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详解第56篇
接着上一篇易经详解第55篇—“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一个核心的自然天则的内容,来看复卦的爻辞。
初九:不复远,无祇[qí]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不远复”,这是向内求。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三个哲学观点: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向内求的功夫。心即理就是天地之心,致良知就是反复其道,知行合一就是天人合一。复卦初爻是天地之心所代表的良知良能,生来俱有,所以不必往外求,向内求,把它发现和挖掘出来就可以了。做为人来讲,先得搞明白人“生来就有”的东西有哪些,再把它复归出来,这个叫修德。关于人“生来就有”的东西有哪些,《孟子》里有讲,来看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xǐ]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这段话很好懂,只有两个生僻字。“铄”,是授予、赠予的意思。“蓰[xǐ]”,表示五倍。恻隐之心是同情心,羞恶之心是羞耻心。大致意思是: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仁义礼智不是外面赠给我的,我本来就有,只不过平时没往这方面想,不觉得罢了。不过这“四心”虽然人人都有,可也得求啊,求是恢复,不恢复出来,有等于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差距的原因就在于有没有恢复仁义礼智的本性。孟子的这段话跟《礼运大同篇》里孔子讲大同社会、小康社会一样,非常具体了。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在生命诞生之初就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着像没有这“四心”?不是真的没有,是受到后天的习染,被蒙住了,复卦的任务是把它恢复,恢复的方式是向内求、往内修。佛讲:“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是同样的道理。众生皆有佛性,一般人只知道往外求,却不知道,自己才是佛。
自己静下心来用心体察,是能感受到初九爻象征的那个内在动能的,感受到之后,向内求不是往外求,就叫“不远复”。还有一种说法,跟坤卦的“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意思差不多。人一定会犯错,走的路也有会有所偏离,犯错也好偏离也罢,没关系,发现之后赶快调整回来就好,这也叫“不远复”,就是迷失得不远并能够及时回头。“不远复”,就“无祗悔”,“祗”是“大”,也有“至”的意思,无大悔、不至于悔。“不复远,无祇悔,元吉”,元就出来了,结论是吉。
复卦的元跟乾卦的元有点差别,乾卦的元,是创始、创世的核心动能。复卦的元,是用“天地之心”,也就是剥卦存下来的那颗硕果复归本来面目之后恢复的元。一个是创造,一个是恢复,也叫重生。彖传提出的“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的思考,在初九爻有了答案,显然复归其道,并见天地之心了。
小象说:“不远之复,以修身也。”“不远复”是修身的具体办法。关于修身,《大学》里讲得比较透,也很具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什么?是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修齐治平”是结果,“正诚致格”是办法。这个办法,也是向内求的,就叫“不远之复”。心、意、知、物,与他人无关,只跟自己相关,并且每个人都不一样。
《系辞传》里,孔子有单独谈初九爻,来看下。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jī]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颜氏之子”指颜回,颜回和他的父亲颜渊都是孔子的学生。“殆”,大概;“庶”,众多;“几”,通“机”,机微的意思,表示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孔子感慨说,颜回这个人哪,大概知晓(众多、全部)事物的机微吧。不好的东西他没有不知道的,知道这个东西不好,没有再往上靠的。“不复远,无祇悔,元吉。"讲的就是颜回吧。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这样。颜回被后世尊为“复圣”,陪祭孔庙,他的过人之处从孔子这段话里能看出来个梗概。知道某个东西、某种行为不好,这个不难,难的是知道之后不犯。我们都知道抽烟喝酒不好,可就是做不到不沾。都知道熬夜不好,可也避免不掉。知道不等于做到,颜回做到了,孔子很欣赏,他认为向内求,也就是“不远复”,是复归生命本来面目的钥匙。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休”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息止”。复卦不是要“复见天地之心”吗,怎么会“休复”,停下来了呢?停下来还“吉”,道理在哪?小象给了答案:“休复之吉,以下仁也。”六二爻又中又正,像坤卦六二爻一样不会被不好的东西习染(坤卦六二:“不习,无不利”)。正常来看,六二跟初九的关系是不太好的,他在阳爻上面,阴乘阳、柔乘刚了,很容易出现相斥、相争的现象。实际上并没有,六二亲比初九去了。复卦爻辞讲“朋来无咎”,六二就是初九爻的第一个“朋”。“以下仁”,“以”是以什么为主,“下”指初九,“仁”是核心的创造力。“休复,吉。”原因是六二爻以初九爻那个全卦的核心阳能为主了,是坤以乾为主、阴以阳为主、是“利牝马之贞”的表现。做法符合当前规律,就叫吉。
“休”的第二个含义,表示欢喜。六二爻明白,他跟初九爻是忧喜祸福一体的,休戚与共,他能够很心安理得、很高兴的以上顺下,没有任何抵触,这种觉悟产生的结果是“吉”。动能只有一个啊,不以初九为主以谁为主呢、不顺他顺谁呢?六二爻他很明白这一点。易经里一共有三个地方出现了“休”,前面两个地方也学过了,否卦九五爻:“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大有卦大象传:“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否卦九五爻,“休”的主要含义是“息止”,大有卦和复卦六二爻的“休”,“息止”和“欢喜”的含义都有。
“仁”,还得讲一讲,这个概念是儒家学说的基石。“仁义礼智信”,“仁”排第一。“仁”字,左边一个单人旁,也就是人,右边是二,表示这个字,跟“人、二”都有关系。在易经的哲学理论框架里,一表示宇宙、二表示天地两仪,三表示人,合起来叫天地人三才。《道德经》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表达,跟易经是高度一致的。“仁”的本义是说,人要复归“二”,也就是天地的那个最纯正的、最根本的、最内核的“天地之心”,复归到位了,就叫“仁”。“恻隐之心,仁也”、“克己复礼曰仁”、“仁者,爱人”、“爱人利物之谓仁”、“少欲宽惠行德谓之仁”,这些都是“仁”。我们需要注意,复卦复归的天地之心,是很抽象化的,每个人复到的可能都不一样。前辈智者,只是把他们复归的东西摆出来了,后人应该辨别、辨析,区分不同的情况,然后自求。比如你去跟一个马上就要饿死的人讲,叫他克己复礼,有刀的话,可能人家一刀子就过来了,没用。对他们来说,一顿饱饭就是仁、就是“天地之心”。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频”,是个形容词,表示屡次的、接连的、经常的,频繁的。六三爻阴居阳位,志刚而质柔,犯错的频率很高。“频复”,是屡复屡失,屡失屡复的意思,会犯错就叫“厉”,“厉”表示有危险,但只要改了,还是“无咎”。这一爻跟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很像。
小象说:“频复之厉,义无咎也。”义者宜也,人之所当为,就叫“义”。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预料,“复”,也包含了意外情况下的及时调整。第三爻位置和性质都不太好,不中不正,还处在“三多凶”的人位,“义无咎”,是写小象的人对改过迁善这种行为的不吝赞赏。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四爻辞的大致意思是,居中、持中而行,独复正道。“独”指自己,“复”是复归初九,支持初九的生长。“中行”,“中”有中间和持中的双重含义。六四爻处在群阴之间,以五个阴爻来说,他是阴爻这个集体的中心,在这样一个位置,既要独善其身还得持中守节,是很难的。六四跟初九阴阳相应,这是心知好善、依附仁人的表现,可是实际操作起来,怕没有那么容易,中间还隔着六二和六三呢,他们会阻碍、六四跟初九相应的过程,估计会充满蹇难。
爻辞四个字就没了,不讲吉凶,也不讲有咎还是无咎,这又是一个“不言之象”。“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谊”就是“义”。不问结果,只问应不应该。《汉书 董仲舒传》里的这句话,是六四爻最好的注解。六四爻超脱了吉凶的概念,或者说,写爻辞的人对六四爻的期望,是他能够超脱吉凶的束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小象说:“中行独复,以从道也。”“以”是以什么为主,“从”是跟随,“道”是初九爻代表的“天地之心”。六四遵从的是初九的道。初九的道是什么?是阳长阴消。从一阳复始开始,到二阳来临、三阳开泰、四阳大壮、五阳夬一、六阳成乾。一直到乾卦,都是初九的道。乾卦之后,十二辟卦进入阴长阳消,最终又会回到复卦,就是这么一个循环。复卦初九爻的这个“天地之心”,是十二辟卦得以运转的关键。难道不应该从这个超越吉凶的大道吗?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敦”是厚道、诚恳,大德敦化。这一爻看着简单,不同看法还挺多的,都有一定道理,我摘几种出来。
第一种,六五在上卦坤的中间,坤为厚、厚为敦,就叫“敦复”。五是阳位,六五阴居阳位,失位了,同时下面没有跟他相应的爻,失位又失应,本来应该至少是有“悔”的,可是他知道自省,又守中道,把“悔”就给抵消了,变成了“无悔”。小象说“敦复无悔,中以自考。”“自考”就是自省,“中”是指六五在上卦中间,表示守中。这是《周易集解》里面,一个叫侯果的人的说法。原文是:“坤为厚戴。故曰‘敦复’。体柔居刚,无应失位,所以有悔。能自考省,动不失中,故曰:‘无悔’矣。”我查了一下,侯果又叫侯行果,是唐朝中期的“开元十八学士”之一,其他信息就很有限了。
第二种,“居厚而履中。居厚则无怨,履中则可以自考。虽不足以及体复之吉,守厚以复,悔可免也。”这是王弼的解释。他认为六五在厚德载物的坤卦中间,厚可以消除怨尤,在中位可以自省,尽管还没有达到“休复"那样的吉,但以坤(厚)德行复道,基本也可以免悔了,所以无悔。
朱熹也有解释:“以中顺居尊,而当复之时。敦复之象,无悔之道也。”坤为顺、柔为顺、阴为顺。朱熹这个有点耍流氓,大致意思是,六五居中居尊得顺,在这种时位下,敦复,就是无悔之道。他没讲易理,直接说结论,跟没说一样。
三种解释有一个相同点,都是从坤卦来切入的。所以这个结论可以下:“敦复”,就是像坤卦一样来复。坤卦复的方式是:包容、敦厚。“无悔”跟“有悔”放在一起看,会更好理解。六十四卦最著名的“有悔”,恐怕要属乾卦上九爻的“亢龙有悔”了。在前面的内容里,我反复提到过一个概念,阴柔过度叫“吝”;阳刚过度叫“悔”。“亢龙有悔”就是阳刚过度了。六五明明是阴爻,应该用“吝”来表达的,怎么用了“悔”呢?别忘了,第五爻是阳位,六五又在君位,一个看起来柔温的君主也是有“阳刚”一面的,像宋高宗赵构就是这样。
赵构面对金国人的时候软蛋得不行,岳飞揍得金人丢盔卸甲,马上要收复收地了,被他用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杀了。为什么杀?秦侩固然是大奸臣,在中间使了坏,可是赵构如果不点头,谁也动不了岳飞。真实原因是岳飞打出了一个威胁他地位的旗号,叫“迎二圣”。二圣指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这俩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哥,在“靖康之变”的时候,被金国人虏到北边走了,岳飞要把他们迎回来,这对宋高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把他们迎回来了,自己的地位怎么摆呢?收复失地没有保住地位重要。岳飞是那个“天地之心”的阳能,赵构杀岳飞,就是“阳刚过度”,就叫“有悔”。
“敦复,无悔。”是告诫六五要以大地的包容,厚重,保护好这颗天地之心。不要擅用君位的权势,做“阳刚过度”的事情,这样才能“无悔”。小象“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跟前面第一、第二种解读的意思差不多。“中”是持中,“以”是能够,“自考”是自省。守中道,多自省,才“无悔”。六五爻是另外一个角度,看不同的爻要站在他的位置来看,才能洞察真相,这是易经总论。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shěng]。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上六爻问题很严重。坤卦也“迷”,“先迷后得主”,他虽然迷,后面找回去了,所以坤卦是没问题的。上六“迷复”,直接就“凶”了。结合前面六五爻的分析来看,这是没做到“持中自省”,“有悔”了,从“有悔”发展到了“凶”。上六是退下来的六五、是六五没处理好,发展到的下一阶段,他退下来之后还是执迷不悟。“有灾眚”,“灾”,一般指天灾;“眚”是眼睛长白膜(白内障),看不清楚,代表理智被蒙蔽。“有灾眚”,就是天灾人祸并至,天灾会产生人祸,人祸会引起天灾,这个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用行师,终有大败”,“用”是整合力量,上六在六五这个位置的时候,不保“天地之心”,搞得天灾人祸并至。退下来之后不但不思悔改,还整合仅有的一点力量,发起直接的军事冲突,结果是“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连累新上任的六五,也遭了难。“至于十年,不克征”,君死国破,一蹶不振,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没有能力再发动攻势。需要注意,十并不是真的十年,十,表示“数之终”,上六爻搞出来的天灾人祸,只能到无妄卦接着处理。对普通民众来说,真的很惨。
上六爻有两个凶,在这爻辞里很少见。怎么避免呢?答案在小象里,“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反君道也”,“反”是双关语,“凶”是因为违反了君道,趋吉避凶的办法是“返”到君道、也就是正道的基本面去,没有别的。解决上六危机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个:回到六五的位置,在六五的时候自省守中, 不做“有悔”的事,就不会走到上六爻,自然没有“凶”。
第二个办法,我本来是计划六十四卦全部讲完,有个全局基础之后再单独谈的,没办法,这个爻的影响实在是太坏了,就先稍微说一下。已经走到上六爻,迷住了,怎么办?解决思路在上六爻的变卦里。所谓变卦,是把当前爻阴变阳、阳变阴。上六爻阴变阳,就成了上九爻,整个卦就是颐卦。颐卦卦辞的前两个字是“贞吉”,颐卦还没讲到,简单理解:守正则吉就好了。变卦之后的上九爻爻辞是:“由颐,厉吉。利涉大川。”“由”指顺应自然,“厉”是惕厉,时刻严厉警惕自己遵守“由颐”的原则,就“吉”,就“利涉大川”。看,这不就转凶为吉了么,不仅“吉”,还“利涉大川”。核心在自己愿不愿意改变,能不能从“迷复”的那个“迷”里走出来。复卦上六所有后面的爻辞,都是跟在“迷”后面的,心态一转,不迷,后面就不会“有灾眚”、不会“用师”、不会“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统统都不会发生。
变卦的现实意义是指明当前阶段做出相应的改变之后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比如对颐卦上九爻来讲,它一定得守住“由颐”这个原则不能变,一变就变成复卦上六爻了,那他会很惨。对复卦上六爻来说,变卦颐卦是他的生机。当然,变卦没有这么简单,这还只是单爻变,两爻、三爻、四爻、五爻一起变呢?组合太多了。所谓占卜,是搞不清当前处于什么阶段、有哪些可变参数,借问一下而已,一点都不神秘。
上六爻小象“反君道”的总结非常精准。据说小象是孔子写的,孔子是真正研究透了易经。复卦先分析到这,下一篇讲无妄卦。
往期内容,欢迎点击头像,到个人主页查看。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