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站在中间,上下为难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看到很多人用它和去年戛纳李沧东的《燃烧》作对比,希望能比出个高下来,但其实还是那句话,看电影是很主观的事,文艺作品也更需要百花齐放,不要太纠结了,放松一点。

  影片的主题被大家说了一万遍了,就是阶层的问题,穷人与富人之间巨大的鸿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的矛盾。影片的视角是穷人一家的视角,对家里每个人物的表达更加丰富,富人因为不是重点,有些符号化和功能化,略显单薄和不连贯。

  但其实看完之后我们仔细想想,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我们既不是影片中穷人的身份也不是其中富人的地位。大部分看到这部电影的人都处于中间阶层,我们也会为生计奔波,挤地铁,加班,甚至996、007的,但我们大部分人也已经摆脱了地下室和群租房,摆脱了没有WiFi和空调的日常生活,摆脱了全家人家里蹲没收入的状态。偶尔,我们还能去奢侈一把,送个礼物给辛苦的自己。所以,总体来说,我们处于中间态。

  如果你们以为我要说“知足吧”这种话,并不会,我想说的是,中间阶层,比谁都惨。

  如果我们是最底层,如片中金司机一家那样,住在地下室,没有收入来源,儿子四次高考落榜,女儿因为没钱而辍学,外面有人在自家窗户根儿撒尿都不敢呵斥,这种境况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体会过,但至少这家人的行为逻辑是可以理解的。突然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接触富人阶层,并借此摆脱自己的困境,那么生存的需求就能压倒一切,尊严什么的,在都快饿死的时候,是不值一提的,我不敢说每个人都会这样,如蝼蚁一般地生活,如蚂蟥一般死命地攀附,但身为大多数普通人,请相信你人性中恶的一面是真实存在的,更何况为了活下去,这真的不算什么。

  所以影片前一个小时里,穷人一家不择手段地通过各种拙劣的表演,成为了富人一家的寄生者,这个过程看着好笑又荒诞。一家人的表现简直让人觉得他们是职业骗子,不禁让人怀疑,无论情商还是智商,有如此水准的一家人,为什么穷成了这样呢?干什么不能挣点钱呢?

  但这是站在中间阶层的我们的思维,我们觉得这家人应该可以凭借能力过得好一点,应该可以不用活得没有尊严,应该可以不用这么卑微,也应该可以不要这么不择手段,应该不要骗人,应该体面一点……其实,我们真的太矫情了,带着一种受过十几年教育后的矜持和迂腐,同时也带着肤浅和居高临下,我们比富人装逼多了。

  前几天,在南京的高温里,我带着熊孩子去坐地铁的路上,看到有孩子在路边帮家人卖冰棍。熊孩子说觉得他们很可怜,想买,被我拒绝了。我给她讲了以下的话:不买冰棍,是因为我们要赶路,你很容易弄到身上,不好清理。同时,我希望你明白,卖冰棍的小朋友不需要你的同情而需要你的尊重,他付出了劳动,值得尊重。

  但是,这样在路边卖冰棍是不合规则的,我不想支持这种情况继续。现在想想,站在中间,我也是不能更矫情了,小心又周全,谨慎又装逼。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这样,底层的穷人不会考虑什么规则什么尊重,生存最重要,把冰棍卖出去最重要。上层的富人,根本看不到这些路边卖冰棍的,看到也不会在意,不值得。

  说回电影,穷人一家的幸福在富人一家出门旅行时达到了顶点。这段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穷人家的妈妈说富人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的。这大概也算是他们对富人的感激吧。我们都知道,人有钱了,善良的几率是会增加,但也并不一定,况且那是善良还是施舍或显摆或赎罪,都未可知。到这里,我们以为剧情走向会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阶层之争,是穷人的贪婪毁灭了富人和自己,还是富人的冷漠毁灭了穷人和自己?

  故事进入了惊悚片的情境,前帮佣摁响门铃的那一刻,好戏才刚刚开始。穷人和穷人之间先进行了一场大乱斗,这一段节奏也非常好,紧张刺激,高潮迭起,各种反转,还带着黑色幽默,鲜血、zz笑话、打斗,等等,类型片里需要的所有元素和符号,这段都有。然后以富人的突然归家戛然而止。穷人们正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在房间的灯亮起之后,如蟑螂一般快速而狼狈地回到了暗处。

  当富人夫妇在沙发上做情爱之事的时候,大家也犯不着说他们“不过如此”,“富人的肮脏丑恶”什么的,人在回归动物本能的时候,讨论明天早上吃什么都是反人性的。所以,还是那句话,请不要用我们站在中间时那种惯有的矜持与体面去评判。说白了,本能面前,每个阶层都是平等的,你的性福你做主,不要太道貌岸然。

  当两家穷人,一家困在地下室走投无路,另一家被水毁了住处只得在体育馆里过夜时,富人们安然入梦,泰然自若。站在中间的我们,依旧上下为难,既没有富人的安之若素,又没有穷人的毁了一切豁出去了,继续别别扭扭局促不安地等待着后续。

  最后一场生日会是高潮,所有人物齐聚一堂,又各怀心思,穷人之间的仇恨,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天然矛盾,金司机被压垮后被点燃的怒火,在层层递进中达到顶峰,整个过程又仿佛一场闹剧,在之后的媒体报道里,不过被定性为“随机杀人事件”,听起来轻松荒诞,而这层浮土下掩盖的矛盾与社会问题,根本没有人在意。

  穷人依然生活在地下室中,房主无论如何流转,依然是富人阶层,他们之间的界线,蹦跳跨越不了,楼梯跨越不了,甚至生命都跨越不了。我们站在中间,低头看是不忍卒睹,抬头看是望洋兴叹,所以就最惨。那劝大家一句,有这个抬头低头,上下为难的工夫,不如多看看自己,谁都不需要我们救赎,除了我们自己,谁我们也救赎不了,除了我们自己。

  不是让谁放弃同理心,恰恰相反,希望我们都有同理心,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需要他人指手画脚。想明白这个,或许能活得轻松一点,没那么惨。

  影片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可圈可点,镜头语言设计得非常直白,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是雨夜金司机带着儿女回住处时的远景镜头,画面太有漫画感了,那种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十分真实,相较于富人家别墅里的井然冰冷,这狼狈的混乱的肮脏的局促的胡同,似乎才是生活本来的样貌。

  故事的节奏感也非常好,商业片中那种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设计,荒诞又有小小幽默的元素,都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所接受,一点都不闷,也非常直白。有些人批评它过于直白,首先,我不觉得直白有什么不好,其次,影迷也自己想想,难道不是因为自己站在了中间,看到过于直白的内容,穷人的贪婪,穷人的暴戾,富人的冷漠,富人的自私,所有人的龌龊,原本自己的矜持与体面受到了威胁,引起了不适,才发出了这样的评价么?知识分子那种特有的,今晚月色真美=我爱你,并不是不美好,不高雅,而是,我爱你=我想跟你过一辈子,我想把钱都给你花,我想跟你生孩子……也都成立,且没什么不好。

  影片里的人物和表演,更多体现了导演的意志,相比于宋康昊,我倒是觉得前帮佣雯光女士的表现更好一些,从最初的以女主人自居,到后来被构陷匆匆离开,再到逆袭回来救老公,以及模仿李春姬的新闻播报,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进地下室前对忠淑说的那句:你自己下来看看就知道了。分分钟将影片带入了惊悚片的状态,佩服佩服。

  很多人质疑忠淑为什么要给她开门,动脑子想想,她为了进来,把附近的监控线都剪了,不给她开门她就会离开吗?她会用尽一切办法进来吧?闹出更大的动静对金司机一家更不利。而且金司机刚刚表达了对之前被解雇的年轻司机的一点愧疚之情,此时对雯光存有一些恻隐之心,再正常不过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又站在中间矫情了?

  所以,下次一定记得,站在中间,上下为难的时候,就看看自己,先对自己好一点,就能对大千世界各色人等也宽容一点了。

上一篇:《中国机长》发布中国风海报 传递“中国精神”
下一篇:被关了一辈子的老布出去后选择自杀,肖申克的救赎你看懂了吗?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