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否“误杀”吕伯奢一家?是奸雄,还是英雄?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说三国,就一定会提到曹操,一提起曹操,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这句话,曹操真的奸诈吗?三国演义中讲述的是否真实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诛董卓曹操献七星宝刀,刺杀不成迅速逃往谯郡去找他的父亲避难,途中曹操投奔老友吕伯奢借宿,伯奢出门买酒欲款待他,谁想曹操潜逃在外,疑心甚重,听闻庄后有磨刀的声音,又听见人说:“绑起来杀了他。”于是,曹操把正准备杀猪款待他的八口人全部杀死,大错已经酿成,只好逃走,谁料想路上遇到打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恐吕伯奢回家发现后告发他,又把吕伯奢一同杀死,又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句:“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气走了追随他的陈宫。《三国演义》中说“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曹操真的和董卓是一路人吗?这个故事还有其他三个不同版本记载,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是冤案,请大家为曹操平反。

  《魏书》中记载曹操逃亡途中去找吕伯奢,正好赶上吕伯奢外出,结果吕伯奢的家里人发现曹操带有很多钱财,共谋抢劫,结果曹操正当防卫杀了他们。首先,我们说曹操仓皇出逃,如何带有大量金银珠宝?如果带有金银珠宝,以曹操“奸诈”的性格又怎么会投奔吕伯奢,又如何会暴露给别人?最后,这个故事毕竟是记载在《魏书》中的,《魏书》是什么,魏国的家史,哪个史官敢写曹操的坏话,及时写了魏国会让其留存于世吗?所以,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不高。

  《世语》中记载曹操去投吕伯奢,吕伯奢虽然外出不在,但是他的家人对待曹操非常客气,设宴款待,反而激起曹操的疑心,趁着夜色杀了八个人后逃走,并且悲戚地叹息道:“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我们细想想,曹操可以在误杀好人后装模作样地悲伤一下自己的遭遇,博取他人的同情,当时这个故事并没有说杀人后发现什么其他疑点,并不完整,所以,杜撰的可能比较大。

  《孙盛杂记》中记载说曹操投奔吕伯奢,听见吕伯奢的孩子拨弄食器,发出声响,曹操出逃,本就警觉性很强,于是夜里杀死了吕伯奢一家逃走,临走时,也是悲凄的感叹:“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既然是孩子拨弄锅碗瓢盆等器皿,那曹操肯定能够在杀人之前看见,既然看见小孩作怪,他又怎么会杀人呢?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的背景,曹操刺杀董卓,是因为董卓有不臣之心,残忍乱杀,作为汉臣的曹操欲除汉贼,匡扶汉室,而且当时曹操是董卓手下的红人,否则他也不可能轻易到达董卓卧榻近前,他本可以在董卓手下锦衣玉食,封官拜相,何必要行刺他呢?说明他有一颗忠于汉室的心,他与董卓不同,他并不是一个奸诈残忍之徒。既然,他会选择投奔吕伯奢,他又怎么会疑心深重地杀害他全家呢?他为什么不杀害跟在他身边的陈宫呢?即使曹操真的说过“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说明了他的真性情,比之世上惺惺作态的伪君子也要强上千百倍。

  各位读者你怎么看?

上一篇:莫迪给足面子,印度万人空巷欢迎美总统,但为何双方都不谈正经事
下一篇:《金陵十三钗》曝手绘场景图 遍地狼烟很压抑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