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是如何被外国人吐槽的?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有些语言我们不会说但也经常根据它们的常用词和语调来模仿。比如我们学韩国人「思密达」「xiba」「aixi」。。学日本人「嘛嘛」「阿no阿no」。。还有人恶搞泰语什么的。。那外国人眼中的汉语、中文也有什么槽点么?

  前几天我们发了一组外国人学中文的沙雕吐槽梗图之后,有小伙伴留言说,还想看看外国友人的其他崩溃瞬间。

  所以今天这篇,让我们悄咪咪打入中文学习者的内部,看看外国人学中文到底有多快(tong)乐(ku)。

  

  众所周知,中文,是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古老语言。

  对习惯了表音文字的外国人来说,第一次接触中文,小小的脑袋里往往会充满大大的疑惑。想学中文的外国友人想象不到,这一路上有多少埋伏在等待着他们。

  

  首先,外国友人要面对的未知事物是:汉字。

  汉字的结构十分复杂,一个汉字可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而内来解构。对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书写“汉字”这种神秘符号完全可以划为绘画的范畴,成年人第一次写汉字,一般都会像中国的小学生那样写得歪歪扭扭。

  而且这种神秘符号在他们眼里,根本和“语言”建立不了联系。

  

  对外国人来说,看到拼音里那熟悉的字母,像是找到了快乐老家:

  

  依然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企业”和“鹅”加起来会变成“企鹅”

  

  汉字之后要面对的,还有中文奇奇怪怪的发音,就算跟着读也不一定读对。

  

  英文作为母语的盆友就算遇到没见过的单词,也能通过字母大体拼出读音。

  但是在中文里呢?没见过的汉字,就是不知道啥意思,毕竟你给中国人看一个生僻字,人家都不一定能读得出来...

  而!且!同一个读音,可能对应好多个汉字...行吧,能忍就忍了

  

  然后,同一个汉字,竟然还可以对应好多种读音???这找谁说理去??

  

  就算你汉字发音发对了,你还要保证声调准确??同样的读音把音调一变,为啥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如果外国友人的语言中没有音调这一说,学中文就开始遭罪了。我们遇到的外国人经常会操着奇奇怪怪的音调说话,就是因为没能彻底用好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中文里一些“蛮不讲理”的规则也常常让外国友人摸不着头脑,最典型的比如,量词...对母语中很少有量词的外国人来说,中文里的量词简直是噩梦。

  毕竟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为啥同样是动物,一只猫、一头牛、一匹马、一尾鱼的量词竟然各不相同??“一只”为啥可以用来说虫子,也可以用来说鞋子??

  

  更可怕的是,当中国人用一个完全不正确的量词时,表达的意思竟然可能是对的!

  放在中文考试里妥妥的错误案例,日常生活中能用出奇妙的修辞效果...比如:

  

  这你让外国人拿命记啊...

  于是在他们心中,“个”就成了最爱的量词,一个狗一个猫、一个房子一个人...如果你背不过规则、想不出合适的量词,“个”永远是你背后的有力支持:

  

  “个”就这样成功压过所有量词,成为外国友人心中的“量词之王”:

  

  就算你把课本上这些中文单词、语法、发音都记住了,但是面对真正的中国人时,还是会感受到世界的不友好。

  

  不同地方的中国人说话还有各种不同,比如当你在北京待了一个周:

  

  到了饭店看不懂花里胡哨的菜品名,一句“这个”走天下:

  

  种种因素的折磨下,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文的残酷。

  有人表示,我的中文发音,简直是对这门语言的伤害:

  

  学个中文卑微到不行:

  

  收到中国人的夸奖都如获至宝:

  

  感觉像极了学外语时的我们:在朋友面前说外语帅到不行,在外国人面前漏洞百出。

  

  

  在reddit的中文学习板块聚集了10万多名外国友人,这里时不时就会看到大家分享的学习状态。虽然吐槽的时候都很沙雕,但真正学起中文来,大家的态度还是超认真的。

  比如有人会发帖询问几个句子的语法是不是正确的:

  

  有人分享汉字辨析“带”VS“戴”(这位外国友人表示问过了自己的老师,“戴雨伞”这种说法硬要说的话也讲得通)

  

  也有热心学友把中文教材课文里的菜单自己设计了出来:

  

  像是小学生细心制作的黑板报:

  

  评论里有围观网友热心纠正:“这喝很好吃”、“这汤很酸”都是错误说法,并且耐心解释原理。

  

  (不过确实画得很可爱)

  有网友表示自己有强迫症,更喜欢说“哪里”而不是“哪儿”,因为说“哪儿”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海盗。

  

  有网友表示很喜欢中文,但是学了一个周失去了动力,询问大家该怎么办。

  

  网友们耐心解释,学中文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应该给足时间。

  

  有人学了好久的简体字,换繁体字来抄写诗句后发现竟然还挺难:

  

  高级的学习者能get到中文里的幽默,比如下面的“牛排老人锅”:

  

  比如这位网友去吃饭,发现醋变成了酷

  

  也有迷惑交流,比如即使多少懂一些汉字,看到餐厅窗上贴着的文字,学习者们还是懵了: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啊?课本上可没有这种东西啊??

  

  热心网友给出解答:这其实就是“面”,英文中的noodles啦!

  

  有朋友们给出更详细的分析:因为表意文字最初就是从符号和物体本身开始创造的,所以有些汉字可以很容易地画出它代表的意思。

  

  还有朋友表示,把文字弄成画的行为真是太可爱啦!(表意文字骄傲地叉会儿腰)

  

  更多的网友聚集在这里分享学到的各种中文新知识。

  学到了新词:道德绑架,发出来给大家共享一下

  

  学到了春节祝贺别人的四字短语:

  

  发现了“二百五表示骂人”之后,转而询问为什么二百五是指250而不是205

  

  询问“太强了”的意思真的是“太强了”,还是别的什么

  

  感觉大家努力学习的样子都很可爱很认真了: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了:西方人学中文这么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记不住汉字吧。那日文里也用了大量的汉字,为啥吐槽日文难学的就没有吐槽中文的那么多呢?

  

  这里的原因其实是,日语里虽然有大量的汉字,但日语本身还是一种以“假名”(可以近似理解成ABC字母)作为表音文字而构成的语言,和由表意文字的汉字构成的汉语是不同的体系。

  于是西方友人表示,在日语里学假名、语法、发音都还过得去,但是学到日语中的汉字时,整个人都要崩溃自杀:

  

  所以说,像中文这样独特的语言,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占少数的。

  而中文里的汉字,作为一种流传几千年直到今天、打破了这片广袤土地上各处人民发音不同造成的隔阂、成功延续了悠久华夏文明的文字,确实值得我们叉会儿腰,为它骄傲一下。

  

  至于那些因为汉字而在中文学习路上苦恼挣扎的外国友人...

  祝福他们都能好好努力、早日领会东方力量的奥妙之处吧。

  Source:

  https://www.reddit.com/r/ChineseLanguage/

上一篇:水泡+事故+切割的2018年二手车大戏,伦理、悬疑、打斗多元素入坑剧!
下一篇:葵司个人资料作品介绍 参演过《3D豪情2》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