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旸:关于疫情的个人思考
本文共计6965字,建议阅读时间18分钟。
(编者注:本文为今年4月份,李子旸老师所写,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发表)
近日,国内疫情急剧变化,简直令人目不暇接。整体上来说,坏消息要远远多于好消息。我对疫情有一些思考,和一些朋友做了讨论。其中一些想法,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这里做个汇集。既总结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也和各位朋友做个交流。
长电话
和朋友通了一个长电话,听他介绍了一些欧美国家疫情和抗疫的情况。给大家汇报一下:
一、他们打疫苗,是有基础病的老人等等优先打。至于年轻人,打不打并不强求。有的国家甚至在一些地方,比如年轻人集中的学校,故意坚持上课不停课,放任年轻人的感染,有了抗体,这样,反而成为保护老年人的好环境。对老年人的保护,其实很重视。
二、不少国家的彻底放开,正是在omicron出现以后。他们认为,病毒毒性变弱,这是难得的打天然疫苗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如果错过了这一波,以后万一病毒变异了,毒性变强了,就悔之晚矣。他们认为,自然免疫的效果比人工疫苗好。
三、年轻人不用说了,其实没什么可怕的。即使对其他人,在疫苗接种率较高以后,omicron的危害确实很小了。这次他们普遍感染了omicron以后,以后即使病毒发生变异,他们的免疫力也要比没感染过的人强得多。所以,经过omicron普遍感染以后,他们就不担心变异了。
四,疫情爆发时,德国也严防死守,各项管理很严格。但当他们听说意大利那边已经爆发失控以后,就放弃了。因为他们知道,意大利爆发,整个欧洲就谁也守不住了。再坚持严防死守,没有任何意义。
五、瑞典的情况是,基本没有封闭措施,这造成第一轮疫情的后果很严重,死人不少。但也同时实现了群体免疫。第二轮delta到来以后,瑞典的死亡率反而比其他国家低了。综合算起来,和其他国家死亡率差不多。但瑞典避免了封闭的代价。
六、放开初期,肯定会有一段慌乱紧张,医疗人员人手不足等情况,确实存在。医生护士感染了,还是要休息,免得传给危重病人。但坚持过这一段,问题就解决了。疫情就算彻底结束了。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们认为现在放开,是充分利用 omicron 低毒性的好机会。他们的人,很多都知道疫苗和病毒的关系。科学素养还是比较深的。
比尔盖茨的话
因为接受了太多的恐吓信息轰炸,现在很多人对“感染”这两个字已经歇斯底里了,认为被感染就是大祸临头,甚至就是得了绝症,大概率快死了。
其实,如果重症率死亡率很低,感染与否根本无所谓。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斥了病毒和细菌。你身体内也有很多。危害极小的感染,传来传去也无所谓。
别忘了,接种疫苗,其实也是一种感染,是让你主动感染以产生抗体。只不过这种感染导致的不良反应概率很低。
记住,概率很低,而不是概率为0。接种疫苗以后出现发烧等症状,是正常的。所以,接种疫苗以后,人家会让你在那里等半小时再走,就是怕你万一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好赶紧抢救。
你会说,疫苗导致的感染不会传染。确实如此,因为疫苗是灭活,不会传染。但是大家普遍接种疫苗,不就等于传染了吗?
为什么我们不担心疫苗这种“感染”呢?无非就是因为重症率死亡率非常非常低而已。
要紧密关注的,是重症率死亡率。只要这两个比例很低,我劝你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
更有趣的是,完全有可能,现在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omicron病毒的重症死亡率。前者的风险很可能还要略大一点点。当然,这一点点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
果然,听说比尔盖茨刚说了一句话。omicron病毒,由于毒性很弱,实际上成了一种疫苗。它的出现表明疫情终于结束了。
比尔盖茨他老人家对病毒传染病啥的还是很关注很有研究的,他也有很多机会从专业人士那里得到意见。
如果果真如此的话,继续坚持清零,等于是拒绝打天然疫苗。
这就很尴尬了……
鬼子们已经举起白旗缴枪投降了。他们现在实际上是可以干活儿的好劳力。就让鬼子俘虏兵们去干活儿吧。
如果你非要把这说成是和鬼子们共存,随你的便。
疫苗
为什么有人不愿意甚至害怕打疫苗?就是因为疫苗确实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对有各种基础病的老人,风险更大一点。这就是有的地方没有给老人接种疫苗的原因——当然合格的疫苗都会把这个发生率控制得很低很低。
国家强制接种的天花等疫苗,每年都会有极少极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甚至有致死致残的。国家规定强制接种,就准备好了赔偿金。这极少数致死致残者相当于抗疫战场上的牺牲者。
换个角度看,就是疫苗和病毒其实是同一码事,只不过危害大小不同。并且,在疫苗和病毒之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分界线,所以才会有抗疫战场上的牺牲者。
也就是说,如果病毒的毒性低到疫苗的水平,病毒就成了疫苗。
别再被每天多少万多少万的感染量吓住了。要关注的,是重症率和死亡率。这个数字的高低,决定了病毒是依然毒性很强的有害物,还是已经变成了天然的疫苗。
疫情爆发初期是不能群体免疫的,那时候病毒的毒性很强,群体免疫的代价太大。
通过两年多的顽强抗疫,我们把病毒消耗得毒性大减。这个成果非常重要,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但很多人没认识到这个伟大成果的另一面,那就是我们的顽强抗疫,争取到了宝贵时间,把病毒变成了疫苗。
群体免疫——就是大家都被感染,也可以认为是普遍接种了疫苗——是人类和病毒和解的必然结局。
小建议
鉴于很难改变很多人对“感染”“阳性”的歇斯底里态度,我提个小建议啊:
把阳性感染者改称为【被动免疫者】,而把疫苗接种者改称为【主动免疫者】。
中央和各地可以每日发布被动感染者和主动感染者的数量。看看什么时候二者之和达到或非常接近人口总数。
战胜病毒
把病毒消灭,是战胜。但把病毒熬得毒性大减,无害生命,也是战胜。现在就是鬼子们已经打出白旗投降了,但我们这边一时不敢相信,还在阵地里犹疑观望:鬼子是不是在耍什么花招?
主动和被动
武汉疫情时,我们是围城歼灭战。病毒在里面,我们在外头。大军开到,把病毒团团围住,彻底消灭。
那场歼灭战打得很漂亮!把城里的病毒彻底消灭了。
可到了现在,我们成了被包围的了。密密麻麻的病毒在外面,我们在里面。病毒从各种缝隙钻进来。城里四处起火此起彼伏,我们则是四处救火疲于奔命。外面不但没有援兵,反而病毒越来越多,我们被围困得越来越紧。
这就是战略上从主动变成被动了。这是最让人担心的。
对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任何有形的损失都不重要,都可以用加倍努力来弥补。保持战略主动性,避免被动,才最重要。
我们这种被动,敌对国家一定会注意到。我相信,CIA这种地方一定有坏蛋正在制定针对性的破坏计划。
几件进口的韩国衣服就能瘫痪好几个社区,专门的特工带进来一些他们那里遍地都是的病毒,在中国制造恐慌,瘫痪城市,有难度么?恐怖分子往以色列发火箭弹,都没这么好的效果。
并且,如果确立了“有传染病就要不惜代价封城”的惯例,就算这次新冠消失了,以后再有传染病怎么办?每次都要封城么?我们能承受经济损失,但能承受这种持久的被动么?什么是被动?被动就是被别人牵着走。
实事求是,敌变我变。保持战略主动性。当然,我不是主张现在就放开,但现在必须考虑过渡方案了。而且,不要再妖魔化外国以渲染社会恐慌了。那只是在忽悠自己。
共存,其实是在主张突围,主张结束被围困的被动局面。而突围,一定会有损失有牺牲。为了保持国家的战略主动权,付出这个损失和牺牲,值得么?
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国外都是维度落后的笨蛋,但我们和他们是无法改变的“命运共同体”。
个人作用
国家决策,是根据各种因素条件综合判定的。而各行各业的人,可以影响他那个行业相关的因素条件。比如,对于媒体人来说,就有一个选择:是继续增加公众对病毒的恐慌感,还是设法消减这种恐慌感。
先苦后甜
如果最终发现,别人是先苦后甜,而我国反而是先甜后苦,那就太让人别扭了。
我国可是一向是推崇延迟享受、先苦后甜的。
谁也绕不过去
只要这个病毒没有从全世界消失,中国在任何时间点放开,都必然发生一波感染量大增。这是群体免疫的必经之路,谁也绕不过去。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在这方面做好各种准备,包括舆论降温和医疗设施。最重要的,则是及时抓住病毒变异毒性减弱的窗口期。
心理免疫
看见一位医生说:新冠属于自愈性疾病。
既然如此的话,普遍感染至少一遍,而实现的群体免疫,就有两层作用。
一是普遍增加大家的免疫力。当然,这肯定不是百分百的。疫苗也不是百分百的。灭活疫苗的保护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七八十。
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则是第二点,就是让大家从心理上“免疫”。自己感染上,无症或轻症,并且自愈了,也就不再那么害怕病毒了。
我知道你会说,死几百万老年人怎么办?
上海疫情之前你要这么问我,我还真无话可说。但上海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大规模试验。重症率死亡率很低。
当然,如果你认为上海的数据不可信,你就是紧紧抓住美国香港那个 die with 的数据,那我就又无话可说了。
理论上清楚
中国男足当然不可能夺得世界杯冠军。
但是,中国男足怎样才能夺得世界杯冠军,这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在比赛中比对手进更多的球。
这是非常困难的事,但至少在理论上在想象中可以做到。
在理论上都不知道怎么做到的是:
在国外全面放开,病毒自由泛滥,且传染力大增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病毒感染在中国是0?
正如高福所说:国外放开,你不共存,难道有别的办法吗?
想来想去,只有寄希望于新冠发生像非典那样突然消失的奇迹。
流感
2010-2015年,流感每年平均在中国带走88100人,其中80%是60岁以上的老人。
看到这个数字,我也是吓一跳。没想到流感这么厉害这么致命。
但是,我贴出这个论文截图,不是为了吓唬你,而恰恰是想要降低目前很高涨的社会恐慌。
以往流感季,我们全家中招,或者办公室七八个人只有一两人没中招的情况,都有过。得了流感的人,有浑身各种难受的,但没有恐慌焦虑坐卧不安胡思乱想的。
其实,事实是,流感的致死率并不低。得了流感,有相当的危险性。
大家为什么不怕呢?就是因为每年8万多人,散布在14亿人口中,你根本见不到。看到这个帖子的人,有多少直接认识因为流感而去世的人呢?
14亿人口,是我国外交上的一个利器。谈人均不利,我们就谈总量。谈总量不利,我们就谈人均。说到碳排放,我们就说人均——中国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80%;可说到GDP,我们就说总量。马上就追上美国了。
可是,这一招不能用来忽悠自己人啊。
14亿人口,命中率再低,命中总数也很大。但真实的感受呢?几乎见不到。有句话不是说了么,脱离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同理,脱离命中率谈命中量,也是耍流氓嘛。命中率就是最重要,和你的真实感受相符合。
武汉疫情爆发那么严重,最终死亡人数,只是小几千人。远远不及流感年均死亡数量。现在病毒毒性大大减弱,你却坚持“莫须有”,大谈什么死亡百万千万。事实分明是,今年以来,国内感染者已将近20万,重症死亡数,寥寥无几。
提前防杠:目前阻止无症-轻症发展到重症-死亡的,并无医疗手段或药物,靠的就是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力(多喝水加玩手机)。把感染者隔离到方舱,是为了阻止传染,而不是为了治疗——对无症-轻症,没什么治疗的办法手段。2300元的特效药云云,也是用来治疗重症的,不是用来阳转阴的。
可见,20万感染者的重症死亡数量,既是足够大的样本,也是正宗的本土数据。
没有本土数据,或者本土数据样本量太小,只好参考别国数据。现在本土大样本数据已有,可以作为决策依据了。
而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降低社会无谓的恐慌和紧张。如果你不怕流感,那也就不必对omicron 那么紧张。
如果你天天担心会得流感而死,那你就接着焦虑去吧……
追求意义
塔山阻击战,摆明了那支部队成了兑子。开战前,干部战士都知道,他们很多人这就要牺牲了。
他们为什么能慷慨赴死?
因为他们知道,付出牺牲的作用、意义非常大。只有他们付出牺牲,拖住敌人,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战役才能获得胜利,才能解放全中国。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作用,没有这么大的意义,甚至没有必要,他们还会那么士气高涨、英勇无畏、坦然面对牺牲吗?
同样一支部队,是国民党军时士气低落毫无战力。改编成了共产党部队,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士兵还是那些士兵。区别在于,他们找到了奋斗牺牲的意义。
人,是终生追求意义的动物。
新中国的历史,包括两年多来的抗疫过程,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来都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甘于奉献。
越是这样,就越要倍加珍惜人民的这种奉献牺牲精神。务必要确保把人民的奉献牺牲,用在作用最重要、意义最重大的方面。
统计
和一个武汉人聊天,我这才知道。武汉疫情爆发时,由于情况紧急,而且当时核酸检测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当时并没有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之后有条件了,补上了全员核酸检测。据说武汉全部被感染的阳性人数是几十万。
按现在通行的新冠死亡人数统计标准,这几十万人中的自然死亡者,都要计入新冠死亡人数。
不是说这种统计方法有问题。任何统计,总要划定一个标准,而任何标准都有得有失。
而是说,当你知道了新冠死亡人数是这么统计出来的以后,就不必再大惊小怪,自己吓唬自己了吧。
正像那句话说的,因为中国人口总数很大,即使概率极低,很多事情的发生数量也是很大的。只是你平时根本不注意而已。
比如上海北京这样两三千万人口的城市,正常情况下,每天心梗就要发生十几起甚至几十起。所以才要在地铁里设置急救设备。
在这个人口规模下,什么事想要零都是很难或者不可能的。
精神胜利法
现在,很多人对外国负面消息的需求,已到饥不择食、见了就吃的地步。与其挖空心思、不惜被骗,也到处去找外国的负面消息,不如认真研究外国放开以后的经验和教训。
毕竟,放开的国家包括各种类型,穷的富的,黑的白的,冷的热的,南的北的,都有。好好研究他们的情况,做好放开的准备。这才是正事。
到处找半真半假或全假的消息,千方百计妖魔化外国,忽悠自己,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这有什么意思呢?
亚欧大陆
亚欧大陆居民相对于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亚欧人对多种病毒群体免疫了,免疫力很大。而美洲印第安人,对亚欧大陆那些病毒,一直是零接触。
然后,当欧洲人第一次登上美洲时……
每年几百万
具体时间方式不好说,但我国早晚也要群体免疫,这是可以肯定的。
否则,我们就无法走出疫情。
实行群体免疫的意思,就是我们绝大多数都被感染了至少一遍,免疫力大增。
可是这样一来,如果测核酸的话,很多人就是阳性了。
中国每年正常去世一千万人。如果其中200万去世的时候是阳性。按照现在一般的统计方法,就是新冠死亡人数每年200万。
等着看吧,到时候一定会有人,利用这个数据吓唬人或者威吓人,或者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大家一起承受
上海的民生保障,可能会出一些问题,但不会出大问题,而且会很快改进。这方面的资源、经验都很充足。
真正的问题是:作为国内国际两大经济循环的枢纽,大家能承受上海这种封城状态多久?
对,你没看错,既是上海人能承受多久,也是上海以外的我们大家能承受多久。
城市
现代城市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分工体系。越是超级大城市,分工越细密,结构越复杂。可是这个事儿的另一面就是:一旦这个分工体系出问题,城市人的生存能力很弱。这还没断水断电呐。那些只看到超级大城市的集聚效应,看不到相应风险的人,长点儿心吧。
蛮不讲理
有一种貌似义正词严实际蛮不讲理的逻辑:无论传染病的病死率多低,乘以中国14亿人口的总量,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中国有14亿人口,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
按照上述标准,中国必须消灭所有传染病。因为任何传染病造成的死亡量之大,都是不可接受的。
甚至应该说,传染病致死率这个数据,对中国完全没有意义。只要是传染病,致死率再低,我们也受不了。
高龄老人
高龄老人去世的统计数字,是很容易“操作”的一个工具,可以用来达到各种目的。
老人去世,大部分都是因为某种疾病,但到底是哪种疾病,情况往往很复杂。
理论上说,如果能治疗所有疾病,人就可以长生不死。但显然不是。
人老了以后,各项身体机能包括免疫力,都会退化。机能退化以后,老人会因为各种偶然原因受到不可逆的损害,直至去世。
这看上去是意外,但只要足够高龄,其实都算是寿终正寝,是老喜丧。
可这样一来,统计上把老人去世原因归于哪种病,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可以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和会计做账一样,并不算造假。
德国因为新冠去世的老人,平均年龄已经超过德国社会的平均寿命。难道说,新冠有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显然荒谬。
一个老人,患有多种疾病、卧床不起,随时可能去世。疫情来袭,又不幸染上新冠,阳性。这时,老人去世了,按照美国的统计办法,是计入新冠死亡病例的。但如果不算,其实也说得通。
所以,分析病死率等数据,不能只看数字,还得深入分析背后的种种现实。否则,统计学骗人,把你骗得一愣一愣的。
根据统计数字,洛杉矶是全美最“危险”的城市,死亡率最高。但了解事实的人只会一笑置之。这个死亡率高,恰恰说明洛杉矶很宜居。因为,数字背后隐藏的事实是:不少美国老人退休以后搬家到洛杉矶,最终,死在那里。
生物战
如果这一轮疫情爆发是敌对国家投放的生物武器,
从生物武器本身的角度来说,很失败,几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但是,从制造社会恐慌,瘫痪敌国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说,又太成功了!
居然能把深圳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给整瘫痪了。上海现在还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遏制社会恐慌。大家不要再忽悠人吓唬人了。
过敏体质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现在治理能力超强,信息流(网络)、物流人员流动(高铁高速公路)能力都超强。这些都很好。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这种情况也有弊端,那就是国家好像是个“过敏体质”,对微小刺激做出过激过强反应。有点儿花粉,别人根本没感觉,我们这边鼻涕眼泪都出来了……
失去了钝感。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