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血库告急,血制品预期回暖,年前看好供需缺口加大的血制品!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认知,是人与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防控政策放开后,囤药、抢药现象短期打乱了许多药品的供需结构。例如,需求脉冲式出现让退烧药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感冒药、止咳药在市场上是一药难求,二级市场上相关药品的股价都上涨好几倍。

  以上是短期现象,但从中期角度看,防控放开必将导致新冠引发的重度综合症状以及防控期间未及时治疗的慢性综合病等患者去医院就诊的数量增多,作为重症必需品的血制品,需求量的短期旺盛也会引起血制品行业的供需紧平衡。这不,就在今日,多地发出血库告急的新闻。

  

  12月17日,一些城市的主流媒体报道部分地区血库告急:山东省血液中心多次发出血液库存低位预警,尤其是a型血和o型血库存量已经达到了红色预警状态;江苏省血液中心血液库存已跌破最低库存警戒线,呼吁市民积极参与献血;江西省无偿献血工作正面临困难,血液库存全面告急,各种血型均十分紧缺...

  马里克认为目前各地缺血是由血制品供需逻辑发生改变所致,放开前血制品处于供需双弱格局,放开后血制品中短期出现供不应求格局。

  下面马里克从供需两端分析血库告急:

  

  首先供应端方面:

  一是三年来受Y情影响,全国无偿献血人数急剧下降;另一个是在2020年,卫健委曾经发布一个文件公告: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后6个月内暂拒献血。以上两点从而导致血浆供给不足,血制品会出现短缺。

  现在都成小洋人了,因此后续血站血浆供给至少六个月不容乐观(这也是马里克认为从中期角度考虑的原因),而且血制品不像别的退烧药、感冒药等能快速大批量生产,短期就能补上需求。

  马里克从血制品销售渠道获悉,基于目前的新冠态势,血制品虽没有出现一瓶难求,但也开始供应紧张,各地血库告急就是验证。

  其次需求端方面:

  一是血制品作为新冠危重症诊疗用药,根据来源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高危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防控放开后,患病高峰期来临,导致重型、危重型病例增多,会推动静丙等血制品需求提升,静丙批签发量大的企业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疫作用。

  另一个是血制品作为临床经典用药,明确受益于防控放开。血制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其中在危重症医学、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中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防控放开后,随着医院门诊量恢复,血制品临床需求将恢复正常增长的态势。

  事件对产业影响:

  血制品的紧张短期对血制品企业是利好,但是随着后面血液供给的不足,血制品企业也会面临上游断供的风险,因为当前中国血制品行业的采浆量和投浆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以第一大品种白蛋白为例,白蛋白是目前唯一可进口的血源性血制品,根据中检院批签发数据,2020年(2021年4月中检院不再披露批签发总量数据)中国白蛋白共实现批签发6071万瓶(2.5g/瓶标准规格),其中CSL Behring、Octapharma、Grifols、Baxalata(现属于武田)、绿十字等五大进口厂商共实现批签发3896万瓶,进口占比高达64%,国产厂商的白蛋白供给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白蛋白市场需求。

  

  很多人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理论上到底需要多少血浆?马里克查了下数据:例如,白蛋白,国内每年需要14,000吨血浆;凝血因子,国内每年需要35,000吨血浆;静丙,国内每年需要采集71,720吨血浆。而实际情况国内静丙每千人用量为23.2克,如达到日本的静丙使用水平,根据测算,至少需要近14000吨采浆,而2020年中国采浆量仅为8300吨,存在5700吨的采浆缺口。

  

  因此,血制品行业依然存在较大供需缺口,十四五期间我国采浆站获批有望加速,随着后续可能更多省份披露采浆站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多家血制品公司有望在采浆站数量上得到显著增长,中国采浆量和投浆量有充足的增长空间。

  血制品投资逻辑:2个核心长逻辑:血浆增量+综合利用率

  ①血浆增量大:血制品资源禀赋属性强,血浆资源是行业的核心资源,随着血制品政策监管趋严,血浆资源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凸显,未来血浆增量大的企业将有着更多的血制品业绩增长潜力;

  

  ②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只有品类丰富、吨浆产值高、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的血制品企业才能有效地将血浆资源转换为业绩,产生较好的盈利能力;

  血制品多少倍市盈率合适?

  

  血制品唯一的国家队天坛生物,五十多个浆站,上千吨浆量,未来整合完成浆量、浆站、利润三项国内第一,产品规模数一数二,五张行业牌照,估值多少合适?

  同在第一梯队的华兰生物,25个浆站,年采浆量1250吨以上,外加华兰疫苗八成股权和华兰基因四成股权,估值多少合适?

  博雅生物,丹霞生物花落博雅(虽然丹霞前期出现问题),大股东做市值管理能力不亚于上海莱士,如果后期完成并购,也将成为行业第一梯队成员,估值也会大幅提升。

  泰邦生物,外资控股企业,规模和莱士相当,目前估值200多亿,但是由于在美国上市,所以估值偏低。

  血制品行业最牛的地方在于现金流好,平常年份血制品企业即使没啥增长给个二三十倍没问题,如果在采浆能力扩大,业绩增速快的阶段,估计四十多倍都可以接受。

  

  就拿血制品最热的时候,市场给了业绩弹性预期最大的天坛生物近百倍PE估值,华兰血制品和疫苗双业务最高也给了千亿市值。但这一轮跌下来,头部企业最多只给了300亿级别市值。

  后期,随着血制品景气度向好,各家企业利润和估值都需要修正,估值层面,血制品整体看22年动态PE差不多20-30X估值水平。当然多说几句,这个阶段并不是简单看内生经营,还要多看一些预期。长期大家肯定是要看各家企业的内生增长性。

  不足之处是:

  1、血制品属于国有战略资源属性同时也成了企业发展的双刃剑,没有新的竞争对手能构成行业内固定玩家的竞争压力,但是同时也成了企业资源难于扩张发展的基础。

  2、短期市场可能比较担心集采对于血制品行业价格的影响,这方面马里克还是偏乐观一些,毕竟供给竞争不充分,无法像仿制药那样随便替代。

  总之,回顾2020年新冠刚刚来临的时候血制品股价是翻倍式的上涨,现在市场炒作放开后医药概念,也没理由落下血制品。不管从持续性还是确定性来看,血制品企业中期逻辑更好。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再好的逻辑,也要结合大盘涨跌和个股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专家:中成药只选一种就好 防范药物过量风险
下一篇:重庆治疗hpv大约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