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针=夺命针?每一位家长都要对退烧针说“不”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本文为小步在家早教原创,欢迎个人关注、转发、分享

  最能让家长慌了手脚的,必须是发烧了。

  我们总看到报道说,发烧会烧坏脑子,甚至夺去生命,特别是前一阵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家长整天提心吊胆,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要测量宝宝的体温,生怕宝宝出现发热的症状。

  当宝宝发热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一些新手妈妈为了赶快让孩子退烧,会选择看起来效果很好的退烧针。

  然而,退烧针并不一定安全,比如7岁女童因为发烧注射退烧针失去呼吸,这种案例也有很多。

  所以对于退烧针,我们一定要谨慎,更要对退烧针说“不”!

  

  一、生活中常见的退烧针成分份

  退烧针的成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安乃近,一种是地塞米松。

  安乃近非常便宜,在70年代就已经被国外淘汰了。因为临床证实了,它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的人会出现过敏性休克、以及严重的皮肤损害,比如说患上大疱苞表皮松解症,这种病可使皮肤整个起泡,包括口腔黏膜,所以病人会极度痛苦,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地塞米松实际上是一种激素,退烧机理就是抑制人体发热中枢,从而使体温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导致身体不能够对抗这种疾病,病毒很容易在身体内造成感染。

  所以孩子常规发烧,我们建议当体温不是很高的时候,如38度以下,

  应该先物理降温,必要的时候再口服药去退烧。

  

  二、什么时候吃退烧药?

  退烧药怎么选?

  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无效,或孩子处在高温状态的以及体温上升非常快时,家长就要通过药物给孩子退烧降温。

  1.测量体温后,再使用药物降温

  一般孩子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家长就必须要给孩子用药了,而在378.5-38.49摄氏度之间,在孩子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给孩子补充水分、物理降温等方法,予以控制,如果体温下降就可以避免使用药物降温。

  

  2.退烧药的使用方法

  在西药中,副作用较小且效果明显的退烧药物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是布洛芬,另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成分有很多种剂型,比如滴剂,有口服液、混悬液,直肠给药有栓剂,要根据孩子的月龄、孩子用药的依从性,选择不同的剂型来给孩子使服用。

  6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建议用药,1岁以内的孩子,一般选用滴剂,可以使用滴管将药物滴到孩子的嘴里。3岁以内的孩子,可以选择用口服液。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选用混悬液。

  

  3.不建议上述两种药物交替使用

  6个小时之内是不能交替重复使用药。

  家长要掌握这样的原则,在24小时之内,如果一种成分的退烧药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且能控制好孩子的体温,那就不需要交替。超过3次以上,就需要换另一种成分的退烧药交替使用。

  

  三、给宝宝退烧,家长最易犯的错

  1.发烧就立马去医院

  宝宝发烧头24小时以内,不建议马上去医院。如果孩子发烧没多久,你就带他去医院就诊,除了发烧,你不但不能给医生提供反馈更多的信息,影响这样不利于医生准确、快速地判断病情,反而还有可能会增加孩子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可能还会做血常规检查,但血液的变化一般在发烧后24小时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孩子发烧后,家长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做好家庭的日常护理、进行物理降温并让他多喝水,如果超过38.5度要给孩子吃退烧药,并观察病情的变化。

  但如果除了发烧,孩子还有剧烈咳嗽、呕吐、腹泻、嗜睡等严重症状时,则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2.采用灌肠等不恰当的退烧方式

  以前很多医生怕孩子不吃药,或者药效差,会采用灌肠退热的方式给孩子降温,但现在,这种方式已经不被认可了。这种做法不仅让孩子难受,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其他更严重的危害,比如肾衰竭。

  所以当宝宝发热的时候,大人先不要慌,采用科学的方式给宝宝退烧,或者直接去正规医院。平时也要多多关注孩子的身体,提高抵抗力。

上一篇:【最新疫情】广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我省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已出院?实情是…
下一篇:一天35万确诊病例,印度疫情为何突然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