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今天的放开而否定之前的防疫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昨天看到有些社交媒体上在传一张图片,开始觉得这么没有一点科学道理的事情怎么有人信呢?结果到了晚上发现朋友圈越传越多,不禁感慨科普的事情真的任重而道远。

  我们来看看这个很多人看了之后还觉得有道理的抱怨:

  这段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也巧妙的抓住了因为放松疫情管控后,人们普遍因为感染新冠而发烧痛苦的经历,从而调动了人们的愤怒的情绪。

  但是如果有一点科学知识的人,会发现其最终调动大家愤怒情绪的基础却完全都是编造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的事实是不是可以推导出来其所说的结论。

  (一)我们原本有三年的时间来研发新冠药物:

  这第一个观点其实本来不值得一驳。因为读过我之前科普文章的读者都清楚,人类现代医学一方面是器械的进步,导致手术水平迅速得到提升,而药物方面真正说创造性的发现就是抗生素和阿司匹林。抗生素终结了细菌感染的历史,这是现代医学最突出的贡献,从而使人类寿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抗生素的发明,是因为人类显微技术的发展,了解了更多繁殖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可以通过药物来抑制细菌的繁殖,达到消杀细菌的作用。

  但我们也要承认人类科技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病毒领域,由于病毒跟细菌不同,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而进入体内复制的机制又相对复杂,所以至今为止,人类对于病毒感染实际上是没有太好的办法的,如果说病毒药物可以很容易研制的话,乙肝,艾滋病,狂犬病,禽流感甚至埃博拉等等这些病毒感染的疾病在几十年前就消失了。但事实上到目前位置,人类对于病毒感染的研究的进展仍然很缓慢,,艾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通过服药,使得患者带病生存的几率能大幅度上升,狂犬病只能防患于未然,在狂犬病有感染可能的第一时间打疫苗。但狂犬病一旦发作也是100%的死亡没有特效药物。而禽流感更是如临大敌,如果发现禽类传染一般都是扑杀,防止禽流感变异实现跨物种感染。而之前在越南,香港等地发生过人感染禽流感事件,死亡率都是非常高的,也是要通过隔离等物理手段,实现对病毒的剿杀。

  所以说以人类对抗乙肝,艾滋病,狂犬病等几十,上百年的经验,尚且无法研发特效药物,那么针对新冠怎么就又相信科学可以创造奇迹了呢?至今为止,人类发现唯一能对病毒起作用的就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但对于的生成机制研究还是不够清晰。所以人类目前能做到的就是利用这种机制研发疫苗,在人类 没有接触病毒前,预先注射疫苗,让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病毒特征,从而预先产生抗体,这样在病毒入侵的第一时间抗体能做出反应清除病毒。

  而针对这种特性,还可以将产生抗体的人的血液中的抗体提炼出来,再注射进感染的人体内,实现用抗体对抗病毒。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可以做到合成抗体。

  但是疫苗和抗体遇到的挑战都是病毒如果变异太快,会快速产生免疫逃脱,就是病毒会乔装打扮骗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不起作用,所以这时人仍然会感染病毒。

  这就是我们疫苗和抗体目前遇到的问题。

  当然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也在研究病毒感染人体的机制,并且尝试用一些药物去干扰病毒的复制。但目前的技术仍然只是起到抑制的作用。如果病毒已经产生大量复制,这种作用基本上就不大了。这也是现在比如辉瑞等药物的局限性。

  所以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目前都无法在几年之内研发出来针对新冠的特效药物,甚至悲观的说可能几十年可能都不会出现。所以埋怨国家三年研究不出来新冠药物的人不妨自己下决心去读个生物科学,如果自己能在十年之内研究出来病毒特效药,诺贝尔奖在等着你。

  (二)我们有三年的时间来告诉大家奥密克戎可以囤药:

  这又是一个吃到第三个馒头饱了就觉得第一个第二个多此一举的思考行为。而且这样的人对于当年武汉感染新冠的惨状估计早就产生选择性遗忘了。而很多人应该记得三年前武汉第一次爆发新冠的时候,症状更多的是大白肺,也就是病情很快进展到肺部,而产生炎症风暴,很多人无法呼吸,快速死亡。而这样的场景跟之前的非典是多么的相似啊。而非典当时在北京肆虐导致很多家庭出现悲剧是非常凄惨的。

  而武汉当时也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死亡,所以为什么当年要果断封城,就是因为当时的新冠的病情在医学上很难控制,如果不控制其高传播性叠加高死亡率,在中国会带来上千万人的死亡。当年武汉牺牲的很多医护包括李文亮等都是用他们的生命在为我们告诫这一点。难道很多人现在就忘记了嘛?

  为什么我们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当年武汉封城,用一个城市为代价,防止了新冠向全国的蔓延,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而新冠原始株之后,在印度又变异出来了死亡率更高的德塔病毒,印度露天焚烧尸体的照片想必很多人现在还有印象。

  请问写这段话的人,奥密克戎什么时候成为出现三年了呢?病毒从原始株变异到了奥密克戎,至少出现了以万为单位的变异过程,才出现了目前致死率相对较低的奥密克戎,幸运的是从目前来看,感染了奥密克戎后,绝大部分人不会快速发展成为肺部疾病,从而死亡率大幅度的降低,这就给我们现在的政策改变提供了契机。目前的奥密克戎的典型症状变成为发烧,疼痛等,通过服用退烧,止痛药物等,可以扛过病情的发展期,大部分人不用担心因为感染奥密克戎导致肺部发生疾病。请问原始株,德塔株的时候让你囤药有药可囤嘛?知道对于治疗原始株,德塔毒株的方法主要是以人工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为主嘛?

  正是因为奥密克戎变得弱了一些,普通人服药就可以扛过去,所以才有了放开的契机。而不能说三年的时间我们不让大家囤药。因为如果没有演变成奥密克戎,囤药也没有用,感染后严重的人只能进ICU进行插管,用药主要是抑制炎症风暴导致的死亡。

  当然这次全国的政策调整确实来得有点太突然,很多人没有准备药物。但有危机感的人其实看到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情况,早就家庭准备了药品。我们之前的文章其实也提醒过大家。但很多人总是相信现在的新冠变得人畜无害,连感冒都不如,都认为感冒吃什么药啊。如果不囤药,难道不是因为相信了境外势力以及国内某些人的这些宣传造成的嘛?

  (三)关于抗原与核酸:

  如果明白检测和检测的原理,就清楚我们为什么没有推抗原而是选择了核酸。

  我们之前的文章科普过核酸,核酸其实也是PCR检测的通俗的说法,就是在咽部,鼻部等黏膜部位提取一些细胞,然后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检测是否有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技术对于病毒感染的检测是检测DNA片段,非常敏感的,所以结果是很精确的。所以全球目前如果要确诊新冠感染,绝大部分都是通过PCR技术来确诊。而抗原检测是个人用取样设备提取鼻粘膜细胞,放入检测液中,并与试纸进行反应。如果样本中含有病毒蛋白,这些蛋白会与载体上的抗体结合,从而使试纸变颜色。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通常用于急性感染期,阳性结果可用于疑似人群的早期转移和快速管理,但不能作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依据。

  所以抗原的有点是简单操作方面,缺点就是反应不灵敏,不精确。

  但为什么国外会大面积采用抗原,比如北美大部分抗原检测都是用的我们国家九安医疗的抗原检测盒。而国内都是采用核酸检测呢?

  其实这里面根本不是所谓什么核酸经济的事情。因为如果从所谓核酸经济角度,抗原生产就跟印钞一样,成本更低,中间不需要人工。而核酸还需要大量的人工采集,人工分析,人工,检测设备成本占据了很高的份额。所以我们要买股票看报表的话,可以看到九安医疗的利润率要几百倍于核酸分析企业就是如此。

  而为什么我们采用核酸检测而不是抗原检测就是因为过去三年我们采用的是清零的策略而已。对于清零而言,根据病毒传播的特点,发现一例,很可能就已经传播了几百例,这一点现在放松管控后,很多人更有体会,因为身边感染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如果当时用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经常是人已经退烧了,才出现阳性,而这时早就传播出几百人了,所以如果想要做防控根本不现实。所以国家才会花费巨大的代价构建核酸检测的体系,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而这种投入才保证了我们国家在武汉爆发的三年内,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疫情控制得都比较好,很少有地区能长期封控,除了北上广等人流密集的大城市外,很多小城市这几年还是控制得非常好的。只要大城市不外溢,小城市自然岁月静好。这其实都是核酸的功劳。

  (四)我们为什么要封控:

  其实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采用清零的策略。其实原因就是武汉爆发时候的死亡率太高了,所以当时才有遍地手机这样的段子流传,而这样的事实实际上就是公共卫生危机,全民都没有安全感,也正是因为舆论如此,所以我们才果断的采取了封控的措施。而封控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武汉最终恢复了正常的额生活,病毒在国内消失了。

  但遗憾的是病毒在国外却持续的爆发,并在几年的时间里造成了全球上千万人的死亡的危机。如果我们跟国外接轨,我们的结果可能并不会比印度要好,要知道印度2020-2021年超额死亡数额是400多万人。也就是权威机构的人口统计数据证实这两年印度死亡的总人口数比疫情前正常死亡人口数多死亡了四百多万人。放到我们的国家不会比印度更少。

  所以我们正是以牺牲部分自由的代价换取了这几百万人的生命。请问这几百万人的生命的价值是多少呢?值不值得用一些封控的手段来挽救他们呢?而且就如同上面所说,这三年中,绝大部分的封控都是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边境城市,而内地的很多小城市都是岁月静好的,而也正是因为我们成为全球疫情的世外桃源,我们的新能源车,中国制造等才能再次成为全球耀眼的存在,这难道不是我们清零政策的成果嘛?

  但我们为什么现在又放松了管控呢?

  其实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病毒经过不断变异,目前的奥密克戎株虽然仍然会导致大量的死亡,但是其主要攻击上呼吸道部位,快速的致死率已经比之前的毒株要低很多,所以即使放开,代价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其次就是由于长期的封控导致舆论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采取清零政策遇到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爆发了极端事件,所以放弃清零政策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而主要的原因是抗击疫情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他是一个多方面平衡的结果。如果从公卫角度,目前的奥密克戎仍然会带来大量的死亡,甚至国内死亡人数可能会到达数十万这样的程度,仍然是公共卫生事件。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全球放开我们不能独善其身,病毒渗透的压力越来越大,防控的代价和成本也越来越高,我们也不能总是紧闭国门,否则我们的经济融入全球化会更困难。而清零政策虽然保住了第一二产业,但对第三产业的冲击和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不仅仅要看医学上,公卫上的影响,也要看经济和社会影响,是一个多项权衡的结果。从之前的原始株,德塔毒株等其死亡率比较高,也会带来社会恐慌,会破坏第一二产业的稳定,所以我们才采取了清零策略。而现在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大幅度下降,而经济发展因为封控受到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才权衡奥密克戎带来的健康和死亡的风险已经小于经济发展的风险,所以才会有了放开的转向。

  其实如果一直看我们的公号就知道,从国外疫情肆虐但全球无法采取协同行为开始,我们就意识到清零只能是暂时的,最终仍然会逐步放开,融入全球经济,所以这个论断早就有了,只是不清楚这个平衡点到底出现在什么时间而已。作为一个理智的人而言,要能判断全球趋势,从而判断未来政策走向,这样才能未雨绸缪,所以多看看有价值的文章,少看一些某音的境外宣传才是让自己减少损失的根本。

  当然从这次全国政策的调整来看,确实也是有些出乎意料,因为没有想到放开的策略这么急。所以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仓促的废掉了隔离政策,仓促的废掉了方舱,感染速度非常快,导致医疗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而在有些城市因为医疗挤兑导致的死亡率还是有些高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因为转向太快,预案做得不够好,导致药品也遭到抢购,医院遭到挤兑,甚至很多行业陷入生存危机,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而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也是我们之前的文章抨击过的。

  而之前我们分析为什么转向如此急,一方面是舆论的压力,尤其是一些海外实力支持的公共事件的发生成为最后一根稻草,而另外比如北京选在春节前加速感染,也许是因为觉得目前的病毒株的致死率相对低,所以想要趁这样的病毒致死率低来进行闯关。而且有一个传统的春节,对于一二产业不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能将社会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而为之。

  但是我们目前因为放开而承受的感染的痛苦以及遭受的损失,并不能说明我们三年防疫的政策是失败或者不对的。恰恰很多人通过这次感染,才知道即使致死率极低的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也是比较高的,而个体感染后的感受也比感冒要强烈很多,很多人是在痛的痛不欲生的时候才知道这三年国家把自己保护得有多好,而未来这些都需要自己抗。

  所以不能因为我们吃了第三个馒头饱了,我们就转头抨击头两个馒头没有起作用。抨击政府信息要公开和透明,同样我们自己也要客观的看待三年的得失,不能因为现在的放开而否定之前的封控,这都是不客观的。

上一篇:驻马店多家医院禁止探视!
下一篇:电子体温计那么多,应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