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寄生虫》,究竟谁才是这个社会的“寄生虫”?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专注于不专业的电影解说小麦~

  2019年对于韩国电影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

  正值韩国电影100周年之际,戛纳电影节为韩国电影行业工作人员和韩国人民送上了一份大礼。

  那就是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金棕榈大奖。

  这是韩国电影拿下的第一个金棕榈奖,也是继2018年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之后亚洲电影再一次荣获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寄生虫》由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执导。

  对于奉俊昊,可能很多国内的小伙伴并不是很熟悉,但提起他的作品或许大家都有所耳闻。

  就比如说《杀人回忆》、《汉江怪物》和《雪国列车》。

  其中《杀人回忆》更是让奉俊昊一举拿下了第2届韩国电影大奖最佳导演。

  国内豆瓣也给出了8.7分的高分,位列Top250排行榜第123名。

  不少影迷评价韩国电影“文有李沧东,武有奉俊昊”,足见其地位之高。

  而这部《寄生虫》也不负众望,在戛纳电影节一经上映场刊评分便高达3.5分,受到了评审团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再加上国内一些影评人老师的推崇,豆瓣评分更是不俗,9.2分的综合评价,其中五星好评达到了67.5%。

  其实整体看来,《寄生虫》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备戛纳电影节的卖相。

  因为以往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总是晦涩难懂,意味深长。

  而这部《寄生虫》虽然也充满了对于社会问题的隐喻,但相对来说比较商业化,这也让它的戛纳之旅更加传奇。

  故事围绕着两个身份、地位、背景都差距悬殊的家庭展开。

  生活在简陋地下室里的基泽一家,四口人几乎都是无业游民,身为一家之主的基泽更是整日游手好闲。

  直到积极向上的长子基宇通过同学的推荐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里应聘家教。

  为了应聘成功,他为自己编造了一系列豪华履历,就连文凭也是伪造的。

  自此,这两个天差地别的家庭便被卷入一连串的意外事件当中。

  经常观看韩国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先欢乐,后悲伤,这是众多韩国电影一贯的作风。

  这部《寄生虫》也不例外。

  电影的前半段以欢乐为主,基泽一家人为了“寄生”在朴社长家里“不择手段”。

  甚至从一开始的基宇被雇用,变成了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朴社长雇用。

  可随着一场大雨的冲刷,电影的基调也随之改变。

  先前的欢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尽的悲伤。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观众的心情反差巨大,不免跟随着片中人物的经历发生变化。

  就像我们常说的“先给一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这部电影则是“先给一个甜枣,再给一个巴掌”,这种感觉让人难以释怀。

  导演奉俊昊近些年来的关注点始终在阶级差异和阶级矛盾上。

  在《寄生虫》里,这个社会问题被表现得更加明显。

  朴社长的小儿子多颂明明在绘画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却被父母当成天才。

  基宇和妹妹基贞明明能力很强,却始终受困于贫穷,抬不起头来。

  可见阶级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成年人身上,在孩子身上也一览无遗。

  似乎穷人家的孩子不管多么聪明都无济于事,富人家的孩子哪怕再愚钝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或者说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看到这儿,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愤愤不平,包括小麦也想问一句:凭什么?

  然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真相。

  那么片名“寄生虫”所指代的究竟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呢?

  有人说表面上指代的是基泽一家代表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实则是指代朴社长一家代表的上层人士。

  就个人而言,小麦觉得一半一半,因为这两个家庭的行为都不能让人苟同。

  基泽一家人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他们的遭遇固然让人同情,可从一开始,他们的做法就大错特错了。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应该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不是依靠耍小聪明、不择手段。

  基泽一家四口四肢健全,然而影片开始,他们游手好闲,全然没有想要改变的意思。

  直到基宇的同学带来了朴社长家招聘家教的消息,他们才觉得机会来了。

  伪造的文凭,编造的履历,赤裸裸的欺骗。

  趁着朴社长一家人不在家的时候,在豪宅里狂欢,享受着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包括后来一家四口全部受到朴社长的雇用,也都是因为女儿基贞精心设下的骗局。

  正因如此,基贞的死才让人惋惜不已,她是一家人中最聪明的一个,最后也背负了所有的罪孽。

  凭借她的才能和聪颖,如果脚踏实地,从事正经职业,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可惜她把自己的能力全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小聪明又怎能滴水不漏、瞒天过海呢?

  在社会中,我想很难达到身份地位、财富都人人平等的程度。

  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让别人看不起,我想这就是一种平等。

  而朴社长一家,他们自认高人一等,看不起穷人,是整个社会的“寄生虫”,这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上层人士的其他感官都很迟钝,唯独嗅觉十分灵敏。

  基泽一家刚刚在朴社长家里全员入职,就被多颂识破了。

  他们以为是廉价的生活用品散发出来的气味导致穿帮,其实不过是因为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出卖了他们。

  基宇曾多次询问家人和朴社长的女儿多惠,自己站在这一群上流人士中间违和吗?

  为什么?因为他对于自己伪装的身份并不自信。

  在朴社长家里工作之后,基宇无时无刻不带着朋友送来的那块“镇宅石”,哪怕睡觉也要抱着。

  为什么?因为他害怕自己伪装的身份会穿帮,或者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直伪装下去,他不安心。

  可见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阶级的差异在他们的思想里全都根深蒂固。

  他们不曾想过,同生为人,哪里有尊卑贵贱之分?

  富人就可以为所欲为,穷人就必须苦苦挣扎吗?

  凭什么,又为什么。

  就像影片结尾,当基宇将那块“镇宅石”放进水池里之后,才发现它与其他石头并没有什么不同。

  也暗示了当你脱下华丽的外衣,或者洗尽铅华,人与人的本质相差不大。

  如果阶级差异难以改变,穷人如何得到尊重?我想很简单。

  用你的能力和实际行动告诉那些所谓的上层人士,你值得尊重。

  (本文由小麦撩电影原创,如需借鉴,请务必标识!)

上一篇:《忠犬八公的故事》:短短一段时间的相遇,用一生来等待
下一篇:干锅最经典的做法,隔三差五做上一份,做法超级简单,懒人的最爱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