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周瑞春:论唐宋茶文化的伦理意涵(二)
原标题:周瑞春:论唐宋茶文化的伦理意涵(二)
论唐宋茶文化的伦理意涵
(二)
周瑞春
二、亲亲爱人之茶
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而言,家庭是很重要的纲常伦理关系场域,“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这“三伦”关系的建构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中庸》有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11](P95);《论语》也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6](P2),可见对于“百善孝为先”的儒家伦理而言,人之为人的基本路径是由家庭孝亲推己及人到“仁者爱人”,以家庭亲亲为基本单位,实现全社会“礼而后治”的和谐状态。唐宋时期,随着茶文化从上流社会精英文化向全民大众俗文化扩展,在民间百姓家庭之中,“茶”的家庭伦理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和厚重。
北宋王禹偁曾写有《龙凤茶》诗:“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王禹偁获赐龙凤茶,自然是莫大的荣耀,获得如此珍贵的龙凤团茶,他随即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一饱口福,而是舍不得喝,想留着给年迈白头的双亲奉上清茶。龙凤团“其价直金二两”,王禹偁“爱惜不尝”自然不是因其价贵,而更多的是因“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7]( 第一编第五册《卷二》P257)以饱含皇恩之茶奉于白头亲,是对“孝”和“敬”最好的阐释,此时之“茶”,已经完全脱离了物化的层面,成为一种彰显孝亲精神、家国伦理之道的无价之宝。
除了孝亲内涵外,随着茶俗茶礼的发展,茶在夫妇之伦维度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宋代刘斧《青琐高议》记载,赵飞燕有一次梦中啼哭很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众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云:‘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7](第二遍第二册《赵飞燕别传》P83)。赵飞燕与已逝的汉成帝刘骜曾是君臣、夫妇,由于“侍帝不谨”,赵飞燕在梦中仍被指“不合啜此茶”。在这里,茶实际上已经成为君臣、夫妇、人鬼(神)等伦理纲常、宇宙阴阳之道的评判标准,只有当“合”宇宙阴阳、人伦纲常之道,才有资格被赐“啜茶”。实际上,早在唐初,茶就已经作为重要的信物进入婚俗礼仪之中,据《西藏政教史鉴·附录》记载:“则茶叶,亦自文成公主时输入藏土也”[12]。到了宋代,在民间以茶为礼的婚配习俗已经十分盛行。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男未娶者,以金鸡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其歌有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13](卷四P45)宋代单身男女以茶为媒来试探彼此心意、订下婚配之约。
此外,古人婚配还讲究“三茶”,即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洞房时“合茶”,也有将“提亲、相亲、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称“三茶”;江浙一带有的地区男子向女子求婚称“下茶”,女方受聘茶礼称“受茶”,一旦“受茶”即有订婚之义,是谓“好女不吃两家茶” [14]。唐宋以茶为礼,寓意坚贞不渝,以致于到明代时,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本移不,植必生子,古人订婚,必以茶为礼。” [15]以茶为礼的婚俗伦理,不光是在汉民族中流行,在云南拉祜族、布朗族、白族、贵族侗族、撒拉族、藏族、畲族、回族、壮族等众多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被不同形式地采纳和创新,这都说明茶文化的“夫妇”伦理意涵经唐宋以降,渐为全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16]
儒家文化要求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具备“仁智勇”三达德的独立人格,所以与“父子”、“夫妇”维度相比,独立自处君子在“兄弟”之维的表述相对内敛得多,相关茶文献也较少,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古人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中窥见一斑。如,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有云:“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超然台”位于密州(今山东诸城),是苏轼贬谪至此后修葺城北旧台所建,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寒食节后,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暮春烟雨,思念弟弟苏辙,写下了这首词,以茶寄托兄友弟恭之情谊溢于言表。又如,苏轼《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赠次韵答之》一诗,其中两句:“从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苏轼得到御赐龙团新茶后,送给友人去转奉其母,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亲亲爱人之道,通过“茶”这一既朴实又名贵的自然之物的传递,形成了教化民众、营造公序良俗氛围的社会效应。在苏轼看来,以茶奉友之母后,其与朋友便“从此升堂是兄弟”,俩人的友谊将进一步升华为“兄弟”血缘亲情。由此可见,“茶”在当时人看来,甚至已经具备了调整社会人伦关系的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栾保群,吕宗力,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3](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校注[M].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宋)李覯.李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周瑞春.从夷夏到天下:茶文化共同体之路[J].农业考古,2019(05):13-20.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朱易安,傅璇琮.全宋笔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8]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朱自振,郑培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2016.
[10]许嘉璐主编、安平秋副主编.二十四史全译[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1]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赵国栋.茶叶传入西藏相关问题研究[J].西藏研究,2017(04):38-47.
[13](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许晋.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茶道与茶俗[J].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96-99.
[15]董媛康.古代咏茶诗中的茶俗及其文化意蕴[J].美与时代,2017(08):35-38.
[16]黄玉梅.我国民间婚俗中的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9(05):112-114.
[17](宋)沈括.梦溪笔谈[M].诸雨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注: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官方微信:茶道哲学研究
官方微博:茶道哲学研究
长
按
关
注
官方网站:www.teaismphi.cn
新浪微博:@茶道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