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人性伦理的电影推荐?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原创「黑鱼记」 208秒,155人的专属记忆。

  收录于合集 #民航8个 #电影分享3个 #飞机2个 #空难和事故1个 #飞行员2个

  你打开了黑鱼记的第「 14 」篇原创

  “ 2009年1月15日下午3时26分 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 计划前往北卡罗来纳州 起飞90秒攀升到3000英尺(约1000米)后 这架空中客机A320(N106US) 因遭到加拿大黑雁撞击 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塔台指示班机立即折返 并提供了附近机场以供降落 萨伦伯格机长在35秒内评估了飞机性能并做出判断 确认无法返回机场后 决定在纽约市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 从出现事故到迫降成功,全程用时208秒 乘客以及机组人员155人全部生还 被誉为:「哈德逊奇迹」 ” / 《萨利机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事件发生后,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介入调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可点击「208秒,155人的专属记忆。」获取「NTSB调查报告PDF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飞机重量68.7吨,风向西北偏北,温度零下6摄氏度,速度370公里/小时,高度859米。 这是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工程师给出的事发时的数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剧照 来源爱奇艺《萨利机长》

  影片刻意营造了飞行员和NTSB调查人员之间的冲突: “我们似乎已经到了科技完全可以主导人的行为的地步,甚至可以对一个人的众生成就做出盖棺定论的判决,理性让我们无法反驳。” 纵观影片始终,从事发当时的飞机参数,到分析黑匣子中显示发动机仍有推力(即推断了机长的选择错误)的数据,通过飞机系统小组、飞机结构组、维护检修组、飞机性能组、空中交通管制、野生动物因素、存活因素、应急响应等方面综合论证分析这一事件: NTSB的调查人员始终是用数据说话,向观众展示了工具理性的实用性。 领航尺,用于空中计算各种参数/?? GJ|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反观萨利机长,发挥了他的主观能动性,做出了最符合人类本能的选择: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飞行员应该参照快速检查单(Quick Reference Handbook, QRH)进行应对。 但在这次事件中,按照电影中和NTSB给出的调查报告可以知道,空客公司和全美航空并没有为低空双发失效制定相应的检查单,同时,萨利机长并没有完全按照手册要求执行检查单(在行业内称作检查单的偏离),却在第一时间打开了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Auxiliary Power Unit, APU)为飞机提供辅助动力,尽可能保证了飞机在此情况下的安全,这是萨利机长基于四十多年的飞行经历所作出的选择。 我国的规章制度也赋予了机长这一权利/《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不可否认,调查人员的职业立场、行业精神是无可挑剔的,任何事故发生后都需要理性的善后。调查人员下意识地将资本主义制度下 “职业” 所具有的以科技为信条和“唯数据论是非”运用在善后过程始终,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完全忽视人的主观性,仅以追求客观事件的“真”为意旨。 电影中NTSB调查人员的出发点是通过精密的计算机核算,以“工具”给出数据合理性,去定义这场迫降事故为坠机事故,从而推断机长萨利在这次事故中应负不可推卸的渎职责任。他们借助理性达到自己所求的目的,追求日的效果的最大化,而漠视人的生命和情感价值,甚至试图否定40多年飞行经验对解决事故的作用。这种处理事故过程中的绝对教条主义自然引起反感。 而萨利机长则是用一种典型的“英雄主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以自己的职业操守为信念,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为所有的乘客求得一线生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人区别于机器的地方。 最终,NTSB也认可了机长的这一行动,在调查报告中称机长完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举动,即打开了APU,以防止飞机关键电源的运作,避免失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1549航班的事故调查报告截图

  A320飞机的制造商,法国空客公司,也在此次事故之后,重新修改并新增了一项适用于低空双发失效的处置的快速检查单,其中提到的方法和此次事件中萨利机长的行动如出一辙。 可以看到,第一步便是萨利机长潜意识做出的「打开APU」操作/空中客车公司A319/320/321 双发失效紧急降落检查单|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多遍,其中很大的一个感悟就是:一倍速和两倍速看很不一样。 《萨利机长》以倒叙,又或者是插叙,从更多的主观感受,多角度回忆了整个事件:有点像盗梦空间,将萨利机长的回忆、梦和幻觉,穿插在夜跑、接受采访、收看电视新闻、和妻子通话等场景里,在每一次的叙述之间暗含着一种交叉或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再现了他人生的不同阶段的种种经历。并且以事后NTSB的审查为线索,也体现了更加冷静的理性思考方式。 若将其与《中国机长》对比,则可以发现《中国机长》多以第三人称视角,站在顶端俯瞰整个事件,平铺直叙:从飞行前准备,到上飞机、完成各种检查,再到事件发生,为大家详细展开了一次航班的前世今生,包括各成员的任务分工、机组之间的相互配合、飞行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的协作、空军和民航的协调,是一种颂扬机组成员为拯救乘客大无畏精神的感性思考方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四十多年的飞行默默无闻,只是通过全美航空1549这一个航班,人们便记住了我。” 电影的原名叫做《Sally》(萨利),并非《萨利机长》。我们说“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是他先前的经历的总和”。所以我想原片强调的更多的是萨利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附有的全部性格和经历,而并非电影中文翻译中的其仅仅作为一名机长所代表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责任。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GJ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萨利机长经历鸟击事件过后从心有余悸、到怀疑自我,再到坚定自我的心路历程,我们也看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机长在日常生活中的窘境:事件调查导致暂时停飞没有经济来源,家庭陷入经济危机难以为继;外界质疑其举动合理性和自身难以适应被聚焦的新角色等等。 我想,萨利机长也应该是一位平凡英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对于正在接受训练的飞行学员而言,萨利机长咋专业上的精准、果断,是我们需要追求的最高职责,而在这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和钻研。 “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不应成为一纸空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 GJ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黑鱼记」了解更多民航和电影。

  参考文献: [1] 薛景文.从《萨利机长》看人性的坚持与理性的考验[J]. [2] 石琪琪,杜文凤.《萨利机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思[J].

  冰冷热带鱼,不过血腥度可以跟电锯惊魂一拼,仅次于身在其中

  血腥画面基本集中在后面

  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

上一篇:《爱的替身》西班牙引东西方伦理话题交锋
下一篇:07影视大全最新版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