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条”十问十答丨12月7日甘肃0+112,详情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情况。优化是完全放开吗?如何恢复到疫情前?是否需要囤药……这些你关心的问题,这场发布会进行了回应。

  Q

  为什么要出台“新十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这十条措施,是为了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执行中要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

  Q

  优化是完全放开吗?

  这次的优化并不是完全放开不防,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

  我们将继续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走小步、不停步,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Q

  有必要囤积和抢购药物吗?

  已经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西药等药物和抗原试剂,进行一定的准备。同时,要求基层的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网点等也要做相应的准备,保证药物的可及性。

  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随着整个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在药品销售网点,还是在医疗机构,这些药物是充足的。

  Q

  医院发热门诊以后如何安排?

  按照发热门诊的设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保证全天候开放。

  进一步扩充发热门诊区域,增加诊室数量,同时还要配齐医务力量,能够增强发热门诊服务能力。

  Q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我们常年接种的其他一些疫苗相当,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

  全球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超过10亿剂次,都非常安全。

  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只要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处于稳定期,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Q

  老年人加强接种间隔为何调整为3个月?

  在这次方案当中,我们将完成基础免疫后进行第一剂加强的时间从6个月调整到了3个月,这是经过我们充分评估研发单位的研究数据、专家充分论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程序,审定批准的,是科学的,是符合我们国家疫情防控需求的。

  Q

  如何严防出现医疗资源挤兑?

  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各地报告新冠感染后重症、死亡情况,以及医疗资源占用的情况,严防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等。

  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疫苗、药物的研发,疫苗接种和药物的储备。二是加强医疗救治资源的准备。三是加强病毒变异、疾病严重性、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四是凝聚社会共识。

  Q

  有紧急医疗需求的患者没做核酸能否就医?

  有紧急医疗需求的患者,无论有没有核酸结果,他们的医疗需求都必须也应该得到满足。救治患者绝对不能以是否有核酸检测结果为前提条件。

  对于没有核酸结果的这部分急危重症患者,直接进入到缓冲区域内进行紧急救治,同时医院也可以完善抗原或核酸的检测,确保患者的紧急治疗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满足。

  Q

  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对病毒和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的供给,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复疫情前生活状态的一些条件,或者是关键要素。

  当前,要继续做好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疫苗的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二是要加强药物的研发、生产、储备,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三是要关注病毒的变异,持续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特别要关注病毒的传播力、致病力的变化。四是优化完善医疗救治的方案和资源的准备。五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六是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保护。七是加强宣传沟通,提升个人的健康意识。

  Q

  哪些感染者可以居家?

  对于分级分类救治,首先是对于轻症、无症状的感染者,可以居家进行自我照护。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也可以居家治疗。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这些感染者,也建议居家。

  对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仍然是由定点医院进行收治,来保证重症和有重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国家卫健委:12月7日新增本土“4031+17134”

  12月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07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广东14例,上海9例,北京8例,湖北6例,四川5例,福建2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陕西1例,甘肃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广东);本土病例4031例(广东1437例,北京1168例,贵州212例,河南161例,重庆155例,四川139例,福建126例,黑龙江94例,浙江89例,海南89例,云南56例,内蒙古51例,山东50例,江苏41例,上海39例,辽宁34例,陕西27例,山西18例,湖北12例,青海10例,安徽8例,湖南7例,新疆4例,宁夏2例,江西1例,西藏1例),含36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186例,重庆31例,浙江28例,四川26例,福建22例,黑龙江17例,北京14例,河南12例,青海10例,山东7例,山西2例,内蒙古2例,江苏2例,安徽2例,云南2例,湖南1例,海南1例,贵州1例,陕西1例,宁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76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5例,本土病例3672例(广东1428例,北京501例,重庆299例,河南228例,山西213例,四川186例,新疆176例,黑龙江173例,浙江66例,山东63例,内蒙古62例,辽宁39例,福建39例,云南28例,上海24例,陕西22例,河北19例,安徽17例,贵州17例,湖北14例,江苏13例,青海9例,吉林8例,广西7例,湖南6例,西藏6例,海南4例,天津2例,江西2例,宁夏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06770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0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42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799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745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3266例*(其中重症病例13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05516例**,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54017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4652740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711455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360例,其中境外输入226例,本土17134例(重庆3006例,广东2713例,北京2194例,山西1109例,黑龙江869例,陕西848例,四川591例,福建474例,贵州474例,山东425例,云南391例,天津365例,江苏338例,上海327例,湖北299例,河南269例,辽宁255例,新疆228例,浙江218例,宁夏217例,海南202例,吉林194例,广西194例,青海169例,安徽159例,河北149例,内蒙古149例,湖南129例,甘肃112例,江西43例,西藏19例,兵团5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1455例,其中境外输入191例,本土31264例(广东7133例,重庆6804例,北京2218例,山西2166例,四川1347例,黑龙江1340例,新疆1051例,河南1047例,吉林979例,甘肃932例,青海908例,山东657例,湖北556例,江苏496例,宁夏433例,天津397例,广西382例,内蒙古373例,陕西348例,辽宁325例,河北265例,上海221例,安徽211例,云南187例,湖南185例,江西106例,浙江82例,贵州62例,福建30例,海南8例,兵团8例,西藏7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70例(境外输入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42162例(境外输入177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881303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68264例(出院101251例,死亡1086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839例(出院791例,死亡6例),台湾地区8412200例(出院13742例,死亡14548例)。

  备注:*广东核减1例;**广东核增1例

  

  2022年12月7日甘肃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现将12月7日0—24时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公布如下:

  本地疫情:

  12月7日0—24时,甘肃省无新增确诊病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2例,其中兰州市103例(城关区51例、七里河区16例、安宁区15例、西固区11例、红古区3例、榆中县3例、永登县3例、皋兰县1例),临夏州临夏市9例。

  以上新增感染者为居家隔离检测、高风险区检测和集中隔离点检测发现。轨迹信息由相关市(州)或县(市、区)进行发布。新增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932例。

  截至12月7日24时,“0909”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4例、无症状感染者21908例。累计治愈出院确诊病例177例,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6281例。现有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15627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境外输入疫情:

  12月7日0—24时,新增输入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12月3日白俄罗斯—兰州CA722航班入境人员中,3人核酸检测阳性,随即转运至定点医院,经临床检查和专家组会诊后分别确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目前,该航班累计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其余54人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上述所有入境人员均在闭环管理中。

  

  网站截图

  来源:人民日报、国家卫健委网站、甘肃省卫健委网站

  

上一篇:心理医生教你如何化解考试焦虑
下一篇:当前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