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就封城的地方变多了
01
这几天北京疫情升级,朝阳区划出了一块管控区,要求管控区居民足不出区,然后进行核酸检测:
昨天晚上又宣布对 11 个地区的人员开展三轮核酸检测:
胡锡进说这是北京从来没遇到过的管控升级:
北京算不算管控升级我不知道,但在中国其他很多城市,管控确实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严了。
02
昨天晚上,包头市发现两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他们决定封城:
这距离包头上次解封才刚刚过去一个月。
同样是在昨天,河北保定新增 4 例新冠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也决定暂时封城三天做核酸,什么时候解封看核酸结果如何另行通知。
把时间再往前推。
湖南邵阳,因为双清区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了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途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他们决定对主城区全域实施 " 临时管控 "。
江苏句容:
河北邢台:
等等等等。
面对奥密克戎采取更强有力的管控措施是有依据的。
城市数据团分析了 55 次非奥密克戎疫情和 70 次奥密克戎疫情的防控程度和疫情扩散率后得出结论:
要控制住疫情的扩散,奥密克戎变异袭击的城市需要在原有封控强度上再额外减少 52% 的人流量,才能取得非奥密克戎疫情下相同水平的防控成果。
而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上海防住了一共 12 波新冠疫情,而且没对上海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因为那时候的毒株传染性还不高,上海有大量的流调人员,采取比病毒跑得更快的方式,赶在病毒传染开之前就把所有密接人员都隔离起来,做到防疫的同时,最大程度不影响普通人生活。
所以前两年,上海的餐饮业蓬勃发展,消费行业甚至还比疫情前更繁荣了,大家除了出门要戴口罩、进电影院要出示随身码之外,其他和疫情前似乎没啥区别。
大家把这种思路叫作 " 精准防控 "。
但在奥密克戎面前,这一套已经不奏效了。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而且很多感染者既不发热也没什么严重症状,之前的精准流调模式已经很难追踪出密接人员。
于是上海的现状大家也看到了。
现在对付奥密克戎的最有效武器,就是区域封控。
发现一起,就把整个区都封了。
发现十起,那就要封城做全民核酸了。
别说这是一刀切,如果最后都要靠封城,那晚封还不如早封,封得晚了只会导致时间更长的封城。
——这就是从上海这轮疫情中总结出的最大教训。
所以你现在再去搜 " 精准防控 ",已经基本只有负面意思了:
现在,你封得及时,大家会夸你。
上周芜湖发现了一例阳性感染者。虽然只有一例感染者,但因为奥密克戎病毒隐匿性强、传染性强,为了快速阻断病毒传播,他们决定封城做全民核酸。
本地人表示这一例新增找不到来源,没办法进行流调,所以只能封城防止疫情扩散。
表示一例就封城是领导有魄力有作为的表现:
表示不封城就会变成上海这样,所以封得很对:
现在一周过去,核酸筛完,大家已经在庆祝芜湖逐步解封,夸赞当时芜湖封得坚决果断了。
而你封得不及时,居民则会上网骂你" 是不是要做政绩搞精准防控 "。
同时。
深圳及时封城了,把上一轮疫情搞定了。
广州及时封区停课,全员核酸,也把疫情搞定两周摘星了。
而上海没有及时封城,至今一个多月了疫情还没好。
所以现在大家都表示 " 照着深圳广州抄作业就行了 "
在流调赶不上病毒传染速度的现在,有了上海的前车之鉴,全国各地封城只会封得比去年更积极更主动更快速。
尤其是对于非省会非一线的小城市来说,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做溯源,结果就是晚封不如早封。
2020 年武汉封城的时候,媒体说 " 封城 " 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解决传染病问题的大杀器。
现在看来,大杀器可能会用得越来越多,也用得越来越及时。
有人调侃说:
今日封五城,明日封十城,然后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新冠又至矣……
但对于很多小城市来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03
如果封城到解封真的只要 7 天,且近期内不会再封城,那情况还要好得多。
然而现实是,有些城市封了 7 天就解封了,有的城市封了 14 天,但还有一些城市,已经封了不知道多久,却迟迟无法解封。
比如上海。
虽然浦西已经封了 26 天,浦东封了一个月,还有一些重点区域封了 50 天了,然而上海还是一天新增近两万例,完全看不到解封的希望。
比如哈尔滨。
这座非常漂亮的东北城市,从去年 9 月开始采取各种封控措施,封了三个多月好不容易 12 月解封了,结果最近又有疫情了,各区又陆陆续续静默管理了:
有东北人在网上求助:
比如吉林。
虽然吉林很早就宣布社会面清零,但很多人依然封在家里不给出去。
之前严重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她在吉林上大学,封的时候已经四十天没洗上澡了
我以为这是夸张的说法,没想到越来越多人附和:
好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封控,吉林越来越多的地方宣布解封。接下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希望不要再封了。
这两天长春也说将要解封了,希望真的能解封吧。
上面已经说了,现在很多城市应对疫情的策略,是 " 越早封城,就越容易控制,后续代价就越小。"
这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这一做法的前提是疫情控制后短时间内不会复发,可惜这也不太现实。
且不说现在上海有累计近 50 万例确诊,就算上海疫情好了不再外溢,中国也不可能完全不和境外交流,不可能完全阻止留学生回国。
更别说已经出现过很多例境外冷链传染病毒的案例。
还是那个逻辑。
只要全球疫情不消失,国内的疫情就不可能消失。于是我们只能在这个西西弗斯式的状态中不断轮回。
现在奥密克戎死亡率低,国外一些国家已经放开管控措施,甚至连核酸检测和隔离都不需要:
我们只能期待奥密克戎真的是国外最后一波疫情,期待这些国家的疫情可以回落直到消失。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放开,最终战胜疫情了。
有意思的是,前几天官媒表示香港采用 " 动态清零 " 的方式逐步管控住新冠疫情:
如果香港也算动态清零,那其实动态清零的定义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啊。
04
频繁的管控措施,要说对经济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真叫卢俊团队算了一笔账,上海封城这一个月,光是直接花在经济上的钱就已经达到 277 亿。这还不算间接影响的 GDP。
这是宏观部分。
而在微观部分。
关注的一位餐饮店老板,说已经预料到奥密克戎会带来巨大影响,但至今也已经亏了 500 万了:
一位美食博主表示上海好几家米其林餐厅都在考虑出售了:
大的品牌连锁店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发不出声音的个体户小店了。
当然餐饮还算好的,毕竟吃饭是刚需,实在不行还能转做外卖。
那些开 KTV 的、开酒吧的、开线下密室剧本杀的、开电影院的更是亏得姥姥都不认识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这几个月的全国电影票房统计。
比如这是 4 月 21 日,全国所有电影院票房加起来一共卖了 685 万元。每场电影平均只有 2 个人。
全国排名第一的电影院,昨天一共进账 2.4 万元:
当然你会说昨天是工作日,大家都要上班谁看电影。那看周日,其实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只不过场均人次从 2 人增长到了 4 人。
这是最近在上映的电影:
2.4 万元够支付当日的成本吗?
如果排名第一的电影院都赚不到钱,后面的怎么办呢?
于是很多地方的电影院自知开门也没办法回本,干脆就不开门了。
这当然不只是电影行业一家的事情,而是很多行业的缩影。
互联网被锤蔫了、线下餐饮娱乐行业在疫情中半死不活、游戏行业几乎不发版号、实体制造业因为动不动就停工也大受打击。
小鹏汽车董事长之前表示如果上海和周边供应链还找不到动态复工的方式,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
于是这几天就有消息说某些车企准备闭环复工了,然而在上海绝大多数人都还封着的情况下,复工难度很大。
当然,我不想讨论什么政策才是对的,那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情。
事实上过去两年,全世界因为疫情停工停产经济停滞,我们靠快速清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的红利。而且新冠病毒变化极快,如果不及时清零,未来如果出现其他变异可能会措手不及。
我们不谈宏观,只看微观。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未来封得更频繁,你所在的行业应该如何度过。做娱乐、餐饮等行业的还是及时止损吧。
政策不会轻易改变,我们普通人只能去适应政策。
大家加油吧。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