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新冠病毒传猫不传狗,中等质量黑洞新证据,艾滋病专家因新冠去世
《自然》研究确认: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也有传染性
德国研究人员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显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在感染初期,上呼吸道有大量病毒复制和脱落,具有传染性。这项研究由德国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联邦国防军微生物研究所和慕尼黑施瓦贝医院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对9名成年轻症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病毒学分析,从患者咽喉、肺部采样,并检测了痰液、血液、尿液和粪便。研究发现,患者出现轻症的第一周,新冠病毒在其上呼吸道组织大量复制并脱落。在出现症状第8天后,患者的喉部、肺部还能分离出具备感染能力的病毒样本。
中国科学家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传猫、不传狗
在一项发表于预印本网站BioRxiv的研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国家动物疾病防控中心的研究团队首次对新冠病毒感染宠物等动物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分别让猫、狗、鸡、鸭、猪和雪貂接种高浓度的新冠病毒,随后发现,新冠病毒能够传染给猫和雪貂,但在其他4种动物体内复制能力微弱。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在真实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人与宠物之间传染,因此宠物主人目前无需感到担心。
《美国呼吸与危重症》: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新冠肺炎ARDS
近日,《美国呼吸与危重症》杂志在线发表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经验和数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在既往治疗ARDS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俯卧位通气是改善新冠肺炎ARDS的重要措施。俯卧位通气通过重力的作用改变患者背侧重力依赖区肺泡复张,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的均一性。既往的临床研究发现,俯卧位通气能够改善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预后。
世卫组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未来几天将达100万例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4月1日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过去几周来导致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呈指数级增长,未来几天全球确诊病例将达100万例,死亡病例将超过5万例。虽然非洲和中、南美洲地区的确诊病例相对较少,但世卫组织认为疫情可能会对这些地区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他同时呼吁各国政府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确保弱势群体在这场危机中获得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广谱抗冠状病毒多肽有望防控疫情 相关成果发表于《细胞研究》
复旦大学教授陆路、姜世勃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朱赟及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合作,发现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相比具有超强的膜融合能力,多肽类广谱冠状病毒融合抑制剂EK1C4有望能开发成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当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和将来新发与再现的类SARS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成果于3月30日发表于《细胞研究》。
德国发现病毒检测新方法:效率高,日均检测可达20万人次
近日,德国红十字会献血部和法兰克福大学医院医学病毒学研究所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方法,大幅提高了检测新冠病毒的效率,且不影响诊断质量。新方法中,专家们将多个采样同时置入一种特殊溶液,运用俗称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采样中所含的新冠病毒基因可直接得到确认。一旦检测结果呈阴性,则人们可以相信,其中所有的采样均无新冠病毒。这项发明已在美国和欧洲申请专利。
《科学》:中国的干预措施使国内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减少96%
最近,在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中国、美国和英国的联合团队定量分析了截至2月19日,中国国内实施的旅行限制和传播控制措施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武汉的出行禁令将COVID-19在其他城市的暴发时间平均推迟了2.91天,让国内超过130个城市受益。模型分析指出,如果没有武汉出行禁令或国家应急响应,到2月19日,武汉以外地区确诊的COVID-19病例将达到74.4万例(±15.6万);这两项干预措施推迟了疫情增长,使得国内的总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减少96%,对疫情遏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JCEM》:服用固醇类药物患者具有更高的新冠感染风险
日前,根据最新的一项研究,日常服用针对哮喘、过敏和关节炎等病症的类固醇激素(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群体可能无法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旦感染COVID-19的病毒,则会处于更高的重症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杂志上。
美国CDC报告:基础病和烟民或增加新冠肺炎重症风险
4月1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表报告指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关于导致该疾病严重的风险因素非常有限,根据目前已知信息和临床专业知识,老年人和任何年龄段有严重基础病的人,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脏病或吸烟的人,患上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FDA推出新冠病毒疗法“加速计划” 将有效新疗法带给广大患者
日前,美国FDA宣布,为COVID-19潜在疗法制定了一项加速批准计划(CTAP)。该计划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快速地把新疗法带给广大患者,并同时评估其有效性。此外,FDA还将继续支持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以便获得有关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新证据。FDA表示,根据该机构的评估,目前有10种疗法正处于临床验证阶段,另有15种疗法处于筹备临床试验的阶段。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因疫情推迟至明年举行
英国政府网站4月1日晚发布公告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市举行的本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推迟至明年举行。公告称,鉴于疫情影响,目前要举办一届雄心勃勃、各方参与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不可能,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主席团与相关各方商议后,共同做出这一决定。大会举行的具体时间,将由各方另行商定。
施一公团队深入解析核孔复合体结构 两篇论文已发上bioRxiv
近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及合作者在bioRxiv接连发布两篇预印本,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核孔复合体的胞质环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以及环绕其的腔环结构。3月29日发布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技术(cryo-ET),分析了来自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NPC腔环的结构。在另一篇论文中,施一公等人则解析了非洲爪蟾NPC胞质环的结构。
《STM》:治疗恶性前列腺癌的肿瘤免疫疗法涉及特殊免疫激活标志
日前,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mCRPC患者可能会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获益,并为如何识别上述亚群患者提供了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主要作者Sharma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抗CTLA-4免疫检查点治疗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制定可能改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的治疗策略。
《PNAS》:大脑痛觉信号的新机制被发现 有望研发止痛药
近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神经肽中的一种叫做“dynorphin”的分子如何与大脑区域发送疼痛信号的受体结合的机制。这项新研究发表在《PNAS》杂志上,研究了Stephan Ples与酸感离子通道(ASIC)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使用电生理,遗传编码的交联剂和CRISPR等技术对肽和受体分别进行了修饰。通过上述方法使研究人员可以捕获分子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对其进行定位。
《JES》:椰子油有助于降低肥胖女性的代谢疾病
近日,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每天食用少量椰子油的肥胖女性,其代谢综合征的特征会有所减少。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y》杂志上。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Annie Newell-Fugate, D.V.M博士建议,商店里售卖很多椰子油,它们可以代替少量其他饱和脂肪。
《自然》研究发现:9000万年前的南极是一片雨林
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发现,约1.15-0.8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气温比我们此前预期的还要高。研究者在检查南极洲西部钻探的海洋沉积物岩芯时,发现其中一段保存了大量的植物根系、花粉和孢子。通过其种类及丰富程度,研究者推测在9000万年前,南极地区被茂密的温带雨林覆盖,没有冰盖存在,并且大气CO2浓度远超预期。据估计,当时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2℃,夏天平均气温达19℃。
哈勃望远镜发现关键观测证据 有望填补黑洞演化“缺失环节”
中等质量黑洞是指100-1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介于恒星级黑洞与超大质量黑洞之间,是黑洞演化中的缺失环节。一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研究借助XMM牛顿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最有力证据。他们发现一个X射线源位于遥远星系边缘的稠密星团中,这正是中等质量黑洞最有可能存在的场所。进一步分析也发现,该天体质量约为太阳的5万倍。
《自然》:与现代人类关系密切的“先驱人”被发现
先驱人(Homo antecessor)是早更新世(约250万-77万年前)的古人类物种,由于其面部具有一些类似现代人类的特征,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最后共同祖先。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通过牙釉质分析找到了线索。研究人员从先驱人的臼齿牙釉质中获得了蛋白质,并通过对古蛋白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先驱人是中晚更新世古人类(如现代人类)的一个关系紧密的姐妹谱系。该研究展示了先驱人与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最后的共同祖先关系紧密。
王沿东研究团队:研发出“弹”然自若的智能新金属
日前,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沿东研究团队制备出一种宽温域下具有零滞后超高弹性应变的NiCoFeGa单晶纤维。新研发出的超临界弹性材料的服役温域可从-273℃到150℃,而且性能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这将满足探月以及其他外太空探测对弹性元件的苛刻要求。这一研究进展3月16日发表于《自然·材料》上。
新发明给筷子“戴口罩” 上海交大团队发明“金钟叉”
上海交通大学一支由学生组成的研发团队发明了“金钟叉”,为避免餐桌疾病传播和感染提供了一个物美价廉的解决方案,整个用餐过程可在筷子不离手的情况下实现公筷、私筷状态切换。更值一提的是,该方案将很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金钟叉”的主要发明人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等专业学生组成,项目负责人陈心佩称,牵头该项目的初衷是希望解决幽门螺杆菌患者反复治疗、反复感染的问题。
害虫抗性机制研究获进展:Bt蛋白“双杀”进攻通道被发现
4月1日,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病理学》发表了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一种新型“双通道”杀虫机制,这一机制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吴益东团队发现。该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棉铃虫ABC转运蛋白ABCC2和ABCC3均为Bt受体,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分别敲除这两个基因,不能获得Bt抗性。但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后获得了超过1.5万倍的极高水平抗性。“这意味着,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会使Bt毒素对棉铃虫的进攻完全失效。”
大豆驯化研究获进展:发现两个控制开花时间的关键位点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孔凡江、刘宝辉团队,多年来对大豆开花进行了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日在大豆驯化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在基因水平证明了“农作物驯化综合征”的发生。在此过程中,团队利用大数据基因组学分析、生物信息学和经典正向遗传学相结合的方法,发掘了两个控制开花时间的关键位点Tof11和Tof12。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
脑子更清醒!科学家发现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参与脑细胞分子运输
近日,在一项研究中,来自科隆大学CECAD衰老研究中心的Natalia Kononenko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自噬实际上还具有新的重要功能:参与细胞自噬的蛋白质同时参与了细胞内蛋白转运速度的调节。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科学家发现自噬的新功能表明,对患者自噬活性的治疗性调节不仅可以促进脑部废物清除,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内转运系统的效率来改变认知能力。
科学家发现印度大陆俯冲板片“撕裂”:深度差异30km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壳幔结构探测学科组利用在青藏高原中部布设的两个宽频带流动台阵记录的天然远震事件的波形记录,提取了S波接收函数,并通过大量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成像获得了高原中部岩石圈底界面的起伏形态。结果显示,在亚东-谷露裂谷下方,印度俯冲板片底界面都发生了明显的东西向错断,两侧板片深度相差70km;在裂谷的两侧,青藏高原岩石圈底界面在东西向也存在30km的深度差异。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
固液界面力学研究获新发现:液滴接触线处受力平衡被验证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科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团队研究了固液界面毛细力的微观起源,揭示了液滴接触线处受力平衡的作用机理,并从力学角度给出了杨氏方程的合理解释。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小接触角的情况下,固液和液气界面在接触线处存在重叠,固体表面的液体有序层状结构对毛细力具有重要影响。
地球变“安静”了!新冠疫情使地震噪音下降有利于探测
新冠病毒的流行给世界各地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混乱,但研究地球运动的研究人员报告说,由于交通网络和其他人类活动被关闭,地震噪音(地球地壳振动的嗡嗡声)有所下降。他们说,这将使探测器能够发现较小的地震,并加强对火山活动和其他地震事件的监测。如果未来几个月继续“禁闭”,世界各地的城市探测器在探测余震位置方面可能会比以往做得更好。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再获高产油井:日产原油150吨
3月30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重点探井——顺北52A井获得油气突破,日产原油150吨、天然气5.9万立方米,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是西北油田复工复产后首口取得重要油气突破的探井。该井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钻井液、运用多项科研技术成果等举措,历时260多天钻井,顺利达到设计井深8137米。
清华大学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4月2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陈冯富珍出任该学院首任院长。新创立的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将按照综合、国际、高端的原则,创建多学科教师合作创新、学生跨院系培养的新模式和交叉协作的新文化。学院将设立预防医学、大健康、健康大数据、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等四个学科方向,以高层次研究生培养为主,兼顾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未来5至10年内,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将力争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年内迁入怀柔科学城
科院纳米能源所将于今年内整建制迁入怀柔科学城并投入试运行。该所将成为怀柔科学城正式建设以来首个整建制迁入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简称中科院纳米能源所)项目位于怀柔科学城中心区南部,总建设用地规模约4.47公顷,涉及科研办公、成果解化、宿舍、食堂等6栋建筑。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是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建的新型科研单元,于2012年2月开始筹建。
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清华大学将与中核集团进一步加强沟通,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共同探索校企合作新领域、新模式,在核环保、核技术应用等方面推动开拓创新,引领核能研发新风向,争取实现科技重大突破。
教育部:尽最大努力维护海外留学人员的健康安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说,加强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关心关爱,是海外中国公民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学军介绍,教育部所采取的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强化”:一是强化防疫指导。二是强化物资保障。三是强化患者救治。四是强化心理支持。五是强化困难帮扶。六是强化领事保护。
美院校考或在7月中旬举行 部分专业参考联考成绩
4月初,美术类高校终于陆续开始公布艺考方案,从中央美院等已经公布的院校方案大约可以明确,美术理论类专业将直接按高考成绩录取,造型艺术、中国画、设计等专业将以联考成绩作为初审,初审合格后参加高考后的校考,书法专业多单独列出在高考结束后进行校考。而校考也将高考结束后2周内,也就是7月中旬举行。
湖南省国资委:新增岗位一半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
湖南省国资委日前下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动省属监管企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扩大高校毕业生录用规模,新增岗位一半以上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各企业对已录用的高校毕业生但未签约者,可网签的应网签,不能网签的采取延期签约。对已签约因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报到的毕业生可采取延期报到方式,等疫情结束,再确定入职时间。
第一人!非华裔科学家首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3月2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正式召开,并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尿液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及体细胞重编程机制》研究成果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该研究成果第一完成人为研究员米格尔·埃斯特班(Miguel Esteban),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作为第一位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非华裔科学家,米格尔·埃斯特班来自西班牙,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
64岁南非顶尖艾滋病专家因新冠去世 或在英国参会时感染
3月31日,64岁南非顶尖艾滋病防治专家吉塔·兰吉死于新冠肺炎并发症。此前,她刚从英国结束学术工作返回南非。返程前已出现感染症状。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负责人Winnie Byanyima表示,在世界最需要她的时候,兰吉教授的去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兰吉曾担任LSHTM、华盛顿大学和开普敦大学的名誉教授。两年前,兰吉获得了欧洲发展临床试验伙伴关系颁发的杰出女科学家奖。
上一篇:国家卫健委:没有症状的不需治疗,老年人每周免费发放2次抗原自测!张文宏团队:99
下一篇:首相突然进ICU,英国新冠死亡率高达10%,忽视轻症酿下恶果?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