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没有无症状感染者”的错觉背后,藏着“沉默的大多数人”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01
官方曾报道,综合全国的阳性病人数据,无症状的患者和轻症的患者大约占了90%以上。
然而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前进的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个现象:
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接二连三的阳了以后,都是有症状的。发烧的,咳嗽的,流鼻涕的,嗓子痛的,浑身痛的都有,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无症状”。
我身边的人,以及朋友圈里阳了的人,也都是如此,基本都会晒出自己不正常的体温。
有人告诉我说:“真正阳了以后,才知道没有所谓的无症状。”
还有人说:
“周围只要阳了的,就没有听说过无症状的,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并且还有阳了又阳的可能性,同学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
但回忆起以前媒体确实报道过:
有很多真正的无症状患者,明明已经阳了,但自己全然不知情,完全没有任何感觉,最后还是通过全员核酸知道自己中招了。
这样的报道很多很多,如今网上仍然有迹可循。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是我们通过字面意思理解的“无症状”和医学上认为的“无症状”有所偏差吗?
02
许多人普遍认为,只要没有出现重症,随处可见的发烧、咳嗽、感冒等等也算是医学上的无症状。
其实不然,无论是官方此前所报道的“无症状”,还是医学上所认为的“无症状”,指的都是:
没有任何症状,哪怕有发烧和咳嗽现象都不能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
再简单来说就是,阳了以后,身体状况如往常一样,没有任何不适和异样。
宛如“天选之人”一般。
那么,为什么放开以后,身边的朋友都是有症状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此罕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给出了最为标准的答案:
“实际上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之所以大家感觉身边的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越来越少,是因为没有症状的人,没有在朋友圈里晒自己阳了的消息。”
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们,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这很容易理解。
曾经三番两次的全员核酸,在不断筛查着我们所有人,一次又一次,而无症状患者自己感觉不到身体的任何异样,往往都是被全员核酸筛查出来的。
再加上,症状的出现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人被测出阳了以后,症状还没有出现,被视为无症状患者后,才逐渐出现了些许轻微的症状。
如今没有全员核酸,我们想要得知自己是否阳了,只能自己买抗原,自己测自己。
因为抗原并不好买,且因为有囤货居奇者昧着良心赚钱,大多数人不会闲着没事就给自己测一下,只有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才会进行检测。
而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感受不到任何身体上的异样,也不会用抗原检测自己,甚至阳过去了自己也不知道,自然也就“消失”在了朋友圈里。
就比如我自己,家里没有一粒药,也没有准备一个抗原。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阳,不准备抗原是因为觉得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不管检测出来的结果如何,该面对的症状怎样都逃不掉,抗原的结果并不能帮我减轻症状。
抗原,只能起到一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相信出于这种认知和心理而没有准备抗原的人,尤其是独居者,不在少数。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迄今为止还没有阳,到底是因为幸运避开了,还是因为身体素质不错的缘故,成了无症状感染者,自己阳过去了都不知道。
因为我曾和两位朋友,在外面吃过一顿饭,第二天下午,她俩都阳了,并发起了高烧,如今她俩已经康复,我也没有感受到任何异样和不适。
买不到抗原,我也不知道自己阳了没有,可能已经阳过去了,也可能是她俩在那顿饭以后才阳的,碰巧被我幸运的避开了。
03
除了以上这种情况,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传播的偏差”。
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以及在网络上看到的,几乎都是两道杠的抗原和度数居高不下的体温计,同时还有阳性患者分享自己的症状以及康复的过程。
这样的信息,无论是长篇幅的文字和各种各样的生病图片,都完美符合新闻传播学的特点,更容易获得网络媒介的青睐,将信息推送到你的眼前。
而无症状感染者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阳了,身体上没有任何不适,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自然没有什么好分享的经验。
倘若非要分享,也做不到长篇大幅的分享经验。
一句简简单单的“我阳了,没有任何症状”,显然传播能力极其有限,这样的信息并不会受到网络媒介的待见。
因此,无症状感染者们的消息,就被淹没在了浩瀚缥缈的互联网海洋,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就像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留守儿童,我们也很难在网络上看到关于他们的声音。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无症状患者的“天选之人”,但不管是不是无症状,我们都还是要尽量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不要掉以轻心。
能让他们晚阳一天就晚阳一天,能少阳一次就少阳一次。
张文宏在研判会上说:
“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
意思很明显,我们即将迎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日子,而在万象生机的繁华重返人间之前,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
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健健康康的过个好年。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