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做好2-4个月准备!“阳过”之后还会感染吗?“恨不得自己也阳了”怎么办?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张文宏称此轮疫情

  要做好2~4个月准备

  如何走出疫情?

  据第一财经,在今日上午开展的上海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接下来,社区层面的基层医生将面临99%以上的新冠防疫压力,来避免患者大量冲击二级、三级医院;而同时,二级、三级医院需要做好重症救治,才能将病死率降到最低。

  社区与基层该如何做?

  张文宏说,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负责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常用药物、退烧止咳等药物配备的同时,还要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给孕产妇、新生儿、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等重点人群建立台账,摸清底数,形成属地网格化管理。

  张文宏强调,在一般治疗上,除了监测新冠患者病情(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和抗菌药物治疗(注意避免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外,社区层面一定要做到两件事,“一是要配备鼻导管,二是配备面罩;若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此外,在病人氧和指标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等重型和危重情况下,及时在转诊至上级医院的同时就采取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三级诊疗体系将各自行使怎样的功能?

  “我们的社区医生,将在这一次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冠感染浪潮。”张文宏说,这几年我们的新冠治疗都是在定点医院开展的,社区医生往往是帮助方舱医院,或者做一些核酸检测。但这一次,更多的新冠病人会集中在社区。

  张文宏表示,对于轻型患者,家庭医生要介入进行线上、电话指导,或者通过互联网医疗把药物送过去,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测。

  除此之外,区级医院主要负责区域内常见病患者的救治,识别潜在的危重症患者并开展救治,保持与市级医院的双向转诊通道畅通,市级医院主要负责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做好充足的重症医疗资源储备,指导区级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救治。

  如何将新冠患者病死率降到最低?

  张文宏称,从上半年上海情况来看,最终发生重症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或有心血管、肾脏和肿瘤等疾病的人群。

  以中国台湾为例(其人口约为2300万,对于超大型城市有参考意义),其本轮疫情下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万例,死亡人群分布最多的区域在80~90岁;而中国香港的数据也显示,死亡病例数最多的人群集中在80岁以上。“因此,对于社区和基层的医生来讲,要对这类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一旦血氧饱和度的数值低于93%(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我们就认为他存在比较重的低氧血症,要第一时间和上级医院的医生商量对策,或者进行转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多次呼吁要对养老院进行逆向保护,原因在于需要将养老院里的老年人群保护好,等到我们实现了大部分人感染过新冠后,在整个社会建立了非常好的免疫屏障时,再慢慢将养老院打开。这也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张文宏说。

  解除隔离的标准有哪些?

  张文宏表示,需要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以解除隔离。

  何时才能走出疫情?

  张文宏称,新加坡的病死率在0.06%,远低于流感。但新加坡从1月1日放开(病例数、死亡数上升)一直到4月15日才到低谷,期间有长达4个月左右时间。“此轮疫情我们要做好2~4个月的准备。”

  “我们即将走出这次疫情已成定局,这个趋势不会再逆转。”

  12月17日,在2022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在现阶段感染高峰期马上来临之际,对老年人要有非常好的保护。

  “如果老人没有打过疫苗,应该降低他们的活动度,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而去见老年人的时候,也要戴好口罩再去。最终希望老年人能够注射疫苗,有更好的药物能够去保护他们。”

  张文宏:做好2-4个月准备!“阳过”之后还会感染吗?“恨不得自己也阳了”怎么办?

  “当这一次的新冠疫情出现以后,我们就知道这个病毒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流感病毒,而且人类普遍对这个病毒没有免疫力。”张文宏介绍,人类从来不以消灭一种物种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标。所以,流感从世界上诞生以后,它跟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逐渐达成了平衡,随着我们人类接种疫苗和普遍感染,它会与传染病维持在一定的稳态。”

  张文宏表示,新冠病毒也面临同样的局面。“目前各种研究可以看出,我们接种了疫苗以后,对病毒的演变有非常大的压力,使得疫苗接种以后病毒演变的数量大幅度减少。最终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有奥密克戎毒株最终胜出。这个毒株对人类的免疫具有一定的逃逸作用,而且它的R0值已经接近16-18左右的水平,从奥密克戎毒株家族跳跃出来再诞生一个传播更快的毒株现在已经很困难了。”

  张文宏表示:“从上海的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毒株已经出现显著的毒力降低趋势,但是对于脆弱人群的攻击性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对于年龄大于8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也是主要的重症病人。除了年龄以外,慢性肾病、高血压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疾病,都是成为脆弱人群患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多数死亡或者是重症病人多发生在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当中。所以,疫苗的接种对保护脆弱人群非常关键。”

  “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对老年人进行充分地保护,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就是一旦感染如有症状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药物治疗;第二,建议他们充分地接种疫苗;第三,在大流行期间对他们形成一个反向的保护,避免病毒进入他们生活的空间。”

  张文宏表示,期望针对奥密克戎的更多新疫苗能够早日上市,这对防备脆弱人群的奥密克戎感染也有很高的价值。“尽管如此,接种现有疫苗仍然有效地帮助我们形成对奥密克戎一定的免疫屏障,最终使得我们能够赢得这一场战役”。

  二次感染比例多高?

  如何避免?

  “感染后会再次感染吗?”

  “首批阳过的同事又阳了,

  是二次感染吗?”

  近期,

  二次感染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首先要明确的是,那种几周内再次检查出阳性的基本不是“二次感染”,而是通常所称的“复阳”,即尚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其体内感染的病毒没有完全清除,会出现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情况,但基本没有传染力。

  二次感染,是指在一定时间跨度后,感染者康复后再次出现新冠症状、体内病毒量回升的现象。

  相较于复阳,二次感染者体内病毒量相对较高且时间跨度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但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多,时间跨度也将缩短。

  那么,与此前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率更高吗?重复感染带来的影响是否会更大呢?

  结论一:奥密克戎更易二次感染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率在逐渐提高,早期毒株Alpha的二次感染为0.57%,德尔塔的二次感染增加至1.25%,而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是Alpha的5.8倍,达到3.31%。

  但即使这样,也有最少约85%的民众不会二次感染。

  结论二:相同毒株二次感染机率小

  哪些因素会增加二次感染的机率?与首次感染的毒株有关。

  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同谱系毒株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机率较小。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若感染者首次感染的便是奥密克戎BA.4/BA.5,再次感染这一毒株的人群占比仅为0.7%。

  结论三:抗体有效性随时间递减

  根据12篇相关学术报告,距离首次感染时间越远,体内抗体的保护作用越弱,便越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9月在《柳叶刀》发表的论文,在感染奥密克戎3到5个月间,体内抗体的保护性为51%,而当距离首次感染6个月后,体内抗体的保护性已低于25%。

  此外,与Alpha、德尔塔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抗体保护性的下降幅度更大。

  结论四:特定职业更易感染

  二次感染的风险还和职业有关。

  常暴露在病毒环境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更易二次感染,在《柳叶刀-区域健康(东南亚)》今年8月发表的相关论文中,调查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25日印度医护人员 (HCW) 的感染和再感染密度。

  相较于学生、行政/文职人员,医师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其2.71倍,而护理人员的风险则达到2.89倍。

  结论五:年轻人更容易二次感染

  而从年龄上来看,根据8篇学术报告,相较于老年群体,年轻群体更容易二次感染。

  而在二次感染的患者中,18岁至40岁的占比最大,为51.1%,其次是低于18岁、41岁至60岁人员,二次感染的占比分别为23.6%、20%。而老年群体的占比较低,61岁至80岁的占比仅为3.8%,而大于80岁的占比为1.4%。

  需要解释的是,年轻群体更易二次感染,不是生理原因,而是与其社会活动情况有关。

  结论六:疫苗能有效降低二次感染概率

  那么,如何降低二次感染的机率呢?

  根据意大利萨科等学者的研究,在意大利,未接种疫苗者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已接种者的2.9倍。

  并且,随着接种针数的增多,二次感染的风险逐渐下降。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感染后体内抗体一致,疫苗预防二次感染的有效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结论七:二次感染重症率下降

  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下降,包括住院率、ICU重症率、病死率等。

  根据康奈尔大学流行病学组今年3月发表的研究,严重的二次感染是很罕见的,只有0.1%的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且没有一例出现危急症状。

  此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健康信息学研究所表示,即使是老年群体,二次感染所带来的住院风险都有所下降。

  根据其今年5月发表的论文,在英国2264名长期护理中心居民中,再次感染患者的入院风险低于首次感染的患者,仅为首次感染入院的21%。

  因此,对于二次感染,大家不用过度担心,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并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恨不得自己也阳了”,

  年轻白领陷入“焦虑”困境!

  最近,一位年轻白领拨打了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讲述了这几天的焦虑和压力。他身边的同事一个接一个阳了,只剩下他工作,突然的变化让他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就剩下他一个人要处理很多事情,感觉快撑不住了。

  “我阳了怎么办?担心会传染给家人”“疫情让工作压力更大了,甚至都想自己也阳了” “买不到药怎么办”……这些是来电者近期询问最多的疫情相关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办公室主任金金建议,对于过度焦虑的朋友,建议多做些放松训练,比如正念冥想等,时刻保持在当下。对于已经感染的朋友,也不要过度忧虑,好好休息,和免疫系统一起打赢这场抗病毒仗。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这位年轻白领想辞职,但又担心辞职后找不到工作。甚至恨不得自己也阳了,但又担心自己本身就有情绪的问题,阳了的话不像别人那么轻松,可能身体不好会吃不消。就这样,整个人都处于一个很纠结的状态,感觉快撑不住了。

  金金介绍:

  “

  我们的接线员接到电话后就安慰他,现在是一个过渡期,没有很完美的方案,让所有问题都解决掉。可以先熬一熬,熬不住你也可以休息的,不能一个人抗下所有。同时,如果觉得自己hold不住,也可以向老板反映这个情况,或者和同事反映,把这些情况和周围的支持系统都说一下,不要一个人去承受所有,这会让自己陷入到负面情绪中。主动求助,这些压强就变小了,团结在一起,这些肯定会过去的。”

  她表示,最近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每天接到160-200个电话,和前段时间相比,和疫情相关的咨询小幅增加,大概占了20%。

  对于没有阳的朋友们,金金建议,大家继续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另外,去做一些简单的筹备,未雨绸缪是好的,但是也无需过多焦虑。花太多心思在没有发生的事情上,搞得自己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的,这其实就趋向于焦虑症的特点了。所以,不要过分的担心,把自己的焦虑装在一个盒子里,有限地去担心,剩下的时间还是要好好生活。

  如果感染了,就当是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好好地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如果觉得症状非常严重,已经没法自己调整了,这个时候再想想寻求相关医疗帮助,帮助自己度过这个不舒服的时期。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心理上还是要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个事情,客观看待这个病毒的特点,不要自己吓自己,增加无谓的心理负担和身体负担。”

  居家亲子矛盾升级

  专家支招

  在上海市心理热线的来电中,也有不少是焦虑的学生家长。金金此前接到不少家长来电,表示孩子本来挺爱学习的,但在家上网课一段时间后,完全懈怠了,甚至恢复线下上课后,孩子不愿意去上学。

  “孩子就在家里赖床,早上起不来,不想去学校,觉得在家学和去学校是一样了,家长很头疼,怎么吼都没用,不知道怎么办。” 金金表示,这种问题咨询很多,这时候接线员会帮助家长去分析下,她和孩子之间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因为家长讲的只是孩子的一个现象,具体让她打电话过来的原因是什么,分析下来可能是孩子不听话,家长一直催,孩子却当耳边风。这可能就需要沟通技巧,接线员会指导家长一些沟通技巧。

  此外,接线员也会教家长一些方法,去帮助孩子认识到,比如线下教学的优势,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让孩子能在人际互动的环境中去成长,学会社交,按照孩子的生物节律去学习生活。孩子有的是不知道这点的,但家长也不知道怎么说,就只知道催,催得孩子烦了,就引起了矛盾。

  金金建议,家长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时候家长的焦虑是多虑了,要把处理问题的能力交到孩子的手上,让他自己学会去处理。

  在时间上,可以确定一个每天和孩子专门沟通的时间,而不是所有的都吼来吼去。把想和孩子沟通的事情,每个人要做什么事情,就在那个固定的时间进行沟通,然后家中所有成员各司其职。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里,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在空间上,要有一定的边界感。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在旁边打扰他,我们工作的时候也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工作,相互之间不要打扰。

  此外,如果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不妨多听一听。如果家长不停抱怨数落,孩子就不太愿意和家长沟通,会加剧亲子矛盾。建议多听一听孩子想说什么,也不用马上给出反馈,说他做的对还是不对,就是带着耳朵去听一听,听好了之后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告诉她“你挺辛苦的”“原来是这样”“那你打算怎么办呢”,让孩子自己来讲,而不是说教。

  新闻晨报?周到记者汇总各方专家的经验,准备了一份抗疫宝典。新闻晨报?周到为解答读者关于新冠病毒疑惑而建立的专属社群,如果您有疑问,我们也会给予个性化答疑,赶紧扫码入群。

  新闻晨报?周到记者汇总各方专家的经验,准备了一份。新闻晨报?周到为解答读者关于新冠病毒疑惑而建立的专属社群,如果您有疑问,我们也会给予个性化答疑,赶紧扫码入群。

  来源: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潘文、第一财经、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观新闻

  

上一篇:买新冠保险阳了却被拒赔,保险公司被质疑吃相难看
下一篇:阳性患者真实反馈每个阶段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