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当年很多人不看好,后来在内地却火了成为经典的背后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我们大多数人进电影院去看周星驰、看刘镇伟图什么呢?其实就图个乐,无厘头喜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好比我们想喝一壶老酒,你给我拿矿泉水,这不行。

  所以和多人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所以进到电影院一看不是那么回事,没有往下琢磨就开骂,说周星驰,刘镇伟你们拍的什么玩意儿,骗我们,所以当时票房口碑都非常的惨。其实不仅仅是观众当时对九四年的《大话西游》不买账,就连业内人士也不买账。

  你看当时这个片子的配乐,作曲中有个非常重要的人是赵季平,是作曲界的一个大腕。他在这里头,除了片尾曲《一生所爱》是卢冠廷写的,剩下里面的音乐,尤其是民族器乐那些配乐基本上都是赵季平编写的。可是你看《大话西游》的片尾字幕上没有赵季平的署名。为什么呢?是赵季平腕不够大吗?肯定不是,当年他的腕太大了,像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黄土地》音乐都是他写的。电视剧里头像《大宅门》、《水浒》、《好汉歌》什么的也是他写的。那腕绝对的够大,那为什么没有他的署名呢?

  当时这部片子是中港合拍的。中国这边代表是西安电影制片方,那时候《大话西游》的投资达到四千五百万人民币,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了。所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也谨慎从事,说我们必须得找一流的人才。比如里面演牛魔王的那个就是当时陕西话剧院的陆树铭。也就是老版《三国》演关公的那个。

  也就是说从内地招了不少人才。作曲者块儿,西安电影制片方也不敢怠慢,找来了顶级的大腕赵季平。说赵老师我们这么大的投资不找你这样的腕儿我们心里不踏实。赵季平接过这剧本一看就不高兴了,说什么玩意儿,孙悟空不打妖怪谈恋爱唐僧磨磨唧唧这么烦人,这什么剧本,这不糟蹋经典吗。

  他这一万个不愿意干,但是赵季平很敬业,既然接这活儿了就干好,可是他有个条件就是你电影拍完以后千万别署我的名。所以赵季平压根就没看好这部电影,所以要求自己在作曲这块不署名,因为他觉得这个作品丢人。因此我们看到的都是片尾曲卢冠廷写了一个《一生所爱》在那边署名。所以说很多专业人士都不看好它。

  看了这部片子说,你这片子没创意,你抄袭人家王家卫的。哪里抄袭了呢?台词、情景设计,什么的。比如那句比较经典的“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们有好好珍惜………我情愿是一万年”这句经典的台词就是来自王家卫拍的《重庆森林》里面的台词,

  包括那句“这一刻女主人的剑离我的咽喉只有零点零一公分,四分之一柱香之后,这个女主角无可救药的爱上了我”这个台词也是《重庆森林》里边的台词,还有抄袭《东邪西毒》里边的,这里边那紫霞仙子,体内住着一个青霞仙子姐俩,所以人格分裂。林青霞在《东邪西毒》里面演的那个慕容嫣,一会儿自己是慕容嫣,一会儿自己是哥哥慕容燕。

  所以这么多抄袭王家卫的,难怪人家说抄袭。其实刘镇伟和王家卫关系很好,关系好到你我不分的程度,所以刘镇伟把这些东西拿过来就是调侃一下王家卫,说他是个闷骚型的。也就是给王家卫开个玩笑。所以刘镇伟也不是故意去抄袭的。

  然而这部片子为什么又在内地火了呢?因为这个片子下线后,当时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些老师把它拿了过来,在学校的内部放映一下,因为毕竟他们觉得这个片子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创新的。结果这个时候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大众接受不了的东西,在一个电影小众范围之内却受到了出奇的热捧。结果这部片子在北京电影学院,北大、清华这些高校迅速地流行开了。

  而且当时有很多学生也好教授也好,在以一个哲学的高度来解构这片子,什么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叛逆式的语境。把《大话西游》解读成一个新时期、新时代、新语境下具有哲学高度的探索影片。其实我们现代到网上翻看有关的影评,觉得周星驰简直就不是一个电影演员了,也不是一个导演了,那就是一个可以比肩一些哲学大师的思想家。

  其实这个就是存在着过度解读的现象。周星驰自己也说,我没有想那么多,就简单的拍个电影而已。就跟现代那些解读《红楼梦》的那些红学家一样,或许当年曹雪芹老先生根本写书时就没想那么多。

  《大话西游》火起来恰恰是符合了互联网传播规律。1997年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一直

  到99、00、01年上网成为了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而这个时候《大话西游》在中央电视台放了好多次,电视台的想法是觉得这个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西游记的故事嘛,很热闹,还搞笑、把它当做一个喜剧、喜庆的事来做。但这下子使《大话西游》迅速的又传播开了。

  再有就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在读大学的时候好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有叛逆思想。而《大话西游》里面正好也包含着一种叛逆的解构,很符合年轻人叛逆的精神。

上一篇:俄罗斯突然多了7个新岛屿?对北极领土主张暴增,有大量石油资源
下一篇:盘点动漫中那些无忧无虑的角色!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