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万人豆瓣评分8.7,《寄生虫》里荒谬又真实的人生黑色喜剧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寄生虫》应该是韩国影史近期来最强的杰作了,以山呼海啸之势豪揽一众电影节奖项,其中包括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也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有力争夺者。全片从前面的荒谬好笑到中间的意想不到,从无伤大雅的黑色幽默变成随时命悬一线的恐怖片,剧情虽平铺直叙,但这种高压的张力就是让人头皮发麻。

  顺畅的电影节奏转换

  一开始我们可以从电影中各种骗术及住在半地下室伴随的各种荒谬悲哀苦笑感受到电影喜剧成分的元素,随着离职的前管家登门按铃后,剧情开始演变成一出闹剧,出现各种失控的人物与场面。

  当贫穷的自尊心在电影末段被彻底击败而爆发后则变成了一出悲剧,从喜到闹再到悲的转换流畅自然,导演在电影节奏上的掌控拿捏得很到位,不会有换场时的尴尬或让人不解的地方,让观众一步步跟着戏里的发展而产生情绪的共鸣。

  石头的意义

  电影一切剧情的开展看似由基宇的好友敏赫介绍家教而起,但以电影以基宇为第一人称的角度来看,对基宇来说这一切的开端都源自于敏赫所赠的那块石头。由于敏赫介绍自己父亲相信风水.等话语,加上之后基宇的面试、介绍妹妹当艺术治疗老师、爸爸的司机职位、妈妈的管家替换,这些看似顺利的转运让基宇打从心底相信是这块石头带来的好运,甚至可说这块石头在基宇心中就是财富的代表。

  所以尽管家里淹大水,基宇都要紧紧抱住这块石头保护它,直到电影最后基宇选择将石头放回水中时,其实也代表着他对于这一切的放下,又或是想遵照爸爸曾经跟他提起的“人生不要有计划.....随波逐流就好”的观念。

  拿起、紧抓、到放下,这一段过程太戏剧化,付出的代价也太高了,但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人生,不论面对爱情、友情、亲情的变化与逝去,不也是一样的心路历程吗?

  诙谐的悲哀

  从电影一开始就能浓浓地感受到基宇一家居住的环境有多恶劣,家中的窗户连到马路的水沟盖旁边,不时有流浪汉乱撒尿,防治蚊虫的喷药队来时,爸爸竟还说出:“就让它喷吧!顺便把家里的虫杀一杀!”引发观众笑声的同时,其实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悲哀?

  找遍房子各个角落只为了免费的wifi、当大雨淹没整个家时爆喷的马桶盖、一手按住马桶盖一手还无奈拿出藏着受潮香菸的基婷、为了要扮演好称职的高级司机,跑去车展待在车内研究的搞笑状况,导演用了一种不那么严肃的诙谐方式带出贫穷底层人民生活的悲哀与无奈,让人在观看这部主题沉重的电影时,心情仍然轻松愉悦。

  被信任包装的歧视

  当敏赫找上基宇担任家教职位时,明明没学历的基宇提问要怎么假装是大学生?但敏赫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你就假装一下就好啦!”。

  其实敏赫在对待基宇时也是很自然地假装出来的,表面上说是因为信任基宇,实则是真心看不起基宇、觉得基宇完全不如其他大学生那般有威胁,才会将基宇介绍给家教学生,因为觉得基宇完全不够资格产生威胁才能放心地交代。

  这种被包装过后的歧视,其实当基宇听到原因时心里早就有底,从默默哀伤却又勉强挤出微笑的表情就可看出,只是对自己身分的自卑却又无力反抗与辩驳,所以只能默默接受这个委托,但歧视就是歧视,不管你包装的再怎么精美,都会让人感同身受。

  屋子的极大反差

  导演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呈现两家的经济状况,一个是残陋不堪、与下水道、排水沟、流浪汉及鼠虫为伍的半地下室,一个则是名设计师设计的高级豪宅住家,这显示出韩国经济的贫富差距不断在扩大。

  其实不仅是韩国,日本也出现因为无法负担房租而寄居在网吧的上班族,还有香港的笼屋、劏房、棺材房及台湾台北车站的一角等情形,许多地区的贫富差距都在持续扩大且无法间断,于是社会的一端拥有着绝大多数的资源、住豪宅、开名车、无比奢华的生活质量,另一端却过着无法想象的简陋生活,甚至可能没有自尊的活着。

  导演用房子差异强烈明示了现代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值得每一个人省思,又或者能醒悟的往往都只是在社会底层的小老百姓,而上端的富人就犹如电影中的贵妇妈妈一样,看似善良其实却没有觉察有一群人生活得如此艰困。

  人们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见的

  在这个世界上骗术的确遍布在你我生活之中,因为人们往往不会去追求真相,而是简单地相信眼前所看到的,媒体只提供它想给你的信息,却总是会有一大群人完全接受,所以称为被洗脑!出于信任产生的共鸣往往最容易。

  电影中一直被骗的妈妈,其实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笨与单纯,她只是反映了现实社会中许多被媒体洗脑的人们!当你觉得贵妇傻的同时,试问你有想过自己观看的信息与媒体是否属实吗?还是也是经过包装的骗术呢?

  贪婪的代价

  这天衣无缝的计划看似毫无破绽和异常顺利,但因为什么而开始失控?因为贪婪。

  试想若基宇一家没有趁屋主一家不在时跑进去开趴、乱闯房间、享受奢华的感觉,那就算前管家来按门铃进房,就算知道了地下室的秘密,也能以之威胁前管家而不会曝光不是吗?所以这一切的失控及悲剧都源于人性止不住的贪婪,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不断不断地想要更多索取更多,贪婪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最终造成无法挽救的悲剧。

  有钱人的伪善

  或可说是假装忽略的敏感!也许贵妇妈妈是真的相对单纯好骗,但支撑起一家经济的爸爸能当一个这么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老板,能头脑清晰地听下属报告工作进度,爸爸在职场的敏锐可想而知。

  但因为司机是介绍来的,所以每次坐车时虽表现得很亲切随和,却趁四下无人时跟妈妈抱怨金司机身上的味道令人难以忍受,当我们面对那些高级主管、有钱人或上流阶层时,是否也只能像金家这样片面得知部分的讯息呢?

  那些美丽、和善、良好的会被展现,丑陋不堪会影响到身份地位的则被偷偷隐藏起来,不是不觉,只是不讲。

  气味的象征

  虽然影院没有味道,但导演和剧组已经从荧幕清楚呈现了金家一家人住的半地下室散发出的霉味,画面中的空气都让人觉得不舒服和难以忍受,各种杂七杂八的味道混在一起,污浊的空气透过阳光折射更为明显。

  当弟弟多颂说出一句无意的话:“咦?金司机和阿姨身上的味道一样,和杰西卡老师身上的味道也差不多”,金家人才开始讨论怎么让身上的味道不一样?但如同基婷所说的,那不是用洗衣精或肥皂能改变的,而是那整个地下室的味道。

  基婷说出的这句话代表着最深的无力,金家人身上的气味就象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不管他们再怎么假装或装的再怎么像,他们始终无法摆脱社会底层人的标签。魔鬼藏在细节里,就算你装的再怎么像,始终都摆脱不了自己最原始的身分。

  关于气味的象征也一直贯彻到电影最后多颂再度昏倒时,朴先生急忙地要拿钥匙去开车,镜头用slow motion的方式,呈现朴先生经过前管家时难以忍受气味的表情,那是压垮金家爸爸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他失去理性做出令人错愕的举动,那是一种打从心底自尊心被践踏被嫌弃的感觉。

  钱与界线

  虽然朴家夫妇表面上一直装得很友善,但朴爸爸一直强调界线,因为金司机没有越界,所以就算味道难忍受也就勉强继续忍受。

  而朴太太更是为了孩子好,不管再高的天价都愿意花费,夫妻俩深深信仰着有钱就能随时找到更好的观念,所以司机乱搞就换掉,管家有病就换掉,他们一直用钱来买服务。

  直到帮多颂庆生的那一天,金爸爸失言时朴先生的那句:“就当作今天是加班行吗?”意思就是“只要我付钱,你就乖乖领钱办事,我是老板”,那也是压垮金家爸爸的倒数第二根稻草。

  孩子是最敏锐的

  电影一开始呈现出来的多颂是无厘头、状况很多的一个孩子,实际上他却是整个家庭里面观察力最敏锐的人,从最先说出金司机与管家及美术老师身上的气味一样,再到躲在帐篷里面却能读出发出摩斯密码的灯光暗示,剧情到了后期我们才明白多颂在一年级时经历了什么样的状况导致他有心灵创伤,看似都生活在轨道上的一家人,其实只有看起来状况外的多颂是清醒的。

  人的本能、自私与爱

  在电影最终大乱斗后的关键时刻,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物的心情与在乎的事情,朴先生与太太焦急地要送儿子多颂去医院,压根不在乎伤势严重的美术老师与陌生人,金家爸爸着急女儿基婷的伤势而迟迟没有答覆朴先生的命令,忙着逃跑也要把家教老师基宇背在身上的多蕙,在情况最紧急混乱的时刻往往是人性最自私的一面展露无遗的时刻,这里面有自私却也都是因为爱。

  导演在最后透过基宇的愿景给了大家一个希望,但这个希望可以实现还是很难实现?没有标准答案。

  导演给了观众自己解读的机会,把选择权交在观众手里,由观众去定义这部电影的结尾是悲是喜,这是一个很漂亮的手法,没有一个制式的结局,而是有想象与发展的空间。如同我们的人生一样,有人天生拿得一手好牌,有人一手烂牌,但如何将手中的烂牌打出一场漂亮的局,就看每个人的自信与造化了!

上一篇:2018《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强大搜索版)
下一篇:甄子丹拍《叶问4》,1年4部戏成工作狂,片酬上亿直逼李连杰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