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会在夏天主动消失吗?
2月27日,钟南山等专家在广州市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介绍近日的疫情防控情况并回应了热点问题。
钟南山院士表示,预测的模型应该加上春节后的回程高峰和国家强力干预这两个因素,才能更好地预测疫情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钟南山团队预测疫情的高峰应该在二月中旬或二月底,希望在4月底可以把疫情基本控制。
相信很多人都会猜测,钟院士这样说是不是证明疫情拐点该到了?对此,钟南山院士直言,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出一个严格的拐点预测,什么时候到拐点要看二次返城的防控情况。
甚至还有专家提出“多重拐点论”,认为第一个疫情拐点会很快来到,但疫情的发展可能还会出现第二峰甚至第三峰的情况,我们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近日治愈人数的持续增加,新增确诊人数在减少,多地实现连续多日新增为0,很多人盼望着这次能像非典一样在夏天来临时结束。
非典留下的“经验”
回看非典疫情,非典流行的情况,2002年11月份就开始了,真正结束流行是在2003年7月初,整个时间跨度将近8个月。
2002年11-12月,中山、河源等市陆续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随着重症患者陆续转至广州治疗,广州成为第一个非典爆发地。
2月初春运结束,广州的疫情达到高峰,之后的春运返工潮带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推动确诊人数进一步上涨。
紧接着,2月下旬山西、香港陆续发现非典病例,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
5月23日,北京市747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隔离,非典传播链也随之切断。
直至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非典才基本结束。
从上述信息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那种情况下越到夏天病毒疫情形势越好,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到了相对比较高温的5、6月份,病毒好像莫名地突然消失了。
而在SARS病毒消失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找到可以治疗的特效药,当检测病毒的试剂盒研制出来的时候,非典基本已经过去了,这就让很多人觉得SARS病毒的消失其实是因为“夏天”的到来。
SARS病毒不仅在2003年夏天消失了,而且除了泄漏事件以外,再没有出现大范围传染。即便是后来出现的MERS,现在的COVID-19,也都是SARS的表亲,而不是变种。
冠状病毒对温度如此敏感吗?
世卫组织不希望热带的发展中国家掉以轻心。虽然高温和湿润会降低病毒体外存活时间,但是热带的发展中国家糟糕的基础设施和不良的卫生习惯仍带来公众风险。这个事情在互联网上被误读了,先是以为病毒会随着气温升高自行消失,现在又片面解读为病毒不怕高温。
活病毒即便在56度的高温下,还能存活30分钟。中国疾控中心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中也有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囊膜性病毒,它属于人冠状病毒,这类病毒在4℃的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在-60℃的低温下还能保存好几年。虽说病毒的抵抗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温度只会影响病毒的生存时间,并不会影响它的感染力。
冠状病毒都有着类似的结构,它脆弱的蛋白外膜意味着外环境对病毒的生存影响很大。所有的病毒,都包含一个核酸分子和一个蛋白质外衣。其中,有一部分病毒在衣壳外,还有一层双分子层构成的囊膜,这类病毒就叫做囊膜性病毒。与没有囊膜包围、裸露的病毒相比,这类病毒对温度更为敏感。
一篇香港大学微生物系的研究指出,在22-25度、40-50%湿度的环境下,塑料表面的病毒可以存活至少5天。而在38度、95%湿度的环境下,病毒只能存活3-7小时。
在56度以上的环境下,病毒只能活几分钟。
另一个美国USDA的研究观察了SARS-cov在更高温度下的生存情况,发现在56度以上的环境下,病毒的寿命缩短到了分钟甚至秒钟。
有研究显示,比起气温高的日子,气温低的日子里SARS发病率高出18倍。这也是为什么热带国家比较没有大规模疫情的原因。
但是冠状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并不能直接证明SARS病毒是被“夏天”消失的。
这次肺炎疫情,还会在夏天消失吗?
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角度,也把天气回暖看作是SARS消失的原因之一。但是WHO把功劳更归于各国的努力。2006年WHO出的书《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中指出,一是病例通报透明公开,二是各国都尽最大努力控制了患病人员流动,三是天气回暖。
之前香港对SARS感染者的统计数据发现:隔离,佩戴防护和温度都与SARS感染者人数负相关。举个例子,如果健康人与患者防护措施比较好,即使面对面交流,传染概率都趋近于0,无论温度湿度。而如果健康人与患者长时间亲密接触,即使在气温较高的东南亚,传染概率也接近于100%。
再考虑一种情况,一患者乘公交,将病毒附着在把手上,把手不能感染,健康人之后触摸了把手,回家又没洗手,这时候温度和湿度就起了决定性作用了。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病毒3小时就乏力了,那可能健康人最后就没感染。而在25度左右,病毒能存活多天,这就会导致传染概率大大增高。
WHO也对此作出回应称新冠病毒并不怕炎热湿润天气,再结合上面我们所说的,无论是或者不是,非典从爆发期开始持续了8个月,而我们现在面对的这场病毒,出现的季节更早,温度更低,疫情究竟会不会在“夏天”主动消失,还是无法确定。
但唯一庆幸的是,比起上次,这次我们的警觉性更高,民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更早,而不论到夏天前如何,这场疫情,会留给我们很多的经验,甚至可能会改变我们的很多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
[1]. LIN, K., YEE-TAK FONG, D., ZHU, B., & KARLBERG, J. (2006).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ARS epidemic: Air temperature, passage of time and multiplicative effect of hospital infection.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 134(2), 223-230.
[2]. Miriam E.R.Darnell,KantaSubbarao,Stephen M.Feinstone,Deborah R.Taylor. Inactivation of the coronavirus that induce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CoV.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Volume 121, Issue 1, October 2004, Pages 85-91.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