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什么成年人总爱在儿童节这天冒充儿童?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教育机器人)

  一记暴击

  

  仔细一想,成年人过儿童节的现象由来已久,儿童节明明是儿童的节日,但为什么总有很多成年人坚持在这天冒充儿童呢?

  

  (纯属恶搞)

  question1: 孩子与成年人的区别在哪里?

  成人与儿童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体现在思维、行为方式、情绪模式等方方面面。

  成年人崇尚理性,喜欢遵守规则也喜欢用规则要求他人;成年不会无缘由的开心和悲伤(如果你有说明你还算有一颗童心);成年人不做多余的事…

  总而言之,成年人是被束缚的,是不够快乐的。

  相反,孩子是自由的,并从内心身处散发出一种愉悦的情绪。

  他们常常会产生一些自发性的想法、动作和情绪。这在成年人看来相当不合理而且多余。面对这种差异,大部分成年人会采取抑制的态度,而不是反过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question2: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过儿童节?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的三个结构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其中 “本我” 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也即一种 “趋乐” 的心理倾向。

  上面说过,因为孩童的无忧无虑,不受任何现实规则束缚,所以成年人将自己认知为“儿童”,常常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而放松的情绪,从而满足潜意识“趋乐”的需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成年人明明都一把年纪了却还自称 “宝宝”。

  

  我们也可以用退行心理(regression)来理解这个现象。

  退行,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转而使用一种比较原始、幼稚的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同样的,在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总是有很多成年人爱过儿童节,喜欢在儿童节这天认真的扮演儿童,这也可以看做是退行心理的一种体现。

  question3: 童年总是快乐的吗?

  一提到童年,涌上人们心头的更多是愉快的回忆。但是,你的童年总是快乐的吗?

  我们知道,童年在人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一生都是在重复童年的心理模式,弥补童年的缺失。

  阿德勒也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只有少数人的童年是完全幸福的,童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种种可以说称得上是“后遗症”的影响。

  Young根据个体在童年时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得出了以下18个早期适应不良的图式:

  点击看大图

  

  根据上表描述对号入座,你都拥有哪些图式呢?你拥有的不良图式也许就代表着你在童年时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

  question4: 什么才是最好的礼物?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提出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分别为:权威型、民主型、放纵型、忽视型。

  表现形式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一般被认为是比较健康的教养方式,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儿童自信、有高自尊,且自主性强。

  除此之外,及时满足孩童的需求,助儿童养成一种健康的依恋模式,也是我们所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最后,作为一名成年人,在儿童节这天,你能给予自己的最好礼物,也许就是放下种种伪装和负担,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今天再做一天成年人,明天,让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带你回到童年~!

  

  文都比邻献礼时间

  6月1日、6月2日连续两天

  微店限时秒杀

  6.1元即可带走知识卡牌

  1、2日上午10点、

  2日下午18点准时开抢!

  微店全场优惠

  (最高4800元~)

  报班加送帆布袋、小风扇~

  一键回到童年!

上一篇:生物学老师告诉你:别人的DNA 在你嘴里停留至少一个小时
下一篇:摩托车变成大玩具,年轻人的新宠有多烧钱?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