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重症患者的治愈经历:“戴着呼吸机学游泳,我成功闯关!”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3月22日,张先生出院时与医护人员合影。(通讯员 常宇 摄)

  从高流量吸氧,到无创呼吸机,再到气管插管,直至最严重时上ECMO,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说,学习适应无创呼吸机是一个转折点。曾在重症ICU接受治疗的张先生是其中之一,他向记者讲述了如何在护士的带领下“戴着呼吸机学游泳”,成功闯关的经历。

  54岁的张先生有高血压病史,2月9日当他来到同济中法新城院区时,被诊断为新冠肺炎重症。刚开始,医生护士给他面罩吸氧。由于氧饱和度一直无法得到改善,2月13日换成了无创呼吸机。

  “使用无创呼吸机,需要病人配合。”夏志鹏是张先生的责任护士。他说,无创呼吸机对部分病人来说,刚开始很不适应,口鼻忽然全部被面罩封死,本身就让人产生恐惧感,何况是缺少安全感的病人。“面罩里冲进的氧气流,如果不能及时吸入,病人就会觉得头上套了一个保鲜袋,透不过气,有一种窒息的濒死感。”

  “拿开拿开!”果然,张先生像许多病人一样,由于不适应呼吸机,出现了急促的呛咳,下意识地手脚乱抓,试图把管子拔下来。但是,马上他的身体出现连锁反应。由于心情急躁,拿开氧气面罩后,他的缺氧反应加重,呼吸更加急促。

  “轻症患者,心态一般会比较好,比较容易配合治疗;危重症病人,使用镇静药物后,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夏志鹏介绍,重症患者思维相对清晰,他们使用呼吸机时的反应和配合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如果病人能在无创呼吸机这一关得到改善,通过面罩就可以辅助呼吸,就不需要气管插管。因为一旦插管,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讲,将面临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帮助患者守好这一关。”同济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说。

  帮助患者适应无创呼吸机,考验着护士们的耐心。

  中法新城院区ICU护士长熊杰想到一个主意。一天,他来到病床边对张先生说:“就像学游泳,抬头吸气,埋头呼气。您只要与呼吸机的节奏保持一致,就能有效地促进肺复张,改善呼吸情况。”之后,病房里所有的护士开始教患者们学习这种“戴着呼吸机学游泳”的呼吸方式。

  “好,跟着我一起,呼气,吸气……”夏志鹏就这样一遍遍地教,当起了张先生的“游泳教练”。

  “没想到这么容易。”两次下来,张先生很快掌握了诀窍,整个人感觉轻松多了。心情好了,张先生的配合度也好了很多,每次见到护士就开始比划着说要“学游泳”。

  13天后,张先生撤掉了无创呼吸机,改为鼻导管吸氧。3月19日,他又停止了吸氧。随后,核酸检测阴性、肺部CT好转,他在3月22日顺利出院。

  据悉,目前,在赵建平教授负责病区中的48位患者,除了少数有基础疾病的病患外,大部分都已康复出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通讯员 童萱)

上一篇:新冠轻度患者也有“后遗症”?调查万余人,这6种问题比较明显
下一篇:小孩癫疯病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