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1和XBB毒株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变异株无明显区别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12月8日,广州市黄埔区启用首批6个吸入式疫苗接种点,为居民提供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接种服务。通讯员 李剑锋 摄

  

  12月17日,市民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大厅等候就诊。 南都拍客 苏升 摄

  近期,老年人居家治疗和急诊就医、婴幼儿患者照护、相关症状居家治疗、参与加强免疫接种、病毒特点等方面的问题,备受网友关注。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及感染疾病、儿童健康等领域专家出席,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关于感染与疫苗接种

  早阳早好?专家:不建议主动感染

  老年人尽量避免高峰期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虽然奥密克戎目前致病力下降,但传染性很强,防控的压力很大,我们还是希望使疫情不要出现短时间大量暴发,因为一旦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民生。同时,对医疗机构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挤兑,影响医疗机构对日常急症危重病人的救治。

  “尽管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致病力或者严重程度比较低,但是我们不主张、不建议故意去感染。”王贵强说。

  此外,王贵强强调,老年人、有基础病的,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这些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护,不要在第一轮流行高峰感染。在这个流行高峰感染,可能会出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或者挤兑的问题,导致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包括敬老院的老人、有基础病在家卧床的老人,大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感染。同时没有接种疫苗的,还要继续进行疫苗接种。”王贵强说。

  王贵强表示,在目前第一轮疫情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时间推移,感染人数增加,快速上升态势会趋缓,这是普遍的规律。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包括春运或者各种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可能还会有一轮新的疫情,这种疫情波浪性的出现,最终可能形成一定的群体免疫屏障,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

  感染新冠后间隔6个月以上再接种疫苗

  因为奥密克戎的无症状及轻症比较多,网上有说法认为,对年轻群体来说,接种疫苗不如感染奥密克戎的预防效果更好。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回应这一说法表示,与全程接种以及打了加强针的人相比,即使是青壮年,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住院风险、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只不过老年人的风险更高一些。

  王华庆说,打疫苗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建议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还是要接种疫苗,没有完成加强疫苗接种的,要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不管是老年人,还是成年人和青年人,都应把这种风险降到比较低的程度。

  王华庆介绍,如果最近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近期就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了。但是,“单纯的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种疫苗产生的混合免疫力保护作用强,所以后期如果需要接种疫苗的话,我们建议还是接种疫苗。”

  据介绍,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当中的规定,如果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要间隔6个月以上。不过,王华庆表示,随着对疫情认识的改变,新冠疫苗的免疫策略后续还会完善和调整。

  ●关于推荐药物

  可缩短病程减少重症,但专家提醒勿在家自行服用

  王贵强表示,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缩短病程,减少重症风险,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些药物可能和上市的抗病毒口服药有互相影响,使用不当反而可能造成风险。

  王贵强说,目前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大部分还是表现为轻型或者无症状,但是也有少部分病人表现肺炎,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和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这些人群是属于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因此,对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第九版诊疗方案中也推荐了几种抗病毒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奈玛特韦,还有后来补充的阿兹夫定。这几个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的发生,缩短病程、缩短病毒排毒的时间。

  不过,王贵强强调,目前这三种抗病毒药物都应该在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单克隆抗体是需要静脉给药的,需要在住院时间使用,在门诊、或者家里不适合使用。

  奈玛特韦是属于小分子抗病毒药,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风险,适应症人群是轻型和普通型,但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老年人有基础病正在用辛伐他汀、胺碘酮等药物,是不能使用奈玛特韦这类药。所以我们强调这个药物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王贵强说。

  此外,阿兹夫定也是小分子抗病毒药,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发现在新冠治疗过程中可以缩短病程、降低病毒水平、改善症状,因此批准在新冠中可以使用。“同样,这个药物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包括孕产妇不能使用,有严重、中重症肝肾损害要慎用。”王贵强说。

  王贵强表示,抗病毒治疗使用以后可以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的风险,但是我们强调,在医生的指导下,不能在家里随便使用。这些药物会逐渐在各个医疗机构和社区层面提供,感染者(尤其是重症高风险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抗病毒药物。

  ●关于奥密克戎

  其变异分支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

  奥密克戎50多个分支可能在我国形成共循环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逐渐显示出,它们是优势毒株,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这些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实际上,BQ.1和XBB已经传入我国,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这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

  不过,许文波表示,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和BA.5.2、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许文波称,预防BQ.1和XBB,其实是和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一样的,中国疾控中心一直在监测它的致病力有没有变化,同时监测其基因组有没有进一步的变异。“如果其临床特征有任何变化,我们会和基因组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研判,但是暂时还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

  据介绍,在国家新冠疫情防控策略调整之后,中国CDC病毒病所根据多个新冠病毒亚型在我国共循环的现实情况,制定了《我国人群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工作方案》。该方案要求每个省份选三个城市,每个城市选一个哨点医院,每个哨点医院每周采门诊急诊病例15例、重症10例和所有死亡病例的标本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并且在一周内,把测序数据上传中国CDC病毒病所。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建立国家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许文波称,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中国疾控中心可以实时动态监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在中国流行的动态及其各个亚型的构成比例,同时监测具有潜在生物学特性改变的新变异株,包括临床表现、传播力、致病力等,这将为疫苗研制、诊断试剂评价(包括核酸和抗原等)提供科学依据。

  出现既有高传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较小

  许文波介绍,目前奥密克戎的变异趋势是,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占优势。免疫逃逸使人群对该毒株更加易感,即使该毒株本身的传播力不增强,它的传播优势仍会增加。未来,出现既有高传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比较小。

  许文波表示,奥密克戎引起的住院、死亡、重症的病例都明显低于早期的德尔塔株和其他VOC变异株。所以整个700多个分支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的重症和死亡增加。总体来说奥密克戎致病性明显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小。

  奥密克戎从2021年11月份出现以来,截至到2022年12月18日,已经从BA.1到BA.5这五个分支演变出709个亚分支,包括重组的毒株,这些亚分支互相之间重组产生的毒株是72个,XBB就是这72个里面的一种。奥密克戎的变异会一直持续下去,只要是在人群中循环,它就要复制,复制就要发生变异。

  病毒本身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导致它的一些抗原表位的改变,增加了其免疫逃逸能力。现在的变异趋势,从原始株到阿尔法株占优势,之后是德尔塔株占优势,之后出现了奥密克戎BA.1,迅速取代了德尔塔,BA.2又取代了BA.1,之后BA.5又取代了BA.2。但是从今年9月份以来,BA.5和BA.2的重组株XBB、BA.5下的子分支BF.7和BQ.1,这些分支的免疫逃逸进一步增强,它的传播力也增强,就代替了BA.5.2。

  “国内的人群对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都是敏感的,目前BA.5.2仍然占绝对优势。”许文波说,奥密克戎的变异趋势是,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占优势。免疫逃逸使人群对该毒株又易感,即使它的传播力不增强,它的传播优势仍会增加。

  未来,会不会出现传染性和致死率都更高的毒株?许文波表示,这种可能性就更小了。现在的人群已经通过疫苗或自然感染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对人群有较好的保护力。“除非发生一些颠覆性的重组导致完全的免疫逃逸,才会增加传播风险,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关于照护婴幼儿患者

  儿科专家:

  不建议以捂汗的方式给婴儿退热

  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热药

  发布会上,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不建议以捂汗的方式给小婴儿进行退热。

  王荃解释,原因在于小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是不健全,皮肤散热是非常重要的退热途径,如果我们给这些孩子捂过多的衣物或被盖,就让他们没有办法经皮肤去散热,在捂热的情况下,他们的体温可能越来越高,甚至达到40℃以上,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捂热综合征,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脱水、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所以,在这些孩子发烧的时候,除了医务人员的帮助外,我们应该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适当减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适度为主。”王荃说。

  王荃表示,因为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孩子能选择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热药。“一直以来,我们都建议包括新生儿在内的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如果一旦出现发烧,一定要及时送医院。”

  儿童发烧出现惊厥家长别掐人中

  此外,王荃还介绍,热性惊厥是儿科急诊非常常见的一个急症,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的处理方法,同时避免采用塞东西、掐人中等错误做法。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热性惊厥是不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王荃介绍,热性惊厥是儿科急诊非常常见的一个急症。由于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生热性惊厥最常见的诱因,主要累及的孩子年龄段是在6个月到5岁之间,一般是在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的时候发生,尤其是在体温快速上升期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生热性惊厥的,一般情况下,孩子的体温可能达到38.5℃以上。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四肢僵硬或者抖动、牙关紧闭、双眼上斜或者上翻,可能伴有口唇的青紫,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可能没有任何的反应。

  王荃表示,一旦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可以把孩子平放在平坦的床上、桌面上或者地板上,周围不要有尖锐的东西,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在惊厥发作的时候发生跌落,出现二次损伤。此外,家长可以解开孩子的衣领,让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如果可以的话,让孩子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孩子发生呕吐的时候误吸导致窒息的发生。

  王荃提醒,孩子在惊厥发作的时候,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勺子把、筷子、大人的手指头等,因为这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损伤。第二,在惊厥发作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喂食任何东西,包括药物和水。第三,不要试图去束缚孩子的肢体,不让其肢体抽动,因为这样可能造成孩子肢体的二次损伤。第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掐人中可以缩短孩子惊厥发作的时间,反而可能在惊厥发作的时候,家长特别紧张,用力太大,从而造成孩子人中这个部位的软组织损伤等,所以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掐人中的做法。

  当孩子发生惊厥的时候,要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一般情况下,孩子热性惊厥持续的时间是三到五分钟就可以自行停止。当孩子惊厥停止以后,家长可以尽快将其送到医院。“但是,如果孩子既往有过惊厥持续状态,或者本次发作已经超过5分钟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抽搐自行停止的可能性就相对比较小了,建议家长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 采写:南都记者 吴斌

  相关新闻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购买难?

  国家药监局:正指导企业有序扩大产能

  因此轮奥密克戎大流行,近日多地出现药品供应难,很多人反映买不到解热镇痛类常用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12月20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在市场监管总局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这一话题。

  他表示,目前在有关部门协调支持下,这两个品种的产制剂企业在逐步释放产能,为加大供应、保证质量,国家药监局已部署相关地方药监部门与相关生产企业联系,结合品种生产特点,对企业委托生产、增产扩产、生产批量和场地变更等情况,针对性地指导企业抓紧开展研究,依法依规有序扩大产能。

  黄果介绍,根据2021年企业年度报告数据,目前中国布洛芬的有效文号共446个,其中2021年在产104个;对乙酰氨基酚的有效文号共986个,其中2021年在产111个。从部分企业的调研情况看,中国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药产能比较充足、能满足国内制剂生产需求。“例如山东新华制药的布洛芬原料药年产能可达8000吨,远超出往年国内市场的总需求;山东安丘鲁安药业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年产能接近3万吨,大约是往年国内市场总需求的两倍。”他说。

  据介绍,目前中国已经上市的退热、止咳、抗菌、抗病毒等四类药品共有194种,涉及批准文号约9000多个,他也提醒公众,网络购买药品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通过网络代购等从非法渠道购买药品,“这样的产品来路不明、脱离监管,质量安全没有保障。”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上一篇: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研究发现,新冠疫情2023年后最有可能结束
下一篇:孩子阳了怎么办?一文读懂如何护理“小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