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票房曲线太虐!除了发型,对第2部科幻是否过于苛刻
《上海堡垒》投资3.6亿,大约8亿票房才能回本,上映4天艰难到了1.38亿,目前只证明了一个事实:6000万粉才是真的科幻
这是《上海堡垒》的票房曲线,太虐。因为《哪吒》《烈火英雄》都是稳定吸金,没有新片冲击的情况下,直接悬崖式暴跌。
票房暴跌,排片压缩,主要原因有如下3点。
第1个,发型。江南在《上海堡垒》的原著中这样写道:我认识路依依的原因很简单。我是北大出来加入预备役的,名义上是非军校毕业的军人。
也就是说,电影保留了人物设定,但没有做好人物定位。对于主演的发型,有观众直接指出,军人长发,会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头发被汗水打湿,影响射击和视野。格斗训练中,长发会导致对方攻击这个弱点。因此军人不留发,不仅仅是为了整齐划一和严谨作风;
战场上,一旦头部受伤,长发会给清创、包扎的救助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不仅造成伤口难以暴露止血,还容易导致感染。这是鲜血换来的经验。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是《红海行动》 ,开拍前大部分演员都对身材、形象进行了调整。特别是杜江的食盐脱水法,在视觉上能直接导致暴瘦。
第2个,科幻还是爱情,定位不清。
说一个发型毁了一部电影,难免言过其词。其实谁在乎什么发型。作为末日科幻,剧情精彩、内容合情合理、效果演技在线,脑洞合适想法独特,观众应该会给面子。
电影合格应该是电影从业者的第一追求,而不能把它当成某种目的的载体。电影不能走上歧路,忘记了电影的本质。3亿多的投资,两个演员就拿1亿多;剩下2亿多支出,除去其他演员的开支和片场支出,保守就算5000万多,除去剧组生活开销最少2000万多,除去宣传5000万,大约特效费用真不多。而观众的电影票,其实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当然会选择给更有态度、诚意的作品。
另外,小编注意到一点,就是看电影的过程中,90%的演员和配音的口型是对不上的,男一号甚至有部分台词都念的“囫囵吞枣”,不知道是后期制作出现了什么问题。因为男一号眼神涣散无力度,那句"向我开炮"的台词显得格外没有气势。电影后半部分,男一发短信给女一号表白,末日科幻,外星人都专门攻击上海,全世界都陆沉了,还用短信?科技细节做得太不到位了,9012年的电影还发短信?
既然是末日,人类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但士兵和路人们都看不出有急迫感,要说是爱情片的节奏,还比较靠谱。
第3个,逐利心态,导演把软科幻硬改成了硬科幻。
看过原作《上海堡垒》的,都知道这本书的核心是披着科幻的言情小说,它并不是刘慈欣这种硬咖的宇宙重新洗牌风;江南作为作者,其实文笔、刻画都很过硬,关键在于,他能把少年期那种朦胧纯真而感人至深的暗恋和美好写到读者心里去。
作为导演,科幻片他没拍过,爱情片可拍了不少,甚至还有《失恋33天》这样的过10亿票房保证,应该能看得出上海堡垒的核心内容绝对不是科幻战争,但感情戏拍成这样,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看导演的道歉,还有周边报道,据说《上海堡垒》最初立项就是软科幻,只是《流浪地球》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因此为了蹭热度改成了硬科幻。可以说这部电影,从选角到宣传,都充斥着赤裸裸的逐利心态。
《上海堡垒》不算硬科幻,但导演和编剧硬要科幻,还拿这个做宣传。作为看过原著的我,看到这个宣传就觉得要凉,《上海堡垒》这书应该算是软科幻,写了那个背景下
其实以感情为主打,以科幻为背景,未尝不是一条新路子,比如《降临》《太空旅客》,讲述男主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为了地球的存亡而改变格局的心理,还有东方审美之中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应该至少合格。但导演想表达的太多,模糊了主线,跑偏了三角恋,加上后期崩塌,真是觉得可惜。
再说末日科幻。
末日科幻受众面窄,但观众最爱看的,其实并不是特效场面,而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独立日》中的外星人入侵,《后天》中的极端气象灾害,《流浪地球》中的太阳爆炸,其背后都是人与地球的关系的一种反思,以及人类最终无数次拯救地球,那是因为这是唯一家园的根的故土之情。
比如《人类之子》这部软科幻,背景也是世界末日,听上去特别扯淡,就是因为环境污染、战争灾害,人类失去了生育能力。而最后一个婴儿,居然是贫民窟的黑人所生,必须要把她送到一艘类似于诺亚方舟的船上,进行养育并研究。为什么婴儿是个女孩子,因为末日科幻,女性承担繁衍的重任,所以必须是女性或者女性幼苗活下来才行。
这部戏主打的就是男一号为了护送这小朋友的公路戏份,全是感情戏,科幻背景、末世题材全是点缀和烘托。
最震撼的一幕,是特警和反抗者打的要死要活,却因为婴儿的一声啼哭声停止了交火!军队还向婴儿敬礼,反抗者跪下来亲吻她的襁褓,因为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他们敬的不是婴儿,而是婴儿所代表的未来人类的另一种可能。当然婴儿和男一走出战场之后,战争双方再度交火,这一幕太震撼了,这才是科幻片探讨的主题——对生命的敬畏。
最后,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能全归咎于一个演员,《流浪地球》主要靠过硬的剧本,告诉我们国内不是拍不出真正的科幻电影,自然对第2部科幻片《上海堡垒》的期待度也提高了。虽然流量为王已经不能抓住观众的胃口,但勇气可嘉,毕竟敢于试错,不过一片倒的口碑,是否证明,观众对第2部科幻太过于苛刻了?你们怎么认为?
上一篇:云顶之弈:遇到“赌侠”怎么办?一个渣渣阵打破敌人的认知!
下一篇:吃生鱼片会感染寄生虫吗?生鱼片再好吃,也不能贪吃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