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攻坚最后“重症堡垒”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随着武汉新冠肺炎需救治患者数量的减少,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4月15日前,所有援湖北医疗队撤离。但还有一支20人的专家团队,作为国家专家督导组留守武汉,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其中江苏医生10人,占据“半壁江山”。4月15日,圆满完成指导江苏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务、被誉为“车轮上的战‘疫’英雄”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又被抽调,奔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指导当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4月20日,《新华日报》推出“对话1+10 致敬江苏坚守”系列报道,连线坚守一线的江苏医生。

  36681587511702506  

  【人物:邱海波】

  47221587511702649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

  前几天,两张照片刷屏网络。一张是武汉解封后仍留守在武汉重症病房里的“重症八仙”的树林合影,一张是出征前后邱海波的照片对比。网友用“一夜白头”表达对邱海波的心疼。

  36911587511702740

  左四为邱海波  

  对此,邱海波一如既往地淡然:“‘重症八仙’照片是想让大家看看我们本来面目,因为平时总是穿着防护服。当时临近武汉解封,这张照片也给大家信心。”

  8971587511702889

  “‘一夜白头’照片,真的是曝光问题。武汉前期确实让人焦虑,但是现在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形势向好,应该不用担心。”邱海波说。

  目前,邱海波驻守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这一重症定点医院,和同事一道奋力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他用“争分夺秒,不放弃每一个重症、危重症病人”来概括武汉前线一如既往的信念和攻坚的决心!

  “30多年我一直说‘重症病人的生命是在病床边上盯出来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更是如此,因为很多病人从轻症转为重症几乎没有征兆,所以更需要我们前线的重症医护‘紧密盯人’。”邱海波对这样的日夜奋战早已习惯。

  “团队作战”是邱海波反复强调的。“我们和武汉医护携手,共同诊疗。从不觉得我们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就真的是高高在上指导别人,因为武汉医生的水平也很高,我们是一起探讨的。”他说,没有共同的理念、行动和水平,团队一定无法携手共同战胜病魔。

  邱海波特别想念东南大学中大附属医院重症团队的“家人”:“在这次战‘疫’中,我们团队得到更大的历练,每个人都坚守职责、独当一面、协同作战,都是好样的。”

  回来第一件事想做什么?“当然是赶紧回归医院的重症救治日常。重症病人在等着我们,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这就是医生的本职和宿命。”邱海波说的是大白话,也是真心话。

  【人物:郑瑞强】

  15751587511703008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这是郑瑞强在武汉的第84天。已经解封一周的武汉逐渐恢复了往日生机,郑瑞强上班的路上堵车了,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象回来了。而郑瑞强和战友也迎来了他们最后的“攻坚时刻”。

  4月13日,郑瑞强离开奋战了70多个日夜的武汉市肺科医院,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安排,与继续坚守在武汉的20名专家分成四组,分别到集中收治危重病人的定点医院巡诊、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郑瑞强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疫情以来,武汉市协和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约1700人,现在还有在院患者40多人。“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核酸检测已经转阴,但他们有很多基础疾病,且病情复杂。”郑瑞强说,有些患者自1月底入院后,由于并发症等较为严重,至今仍在医院治疗。

  被分在武汉市协和医院的5名专家分成了两组。“每天上午,我们两组专家都会和当地ICU专家一起查房。ICU里十几位患者,每一个人的病情我们每天都要过一遍,及时制定和调整相应治疗计划,一人一方案,对症治疗。”紧密作战、适时调整、双线配合,转战后的郑瑞强仍旧马不停蹄。

  29841587511703064

  郑瑞强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早派往武汉支援当地医院的4名专家之一。大年二十九,郑瑞强临时接到任务,只身前往武汉。疫情初期,除了要负责驻点医院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方案外,他还要不定期前往其他定点医院巡查,筛选危重症患者,提高救治精准和成功率。

  作为一个经历过“非典”的医疗老兵,郑瑞强直言,有了2003年的经历他不再会恐惧这个高传染性新型病毒。“一定要有信心。”他常和病人说,“只要你们坚持下去,我们就有办法!”

  “我从不认为我们是英雄,我只是做了一个ICU人应该做的事,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郑瑞强说,这就如同战场,“你是战士,该你上战场时你就得上战场。”

  【人物:潘纯】

  17041587511703343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咬牙扛住,扛住就能胜利!”这是潘纯常对自己说的话,而这句话在武汉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得到了最好印证。  

    “我们眼下的主要工作是尽可能挽救更多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潘纯说。  

    目前,武汉危重型病人全部集中到四家医院。由于这些病人大多数年龄偏大,并发症较多,且病程较长,如何对这类病人进行后期治疗无疑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压力。专家团队的留守将给予武汉当地医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对病患的筛查管理提供了规范指导。  

  36931587511703435

  还记得1月26日驰援武汉时的场景,疫情肆虐,各地专家纷纷前往武汉支援。“那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潘纯说,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团队成员一次次调整物资分配和病患救治方案,正是为了保证病人治疗和医护人员“零感染”。 4月5日,潘纯和团队成员迎来了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撤除ECMO康复出院的患者。“在治疗的78个日夜里,患者经历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血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这不光是对医生医术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团队协作度的考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临时组建的、非整建制团队来说,能够将他成功治愈出院,是非常难得的。”目前,潘纯所在团队负责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病房中还有5个ECMO患者,“相信在我们团队的坚持努力下,我们很快就能迎来胜利曙光。”  

  来源:新华日报

上一篇:湖北多所高校发布放假通知,学生在校时间进入倒计时,家长:速归
下一篇:成都新都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系省外返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