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当代人需要警惕:「选择过载」正在伤害我们的心理健康
要回答 「选择过载」是怎么发生的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含义。
其实很简单,就拿租房子的例子来说,如果有十套可以租的房子躺在你的列表里,它们在价格、朝向、位置、格局、邻居素质、社区环境等多个方面都各有好坏,而这一切的交叉对比都在我们小小的脑袋中完成....
光这么说着,已经开始心疼自己的脑子了。能够转换新环境的欣喜和兴奋,很快会被选房子的纠结和痛苦掩盖,这就是「选择过载」——
由于可供选择的选项数量过多,我们的精力与认知资源被过度消耗,最终导致决策瘫痪,带来一些不好的心理影响 ( Scheibehenne et al., 2020)。
当然,也不是说只要面对丰富的选择,我们就会发生「选择过载」。会发生「选择过载」,往往需要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个条件 —— 可选的选项中,选择者没有事先了解和偏好
点开外卖软件前,对自己想吃的东西完全没有想象;
跟租房中介联系时,带着「我也不知道、先看看」的心情;
旅行选酒店时,从来没有住过这些酒店,只能看着介绍挑..... 呈现在你面前的选项没有经过任何推荐、排序和引导
刷外卖软件中,每一家店就整齐地排列在手机屏幕里;
问租房中介的意见,租房中介说:「这几套我觉得各有各好,看你自己喜欢」; 选择者对各个选项做了非常详尽的了解和比较
看着不同的外卖店,仔细研读它们的用户评价,想象这个菜系的风味,判断它上不上火;
面对每个可以租的房子,对它们的价格、朝向、社区、格局、交通等各方要素进行慎重的交叉比对;
把每家酒店的小红书推荐各刷好几页,多平台对比价格和评价,仔细看窗外风景中能看见的大海是有陆地的还是没有陆地的......
选择的悖论:
选择太多,
我们反而会不开心。
所以,「选择过载」到底会让我们怎样不开心呢? 过多的选择考量会过度消耗我们的「内部资源」,让人意志力下降
仔细想想,你是不是也曾体验过那种终于做完一个艰难决定后,长舒一口气的解脱感?你像放下心头大石一样,把手机一扔,只想躺在床上放空。
仔细想想,这很奇怪啊,明明做完这个选择,对你来说,是多了一个收获才对。
事实上,就像前文说到,太多选择和信息集中在我们的大脑中要被处理,这势必让我们的脑子觉得好累、好疲惫,即使好不容易做好了这个选择,很可能也再没有心思去干别的了。
研究表明,「做选择」是「自我控制」的其中一种行为。我们对自我的控制,其实是由一组相对有限的「内在资源」支配的,它就像汽车的燃油,支持着我们发挥意志力 (Cunningham & Baumeister, 2016)。
当「做选择」把「内在资源」耗尽,那么,我们就没有资源去完成其他「自我控制」行为了,也就是说,意志力没有了,只想躺平。
能要的太多,我就啥都不想要了
Iyengar和Lepper(2000)的一系列实验中探寻了选择数量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Ta们首先发现, 选项多了,消费者的选择动机反而会降低。
Ta们在一家杂货店门口摆了桌子,桌子上是不同的果酱。果酱先后出现两种摆法,首先摆出6种口味的「小品种组」,后来摆出包含24种口味的「大品种组」。
当桌子展示24种口味的果酱时,更多的消费者接近了桌子。然而, 当涉及到实际购买时,选项更少的「小品种组」有高达30%的购买率,而「大品种组」的购买率只有3%。
在这项研究中,Iyengar和Lepper(2000)还做了另一项实验,ta们调查了最终购买了果酱的消费者,询问ta们的消费满意度。
发现,购买了「大品种组」果酱的消费者,满意度低于购买了「小品种组」的顾客 (满分7分,「小品种组」的满意度为6.3分,「大品种组」为5.5分)。有趣的是,在实验的最后,研究者给每位参与实验的消费者提供奖励,消费者可以选择免费拿一款果酱走,或者直接拿现金。买了「小品种组」的消费者中,有48%的人选择再拿一款果酱回家,相比之下,买了「大品种组」的消费者,只有13%的人想要再拿一款果酱。
这都说明了, 当选择过多时,无论做什么选择,我们对此的满意度都会大为下降。 在众多选择中做了决定后,我们往往会花费过多时间在「后悔」上
「选择过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后悔。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妨大胆想象,假定你是一个异性恋女生,面前有7个条件各异,都很优秀、很合你意的帅哥让你挑选(不是),咱是不是说,无论选哪一个,都肯定会在某些午夜梦回的时刻,为其他6个错失了的罗曼蒂克可能性,悄悄留一把心酸泪?
选了阳光体育生,可能会忍不住嗟叹自己错过了和文艺男的浪漫午后;选了成熟精英男,又会后悔没来得及体会和弟弟谈恋爱的感觉.....(打住)
好了好了,白日梦就做到这里。我们想说的是, 在众多选择面前,「做决定」某程度上,意味着「放弃」,放弃其他选项的所有好处。人错过一个好东西就已经常常后悔不已了,何况错过了一堆好东西呢。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选择的悖论》里就曾更激烈地写道:「无论你是选择一家餐厅吃饭,还是选择买哪所房子, 一旦你承诺了一个选择,固定在你选择的所有缺点上只会带来痛苦。」
好啦,最后给些建议吧,
怎样可以更轻松地做选择?
1. 如果不是为了体验未知,那么就果断在所有选项中坚持你最了解的那个。刚才说过,造成「选择过载」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你对选项的不了解,所以,选择你有所了解的那个,可以大大节省对内在资源的消耗。
2. 一旦有了直觉上的「第一选择」,坚持它。相信我,面对多种选择时,如果你的直觉给你提供了选项,那简直是上帝通过直觉的手亲吻了你(?)。假如你不听从直觉的呼唤,选择「再看看」的话,迎接着你的可能就是在不断的比较中,越来越痛苦的纠结了。
3. 随机将选项缩减至两个,并从中做出选择。这个方法的要义是,无论随机到哪两个选择,你都必须接受。因为,既然你久久无法从其他选择中作出决定,那就意味着,这两个选择,也不会比其他选择差。现在,只剩下两个选项了,你可以尽情地纠结,反正也不会纠结太久了。
4. 不要花时间去想象「如果做了其他选择」会怎样。其实你知道,如果你做了另一个选择,你同样会为错失了现在这个选择而感到惋惜不已。让人痛苦的选项之间,通常都是各有千秋、没有对错的。
(过度思考「What if」会有什么危害?后台回复「如果」看看吧~)
今晚的文章就说到这里。最后想说一句,虽然「选择过载」确实是让人痛苦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此刻如果我们是一个有「选择过载」烦恼的人,那么我们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一群人。
这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很多的人,没尝试过很多选择任自己选的滋味,甚至不知道自由是何滋味。
好啦,所以,关于如何避免「选择过载」,你学会了吗?
如果你学会了,那么我们来做两个练习 ——
第一个,鉴于文章开头提供了解决明天午饭的办法,那么,明天晚饭吃什么?
第二个,这篇文章,你想要先点赞、先点在看、先评论,还是先转发?
不许选钝角。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难以选择的情况, 这其实是成年后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应对世界的“复杂度”。生活教练Jennifer Berger提出了「心智模式」的概念,用以描述成年人对于理解自己所处复杂世界的能力。
一个发展出更成熟心智模式的人, 能够在高度复杂的环境中理清自己的核心需求,不被环境变化盲目裹挟,坚定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找到真正有效的解法。
如果你也想学习如何在更成熟的心智模式视角下,做对人生关键选择,避免陷入焦虑内耗的负面情绪漩涡,突破生活的瓶颈, 这里非常诚挚地邀请你来参加KnowYourself主创团队打磨近6个月时间推出的 「21天心智成长营:如何低内耗地工作」,最后1期招募倒计时9天。
在这门共练营中,你将会 了解决定人最底层思维与认知的心智模式,并且评估自己当前处于怎样的心智阶段,有哪些优势和待改进之处;
同时,你也会理解在更成熟的心智模式视角下,该 如何破解内耗焦虑、人际关系复杂、职业倦怠、职业发展遇瓶颈这些职场老大难问题;
整门共练营中,还设计了15+职场真实案例,与16+专业心理练习, 让你学到就能用上,真正学会在现实场景中运用更成熟的心智模式来思考、应对问题;
除了工作场景,这套心智模式还能帮助我们在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情绪调节等 更广泛的生活领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在这门共练营中,你将会 了解决定人最底层思维与认知的心智模式,并且评估自己当前处于怎样的心智阶段,有哪些优势和待改进之处;
同时,你也会理解在更成熟的心智模式视角下,该 如何破解内耗焦虑、人际关系复杂、职业倦怠、职业发展遇瓶颈这些职场老大难问题;
整门共练营中,还设计了15+职场真实案例,与16+专业心理练习, 让你学到就能用上,真正学会在现实场景中运用更成熟的心智模式来思考、应对问题;
除了工作场景,这套心智模式还能帮助我们在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情绪调节等 更广泛的生活领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本次21天心智成长营由 KnowYourself心理教练落雁Anna主讲,全部视频课程和练习内容可永久免费回听复练,且包含3场落雁老师亲自直播答疑(每场90min)。
1期600个名额已被迅速抢光,为了回馈KYer的学习热情,我们特别申请将优惠再延一期。现在报名,还可享受 同首期优惠200元,诚挚地邀请你立刻加入 (由于老师档期调整,本期营后暂停招募,希望报名的小伙伴抓紧上车了)——
KY诚意出品 21天心智成长营
找到躺与卷之间的第3选择
现在报名,还可享受 特别优惠200元
最后1期最后9天,限量招募600人
7.17立刻开营,扫码报名??
点点 「在看」 ,轻松选择~
References:
Cunningham, M. R., & Baumeister, R. F. (2016). How to make nothing out of something: Analyses of the impact of study sampling and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in misleading meta-analytic conclus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 1639.
Iyengar, S. S., & Lepper, M. R. (2000). 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6), 995.
Scheibehenne, B., Greifeneder, R., & Todd, P. M. (2010). Can there ever be too many op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choice overload.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3), 409-425.
Schwartz, B. (2004). 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New York.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上一篇:一个健康人想要安乐死,该满足什么条件!?
下一篇:大家久久21终身寿险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