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万打长高针只长高了1cm?不想孩子低人一等,这个检查一定要做!
进入青春期后更加要注意,是否有性早熟:
前几天看到一个笑话: 如果上天允许我用一物换一物,那我肯定会用身上的10斤肉,换长高10厘米!
在这个男生喜欢大长腿,女生喜欢一米八的世界,“身高”已成为不少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然而,其实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身高观念都是错误的,小时候不太管,以为孩子晚长,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发现不怎么长了,一查骨垢都快闭合了,才说无论花多少钱都愿意,甚至有家长不惜花重金打生长激素,却收不到良好效果了。
都市快报记者探访杭州各大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发现,生长发育门诊的医生就进入“农忙季节”,一个医生一天看100个病人非常正常,有的医生早上6:30开诊,一直到次日凌晨一点多才下班。不少家长从外地赶来,有人花400元找黄牛挂号,有人凌晨2点多就来排队。
在候诊区椅子上睡着的孩子(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有些是家长带着过来就诊的,还有一些是小朋友自己自愿过来就诊的。”余涛教授告诉小康妹儿,现在不光是 家长紧张孩子的身高问题, 小朋友自己也有了身高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如果班上有人打了生长激素,出于攀比的心理,就会主动跟家长要求来打生长激素。
然而,有的家长花48万只长高1厘米,这个账,怎么都不划算啊!
据新华视点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黄轲曾接诊了一位病急乱投医的妈妈王女士。王女士担心儿子身高偏矮,陆陆续续在各种“身高促进门诊”就诊, 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有的医生不让打,还有家长偷偷买药自己打,以为“只要打了生长激素就能长高”,这真的是对生长激素的误解,如果不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打生长激素是没用的!
还有的孩子通过骨龄看到骨骺线已经闭合,家长还不甘心,觉得“活马当做司马医”,还要继续打,这个时候打生长激素对长高是没有帮助的,还白白花了钱。
所以在门诊上,虽然因身高问题来就诊的小朋友很多,但真正需要进行医学干预打针的小朋友占比 每天大概在3%-4%。大部分并不是生长激素的问题!
据新华视点报道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因制剂不同、体质和敏感性不同, 每月费用在3000元至15000元之间,往往需要注射2-5年,整体下来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身高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人出生后,身高有两个快速增长时期。
出生后第一年,平均身高增加 25cm,第二年(1-2岁)增加 10cm,2岁后平均每年增加 5-7cm, 青春期前1年左右生长特别慢,有的甚至不足 5cm;
青春期突增:女孩长25cm,男孩长28-30cm,具体来讲:
女孩:身高突增于乳房发育后逐步加速,1-2年达到高峰,一般是在初潮前,也有少数女孩生长加速发生在初潮当年(很多妈妈在女儿乳房发育就无谓地担心初潮、担心不长个子了,是没有道理的,关键看骨龄);
男孩:生长加速比女孩晚2年(所以小学到初中阶段男女身高差异不大,而越到青春晚期,男女身高差异越大。),到变声时开始减速。
如果每一个阶段都能长到上限,最后的身高就是人群的上限,前一阶段任何原因的生长不足要后一阶段追赶都是不容易的。
所以, 定期进行身高检查,并绘制孩子的生长曲线图非常重要,能够及时发现生长偏离,寻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新闻来源 | 都市快报、新华视点
熟悉我们号的男友们(男姐的朋友)都知道,我家两个孩子从2018年开始做身高管理,平均三个月就要去做一次身高的监测。
之前是去长沙找叶老检查的,但是疫情关系太远去不了,一直都在寻找珠海附近能给孩子做身高检测的专业机构,直到今年4月份的时候去了深圳的企鹅门诊,不仅专业而且环境很好,孩子能在轻松的环境下做完检测并给出专业的分析,体验感是非常的好。
为什么我那么重视孩子的身高问题呢,因为身高问题真的是要尽早关注,等到孩子长大了骨骺闭合了,花再多的钱也是于事无补。
身高问题关系着孩子的未来,涉及到形象、就业、婚姻等等方面,办公室几个未婚女青年的首要择偶条件就是身高。
甚至有些家长寄希望于给孩子打生长激素,你连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身高问题都不知道,就直接上药,这是很不负责的,而且不是你打了针就解决了问题的。
经过几年的检测和调理,米苏现在的身高接近165cm,离叶老预测的169CM越来越近了,现在已经不用干预了。
而老二其总追赶速度也不错,最新一次身高五岁五个月110.5CM。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曲线图是从以前的低于15%追赶到了50%,按照国内的依然只有25%,所以依然需要加油。
这个年龄的孩子每年增速是5-7CM,她达到了8.5CM,属于明显的在追赶阶段,邹医生说 可以摆脱“需要药物干预”的范畴了,是非常不错的,可以按照我之前的方式继续加油。
如果你的孩子身高在同龄中过高或者是明显偏矮,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千万不要听天由命,持续科学的监测,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长高。
今天下午带鹿哥和掌柜的家娃做身高管理,晚上7点我会邀请邹医生在超人妈妈树洞直播间和大家分享关于身高管理的一些内容,大家经常问我的一些问题,我毕竟不是内分泌专科的,还是不如专业的医生回答的细致。感兴趣的可以扫码预约,带上家人一起听一听。
今日直播
如何让孩子长得高
身高管理当地专业医生解答
扫码预约:
下面是我上次带两个孩子身高体检的过程,感兴趣的可以回顾一下:
一进门就看能看到腾讯标志性的企鹅:企鹅门诊原来是腾讯的内部员工门诊,现在他们为了不那么像内部诊所,升级叫“未来医生”,也对外营业。
诊所有好几层,各个常见科室都有,还有心理科和皮肤科,我们在的这一层是儿科内科层。
其总超级喜欢大企鹅,絮絮叨叨和大企鹅聊了半天。
为什么我一定要带孩子去专业的身高管理机构做骨龄(不是骨密度!)?
实际上骨龄任何医院都可以做,只是普通X光的机器做,不是专业的骨龄机器做,辐射比较大。
而专业的机构比如叶老那边几乎没有辐射,而这边也是用的小骨龄机器,防护做的也相当到位,所以每年都要做几次的话还是用这种。
但是一年就做一次的,做好防护当地医院拍也可以的。
防护马甲很多医院都有,但是这里真的武装到头和脖子,甲状腺和头部防护也做的很足。
头部的保护也很重要:
全身防护,还能看到自己的手在里面,孩子不会害怕:
来看当年姐姐的身高:99.6%! 也就是一百个同龄女孩子中,她比99.6%的女孩子都高!
再来看妹妹的体重和身高!1.8%和14%!
也就是说:100个同龄的女孩子中,她比98.2%的都轻,比86%的都矮!
当孩子在全班属于前三名身高体重,或者最后三名身高体重时,我们就要密切注意身高体重的发展。
而不是完全的:静待花开。
我们要去确认过高或者过矮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
正常的自然不要干预。
如果是异常的,则要早发现早监控早干预。
在发达国家,身高和体重的检测与跟踪都是很重要的,相当于: 身高体检。每半年青少年都要监测一次骨龄评估发育,为身高保驾护航。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刚摆脱疾病的困扰,对身高还不够关注,就像我的弟弟,小学身高就达到160多,也知道有可能发育过快,我的父母虽然也是医护人员,但是并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那时候医院也没有身高门诊,确实也因为长的过快担心而去检查过,却没有查出所以然。
结果,他的成年身高确实是矮的,才不足165CM。
父亲每次说起这个问题就长叹短嘘,懊恼不已,说“再高五公分就好了!”
因为我在珠海定居,每次去深圳和长沙也是拖家带口,但是辉哥从来没嫌麻烦,他说:“身高还是很重要的!你看当兵考公务员差一公分都不行啊。很多职业对身高都有要求的,有条件了当然得监控。”
我们这次复诊的重点就是两个孩子的生长,所以首当其冲自然是身高和体重的准确测量。
按照正规的身高体重测量,都是测量三次,取中间值。
这是姐姐第一次来妈咪知道门诊时测量身高,按照当时的骨龄她只能长150多我是很难接受的。
第一次就诊是叶老在妈咪知道门诊出诊时做的检查:
这是当时的其总: 得先对准脚后跟,然后头部固定,膝盖固定,三次才能得出准确身高。
身高监测最重要的参考数据是:骨龄!(不是骨密度哈!骨密度是后期治疗有可能用到的,普通儿保是没有必要检测这个的!)
而且这里也是立即可以上传到叶氏骨龄系统,得出一个完善的骨龄结论。
现在在其它医院都是拿到片子后自己再对照骨龄的书籍目测得出结论,自然没有直接输入系统得出结论来更加直观。
X光片子父母是完全看不懂的,但是这个评定结果就一目了然,或者说稍加讲解就能听懂了。这个是苏总的片子,我下午身高只有158.3CM了,真是悲催啊,上午还有158.6呢 钙和VD一定要坚持补,不然老了更加矮。她的遗传身高只有160,现在已经完全突破了遗传身高,而且TW值764分,距离骨垢闭合850分还有几十分,应该还能再长几公分,我就完全不担心了。
小孩子的话大的X光机器很难配合,特别是不让大人在里面的话,而他们这个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小手在里面的情况,没那么害怕,所以也比较容易配合。
实在不能去专门的身高门诊的,就在当地做好防护用普通X光机器拍摄即可,然后发给医生,都可以出上面的报告并解读的。
现在其总的骨龄已经和年龄相符了, 看诊时邹医生对两个孩子的身高增速都表示了鼓励,表示进展良好,大的曲线这两年体重上升减缓,身高上升加快,所以变得更加苗条了,这是好事,只要不发胖就不用管了,小的定期监测就好了。
其实身高管理就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说人话就是:矮小无非是“没病”和“有病”两种。
没病但是长不高一般常见这四项:
1、营养不够充沛:主要是钙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蛋白质,铁锌等也要充足。
2、睡眠不够:这个我写过点蓝字 每天11-12点才睡,会比8-9点睡的孩子长得矮吗?
3、运动不足:疫情确实让很多孩子运动变少了。
4、心因性矮小:就是心理压力大,孩子生活环境不放松,紧张焦虑。
最容易干预的就是营养,但是很多妈妈说做的再多孩子不吃啊,有可能是孩子菌群失调了,我们家调节了菌群后饮食好多了,姐姐吃了益生元体重控制住了,其总则胃口好了很多。还有的孩子是钙铁锌缺乏,一般抽血可查,未来医生也是可以查的。不要排斥微量元素的检查,正常孩子不用查,身高都异常了就要查了!
同时我们家足量补充维生素D和高钙食物及长高奶片什么的也是有作用的,我们吃的都是树洞的。
邹医生说只要无害,你们觉得有效的就可以继续用,维生素D和高钙食物是必须要保证的,放假休息多让孩子睡一会,上了学基本都有运动安排,就不用太担心了。
其实我接触这么多身材矮小的孩子,病理性的只有几例, 大部分都是营养方面的问题,孩子菌群失调不爱吃饭或者挑食,高钙食物摄入不足,忽视维生素D补充。
病理性的,那就麻烦一点,常见于这四项:
1、 内分泌异常: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异常,脑垂体肿瘤,性早熟;
2、染色体异常:特纳综合征。
3、骨骼系统疾病:先天性成骨不全,软骨发育不全,大骨节病等;
4、特发性矮小:排除骨代谢病,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症,内分泌等问题外的矮小。
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生理性的,如果实在担心就排查一下病理性的。检查费用另付哈。
如果没机会排查或者经济能力不允许,就自己调整一段时间生理方面的因素再看增速,也许就可以避免无谓的担忧。
前些天有个朋友问我树洞有啥能帮助长高的,长高奶片和维生素D要吃多少,我一听建议她先查个骨龄,因为男孩子都十四五岁了,比较胖,很久没长高了,我怀疑骨垢已经闭合。闭合后补充这些也长不高,虽然也能帮助健康,但是就不能强求身高了。
她一听说想哭,说男孩子还不到170CM,总觉得不甘心。
但是没办法,身高就是这样,错过了最好的追赶时机,骨垢闭合后就没办法了。想要追赶还是要趁早!早点查骨龄也许还有机会。
总体来说,很庆幸给两个孩子做了身高管理,两三年下来,虽然奔波一些,但是值得!毕竟身高太重要了!我要是能再高五公分,真的是多少钱都愿意花的。而骨垢一旦愈合多少钱都没用了!所以趁孩子长身体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长高的机会!
检查的时候会顺便体检一些基本内容,邹医生说其总有过敏性鼻炎,虽然没有鼻涕,但是能看出来鼻腔属于过敏状态,建议每天把鼻喷雾和洗鼻器用起来:
一些基本的影响身高发育的都会查一下:
心肺检查:
腹部检查:
诊所就在深圳海岸城附近,看完诊之后可以带孩子去逛一下,其实每次我带孩子出门,也算是带着孩子旅游一趟了,多带孩子见见世面。
今天晚上7点我会在超人妈妈直播间和大家分享孩子的身高检测过程,大家可以扫码预约直播间,围观检测过程,有关于孩子的身高问题也可以在直播间提问,我们邀请到未来医生的邹医生为大家解答关于身高管理的问题。
今日直播
如何让孩子长得高
围观男姐带娃检测身高过程
专业医生解答你的关于身高疑问
想要给孩子做身高检测的也可以直接去树洞下单,仅需449元就有一次身高门诊的诊费+骨龄片。一般孩子这两项就可以了,如果医生觉得有异常会再检查其他项目,抽血等检查费用另付。大厂的诊所不靠医疗收费支撑,不会乱开单,也不会乱用生长激素,现在各地滥用生长激素的情况也很普遍,这里会需要再用,不需要的不会滥用。
外地的就只能在当地拍片子,深圳的医生负责出片子和解读,也是449元,因为远程更加占用时间,大家拿到结果对照医生的讲解基本就清楚孩子是否异常。骨龄报告用的也是叶老的系统,数据都是互认的。
如果确实异常再安排时间去诊所面诊。未来医生由邹医生和另外一位女医生负责身高门诊,都是内分泌的专业医生。
如无异常一般三岁后每年进行1-2次身高监测和骨龄监测,如特别偏矮也可以随时检查。
未来医生(原企鹅医生)身高门诊
面诊包含诊费+骨龄拍摄
线上不包含骨龄片需自行拍摄
包含出骨龄片和解读
扫码购买后联系树洞客服
三个月内使用均可
骨龄机在旗舰店(深圳南山区海岸城附近)
没有使用可退款:
有需要诊所地址,如何联系等问题可以咨询树洞的客服,医学相关的才咨询我(IBMP102)哈,因为我比较忙,可能没那么快回复,但是看到一般都会回复的。
咨询树洞任意一个客服都可以,没有树洞客服的加小纯:
树洞以纯
明天有乳腺科普,
扫码预约:
?
?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