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影评:世上总有能为爱付出的事,哪怕是与世界为敌!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剧情简介

  《天气之子》影评评价是一部2019上映的日本奇幻动画电影,由新海诚执导,醍醐虎汰朗、森七菜、小栗旬、本田翼配音,剧情讲述叛逆的高一少年帆高离开位于离岛的家乡,独自一人来到东京生活,由于未成年身份难以找到正当工作,他只能勉为其难到一间超自然刊物出版社担任写手。在东京连日的滂沱大雨中,帆高遇见一位性格开朗、跟弟弟相依为命少女阳菜,并发现她拥有一个能改变天气,让久未放晴的天空照下耀眼阳光的奇妙能力。

  选择相信,还是屈服命运?

  在《你的名字》跳脱了过往框架,开始把作品格局拉大、在静与动之间取得良好平衡之后,新海诚似乎也逐渐熟悉这类较为商业化的模式,进而在三年后推出以气候变迁为主题的《天气之子》。一直以来,虽然新海诚每部作品都有各自独特的元素,但故事内容多半还是聚焦在既甜蜜又带有苦涩的青春爱恋,不论是《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你的名字》,他都擅长透过若有似无的联系来突显两人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沉浸在有些暧昧、思念,但无法更进一步的忧郁氛围,并深深体会到角色心中的难处,我想这正是我喜欢新海诚作品的主要原因。

  新海诚的风格转变?

  常看到人把新海诚拿来跟宫崎骏比较,但我个人倒认为他风格更像是细田守,同样都喜欢把角色设定为青少年,只不过比起细田守把故事围绕在青春的活力,新海诚则更强调青春伴随的苦涩与遗憾。然而这些明显的差异在《你的名字》之后也不复存在,因此我们才能在《你的名字》与《天气之子》中看到像是《穿越时空的少女》结合了奇幻、青春与爱情元素,还有如同《夏日大作战》那种未达目标绝不放弃的精神,虽然这可能让老粉丝有些不太习惯,但看着片中新海诚一贯存在的作者印记,与其说是这两部作品是风格与调性的改变,我倒认为更多的是融合与突破。

  从《秒速五厘米》受限于现实与时间,最终没能符合原本期望的遗憾,到《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以RADWIMPS歌曲为电影带来属于青春的热血;从泷为了拯救三叶、三叶为了拯救镇民,到帆高为了找回他没能传达自己真心的女孩而在铁路上狂奔,最终迎来“让人感动”的结果。我们虽能从中发觉新海诚开始靠向大众,在故事安排上所做出的取舍与转换,但也不能否认,在细腻的角色塑造与心境转变的铺陈酝酿之下,其作品的核心价值与最终带来的后劲依然没有减少,反而能引发更多观众对于故事的共鸣。

  新海诚在商业与艺术的进化

  这次《天气之子》正巧就介于导演过往作品与《你的名字》之间,他非常清楚自己创作的初衷,没有刻意模仿某种风格或一味迎合大众口味,比起《你的名字》更加掌握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这无疑又是新海诚的一次进化。而有趣的是,《天气之子》大多桥段是非常不商业的,它绝对不会像《你的名字》那样短时间就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最终评价也不会那么高。就算我们知道《天气之子》是以“能够操控天气的少女”为主题,电影前半段较生活化的剧情也难以让人明白故事的核心走向,导致整部电影有点原地踏步,但这真的是个“问题”吗?

  《天气之子》并没有我们以往所熟悉的电影节奏,那些编剧书告诉我们应该在哪里让角色“发觉自身能力”、“遇到困难”、“重新振作”的制式化套路在《天气之子》中根本不存在,但也正是如此,我们才得以在看似毫无重点的剧情中慢慢深入帆高这位角色,从他逃家到东京开始、经历求职处处碰壁、受到阳菜的帮助,再到出版社工作、打听晴女的消息,直到跟阳菜重逢,进入《天气之子》的主线故事,我们也因此更明白帆高的处境与他内心的迷惘。

  努力是为了什么?

  《天气之子》表面看似跟《你的名字》一样,都有着“控制天气”这种带有强烈奇幻色彩的设定,但《天气之子》所讲述的家乡、弟弟凪进入社福机构,三人无法共同生活的社会现实互相对比,进而在旁人对帆高提出的种种质疑与否定的情况下,突显出他最后“选择相信”的伟大。

  就我个人的理解,《天气之子》讲了这么多、铺陈了这么久,新海诚原意不在告诉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而是透过难以放晴的东京来教导我们面对未知人生,必须抱持着勇于尝试、勇敢突破现状的生活态度。到头来,《天气之子》是无比浪漫且极致的自由主义,什么牺牲小我拯救世界、什么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什么会毁了前途,这全都没有什么好在意和害怕的,因为在失去一切之后遇见的阳菜才是帆高最重要的人,跟这对姐弟在一起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光,还有那句:“我不奢望能再多给我什么,我只希望不要把我拥有的从身边夺走。”因此他才能为了阳菜不惜让东京降下大雨,为了阳菜而选择对抗全世界,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感?

  天气的代表性

  导演曾在访谈中说,自己曾因为《你的名字》被批评“把灾害当作没发生过”而受到影响,不过他这次《天气之子》却决定让“帆高的自私”引发摧毁东京的灾难,便能深深感受到他对自己创作原则的坚持。因此可能有人会认为《天气之子》最重要的是电影内容,前段看似不必要的“原地踏步”与各种生活日常的描写,为的正是铺陈帆高最后会选择“拯救阳菜”的理由,而天气与改变天气根本不是电影的重点,若是把阳菜换成其他拯救世界的能力,《天气之子》的故事依旧会成立,但这其实不完全正确。

  正因为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天气冷要穿外套、下雨会记得带雨伞,我们每天心情与行为也会被天气所影响,而《天气之子》则把天气视为人们喜怒哀乐的原因,连日的大雨使人们日渐阴沉,晴女阳菜则为人们带来许久不见的笑容与希望。因此,《天气之子》以下着大雨的东京作为故事背景是再适合不过,大雨就像是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阻碍,而面对无法百分百掌控的天气,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放晴的不确定未来,身处这个环境的我们该要如何决定?我想这都是导演新海诚想透过天气来传达的主题。

  还能为爱做些什么?

  看着《天气之子》帆高的选择,不禁让我想到前阵子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跟以往的英雄电影不同的是,不像《复仇者联盟4》钢铁侠为了拯救世界而离开他最珍爱的女儿,也不像《神奇女侠》的史蒂夫牺牲自己来引爆轰炸机,片中胡迪决定放弃作为玩具的本分,离开已经不爱他的主人,追寻属于自己的价值,而帆高同样也是如此。

  曾几何时,我们因为成长、因为社会化而改变了原先的思考角度,开始重视着群体利益,甚至一瞬间会认为帆高的选择有些不妥?就像我对日本上班族的印象一直都是平时压力巨大、在意他人的眼光、压抑自身的情感,只求在社会上扮演好一颗螺丝钉的角色,或许这确实带来稳定的社会氛围,但是否也因此失去身为“人”的本质?在年轻时我们总认为自己能成就大业,但如今是什么让我们选择安稳的生活,不敢为了梦想、为了爱人奋力一搏?《天气之子》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生活的任何事情,或许要救世界或救爱人没有个标准的答案,但就像圭介大叔看见帆高不顾一切也要找回阳菜时,恍然大悟地想起自己多年前的所作所为,新海诚正是透过《天气之子》对我们提出一个疑问,到了真正要做出选择时,你要相信爱情、相信梦想,还是就只屈服于命运?

  结论

  虽然《天气之子》的口碑评价比起《你的名字》相对两极,但片中不仅有着由雨天转晴那美到几乎让人窒息的画面、RADWIMPS渲染力极强的音乐和生动的角色心境描写,电影所讲述的主题也同样非常深刻动人。其中有对爱情的向往与坚持,也有专属于青春的勇敢与义无返顾,新海诚利用片中通勤的电车、冷漠的行人来跟角色的热血行为互相对比,让一个在社会夹缝中生存的人,提起勇气跟全世界对抗,相信这无比纯粹的爱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我真的好喜欢帆高在铁路上自顾自地狂奔,最终排除万难总算到空中牵起阳菜的手,在那瞬间,仿佛全世界都已静止,如同《天气之子》主题曲《爱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我还能为我们的爱做些什么)唱着:“就算是出生在这片荒野中的你我,果然还是有我们能为爱付出的事,还是有我想为你做的却不光只有青春与爱情,更多的是关于“理想与体制”、“虚幻与现实”的冲突。电影巧妙的把阳菜可以操控天气的能力、不寻常的暴雨、相信古老传说的迷信,拿来跟电影前段写实化的日常、阳菜在失去双亲后无可避免的经济压力,还有最后帆高被迫回到离岛的事。”反正最后在这早已失控的世界,只要两人心还相连在一起,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物,我们还是都会好好的,我想一定会的。

  亦齐电影,给你一股会想去看电影的冲动。欢迎关注、留言和转发。

上一篇:在河南也能培训“中国机长”!中原首家航空培训中心开建
下一篇:诛仙海报曝光,肖战再次挑战经典角色,演员阵容强大,让人期待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