他任何国家,比起中国毫无疑问都是loser。日本只不过是loser里相对最不失败的案例罢了。

  而这一点,或许是日本到现在都依然坚持没有宣布紧急事态的背后关键逻辑之一。菅義偉时代开始日本有一点做得很努力,那就是mRNA疫苗的普及接种,在G7国家里居于最前列、65岁以上高龄人群的普及尤其彻底↓

  

  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的确有另外一个需要平衡的地方,那就是假如新冠雨季再也不会离开、并且不可能做到中国那么好,也就是不得不躺平共存的话怎么办?虽然实际会复杂得多,但就底层逻辑而言最佳方案应该是让新冠以类似流感那样的杀伤力在人群中慢慢传播开去。但群体免疫的前提当然是疫苗的普遍接种+有效药物+恰当及时的医疗救护。如此才可能确保在人群中扩散开去的时候杀伤力总体和流感相仿甚至运气好的话更低。理论上在这个符合伦理(当然人间不存在绝对的伦理,以流感死亡率为基准考察新冠死亡率,不过是『非劣性』的权宜之计,但除此之外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的前提下,扩散开去的速度应该是越快越好,因为既然新冠雨季不会离开,那么最终所有人被感染将是宿命,差异只是时间,但速度越慢越容易影响社会生活、损害人生体验。

  因此在日本现在这样的疫苗普及率下(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这一波至今还『坐视子弹飞』作为一个失败国不是不能理解——既然不得不躺平共存,那疫苗就不再是放着看的摆设或者上级报告时的邀功,而是一件件真正意义上凝集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救命雨披。你是需要接种后披着这件雨披出门的、要走在新冠雨之下的、要继续工作营生的。你有科学思维接种积极的话,那么三次以上的接种回报将是接近甚至低于流感的死亡风险。但这是目前水准的现代医学能够做到的最大程度了。你要追求绝对不死、绝对不被新冠雨淋到,那没办法——要么你生活在中国那是你的幸运、如果你暂时旅居国外、你只能选择永远不出门、与世隔绝。

  有人或许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我再晚一点、再等一下下,打到第四针、第五针、第六针之后再和病毒共存好吗?

  这方面CDC有过报告,我们可以来看一眼(当然只截取其中年岁较高的一部分):

  Omicron BA.2/BA.2.12.1流行期间疫苗对于住院的预防效果:2次接种150天后保护效力为22%。3次接种7-119天后73%、120天后55%。4次接种7天后80%。

  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效果钝化,尤其从Omicron后期版本开始。所以不要在和朋友聚会吃饭吹牛逼的时候随便说什么打10针的效果是打5针的两倍了。医学没有那么简单。

  新冠变得实在太迅猛、太疯狂了。虽然针对BA.4和BA.5变异株的mRNA疫苗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中,但今秋未必能出来,并且就算出来了,人间也可能早已有了全新的变异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至少在目前,人类依然滞后。

  而你唯有一次的生命始终却一直在无声前行。如果你始终执念于零风险,那么你恐怕始终难以找到真正可以放心的那条黑白分明的境界线。本来、那条线就不存在。

  我个人非常认同Fauci的观点:就算有疫苗,新冠已经没有可能达成群体免疫了。换言之,新冠这方面越来越像、甚至有超越季节性流感的趋势,但同时却依然比流感凶恶不少。

  

  就算有疫苗也不可能群体免疫的话,怎么办?如果生活在中国,你可以幸运。如果暂时不得已旅居国外,你必须基于理性学会科学躺平的姿态——坚持接种、尽快接种、尽量和老人保持社交距离、戴好口罩、勤洗手。其他的,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不要执念于自己不会感染、而是相信自己一定会感染并提前做好准备,把风险降到足够可以承受。如果这样,你就可以既摆好积极共存的姿态,又不会和西方一些保守势力那样轻浮地认为新冠不过是大号流感。相信我,你可以同时平衡这两点,绝对可以做到。

  

  那么日本这次最终会如何?不知道,唯有观望。我也会视情况分享。疫苗高度普及不是全部,如何应付医疗资源的压迫、预防医疗崩溃是个严重挑战,日本这一波的重症病床占据率已经超过了上一波,的确是在走钢丝的阶段。医护人员24小时面临重压,的确手心很捏汗。众所周知,若医疗崩溃,那么其他就算新冠死亡率本身还好,也可能导致很多本不该死的人死亡,造成显著的社会超过死亡,一样构成伦理问题。除此之外其实还可能有狼可畏(Long COVID)等其他问题,不一一赘述。

  我个人到了今天,心中有这样一个假说:地球上选择共存的那些国家,最终回头可能会发现,人体需要疫苗+感染像黄油一样反复涂抹N次之后才能开始真正像适应流感那样适应新冠,这个过程可能无法避免(无法实现群体免疫是个重要原因)。在此之前,就会有一波一波的坎需要咬牙挺过去,别无他法。之前做得再好的,真正要打算正面硬扛新冠时,上来第一波往往可能是最剧烈的、最痛苦的,差别只在于现代社会观念里伦理成本的程度(伦理由生命损失和民生经济等共同构成),最终越低的相对越成功。

  其他还有办法么?除了选择生活在中国,我想不出来。毕竟新冠雨季已经来到人间,这场雨季会一直伴随我们下去。

  

  人类总体上要得太多,不知道人间大多数事情其实是没有自己内心期待的那么美好的解决方案的。我很感谢自己拥有的那件不完美的雨披,因为我知道那有多么不容易、有多么奇迹。

  婉氨~

上一篇:瑞泰人寿乐享安康2022:看过那么多重疾险,他依然让我怦然心动
下一篇:感染者康复后,有必要家庭消杀吗?床褥衣物残留病毒吗?专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