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治新冠,如何科学用药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2
手机版

  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指出在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已明显减弱,感染者多为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重症人数相对较少,绝大部分感染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居家隔离和治疗。

  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列出了新冠病毒“中成药清单”,为居家新冠防治提供了又一有力的武器。

  优势在于“多靶点”

  呼吸道是人体与外界最先接触的第一道健康“防线”,其一旦沾染上邪气,比如传染性病毒,就会出现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中医认为其是一种与气候、环境及人体抗病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的呼吸道传染病。当外界环境难以改变,防治就必须从自身下手。传统医学的方法是注重扶正、兼顾祛邪。扶正即扶助身体正气、增强体质,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想要做到这两方面,就少不了中医药“加持”。

  

  中医药之所以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离不开中药自带的“抗病毒”属性。与此同时,传统医学还讲究辨证,不同功效的中药按照“君臣佐使”原则配伍在一起,可起到“多靶点”的治疗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治病既有针对性,又兼顾了全面性,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抗疫“治中有防、防中寓治”防治结合的独特优势。

  以官方推荐用药中出现较为频繁的中成药连花清瘟为例,其汇聚了汉、明、清三个朝代名医治疗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的用药经验,阵容“豪华”——以汉代《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淡豆豉、苦桔梗、牛蒡子、竹叶、甘草、鲜苇根)为基础方,融汇了明代《温疫论》的大黄用药经验;同时,加入创新性组方成分,芳香化湿秽的藿香、增强人体免疫的红景天,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的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的有效中药研制而成。连花清瘟多次列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布的专家共识或诊疗方案及指南,被作为推荐防治用药。

  

  三种剂型满足不同用药需求

  很多人知道连花清瘟,但购买时发现有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和连花清瘟片三种不同剂型,不知如何选择。其实,不同剂型各有优势,按自身需要选择即可。

  

  胶囊剂

  将药物有效成分填装在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制成。胶囊剂型可掩盖药物气味,隔绝药物与外界水分、空气、光线的接触,药物稳定性更高。同时,由于有“胶囊”保护,药物可做到定位释放的目的。

  颗粒剂

  指使用原料药和辅料混合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这种剂型,服用时需加温热水搅拌使其溶解。中医有“汤者,荡也”的说法,颗粒剂延续了传统中药汤剂的特点,对病邪有扫荡之势,具有吸收快、见效较快的特点。

  片剂

  是将药物原料与辅料粉碎干燥后用压片机制成片状。片剂和胶囊剂一样,可掩盖部分中药的苦味或刺激性气味,服用起来更加温和。

  因此,想要起效快,可选择颗粒剂。对于一些有吞咽功能障碍及依从性差的人群,比如儿童,也可优先选择颗粒剂。由于颗粒剂需要开水调匀冲服,所以如果达不到这个条件或图方便,可以选择胶囊剂或片剂。

  值得一提的是,连花清瘟并非只有在疫情时才派得上用场。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等特点,临床上还广泛用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

  感染高峰,做好4点防护

  眼下正值冬季,疫情与流感可能会上演双重奏。专家预估,未来一个月将达到疫情感染高峰,建议家中不妨常备一些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效的中成药,比如连花清瘟,以备不时之需。除了合理用药,想要快速战胜呼吸道疾病,日常有一些注意要点。

  保暖

  根据气候变化相应增减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避免感冒。冬季,在穿暖的基础上,重点护好头、颈、腰、脚等部位。

  食润

  可在日常饮食中多吃秋梨、萝卜、百合、莲藕、番茄、银耳、枇杷、糯米、蜂蜜等比较“润”的食物。与此同时,多喝温水,体质虚寒者少吃寒凉食物,体质燥热者少吃温热之品。

  通风

  很多人觉得冬天冷,不愿意开窗,这点非常不可取。室内一定要多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如果怕冷,可选择中午时段开窗,尽量让阳光照射在室内。

  强身

  强健身体是预防疾病最关键的因素。日常要多参加体育活动,运动能提高身体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让全身气血流动起来,增强免疫力。冬季运动以静缓为主,避免大汗淋漓。

  此外,疫情下,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个人防护,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外出时,尽量不要用手触碰脸、口、鼻、眼等部位。同时,与人保持距离、戴口罩,可将一些芳香类药物,如苍术、藿香、荷叶、艾叶等制成香囊随身携带。如有咳嗽、鼻塞等呼吸道不适症状时,可用拇指或食指尖按摩肺俞(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太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处)、天突(颈结喉下四寸)等穴位缓解,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个穴位3~5分钟。

上一篇:解惑|我们到底该如何购买重疾险和医疗险?
下一篇:抗原转阴3天后,又发烧了是“复阳”?快到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