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15岁女孩怀孕生子,19岁时再怀二胎:性无知毁掉了多少未成年人?
前段时间,深圳某妇产医院急诊室迎来一对母女。
年轻女孩抱着一个婴儿,神情慌乱,看起来就不大。
经了解得知,她叫桐桐(化名),只有19岁。
让人震惊的是,这已经不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了。
15岁时,她已经生过第一个孩子,而且为了省钱,是她的外婆在家中给她接生的。
这一次,他们本来也想在家里生,可是却遇上了问题。
婴儿送来时,没有呼吸、没有心跳,看起来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经医院全力抢救一个小时后,这个男婴宣告死亡。
女孩桐桐也被收治住院,因为她的身体很虚弱。
这么年轻,就已经怀过两个孩子,对桐桐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网友们看到这样的事件,纷纷不淡定了:
“15岁就头胎,难道不是强奸幼女?”
不敢相信,孩子不懂就算了,作为大人,竟然对未成年人性行为,处于如此不闻不问的状态。
而且为了省钱,还不将她送医,在家接生,真是让人唏嘘。
青少年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若不正确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教导子女自我保护意识与正确的两性价值观。
否则,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跌进深渊。
1
性无知,毁掉了多少未成年人!
有这样一项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根据腾讯新闻发布的“2019 中国年轻人性现状报告”显示:
47.5% 有性经验的 95 后第一次发生在高中及之前。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孩子,在身心还没有发育健全的时候,就偷尝了“禁果”。
这并不是小数目。
未成年人怀孕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
很多孩子,他们还没有弄明白生理和性知识,就意外地怀孕了。
西安一女孩小田,是一名初中寄宿制学生。
她只有14岁,就意外怀孕。
还有一名16岁的高中生,突然腹痛难忍,她的妈妈还以为她得了急性阑尾炎。
结果,却发现是意外怀孕。
前段时间,快手上出现了一批00后未成年主播,在直播中晒孕肚、孩子和老公。
这些孩子大多在14-17岁之间,有的正在孕期,有的孩子已经2岁。
在她们看来,14岁结婚生子是件自豪的事。
一名叫“准妈咪”的快手用户,在自我介绍中称,她15岁就和宝爸“结婚”,但是年龄不够没有领结婚证。
她还说:“宝宝是个男宝,宝爸对我很好,领证的事不着急”。
过早的性行为、怀孕生子,不管是对未成年孩子的身体还是心灵,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尤其是怀孕生育,因为很多未成年人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她们在生产时危险系数会非常高,生产后面临的并发症等也会对她们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么多案例的背后,其实是最根源的,就是性教育的缺失。
2
性教育受到的那些阻力
中国父母是羞于谈“性”的。
“女童保护”曾对全国 31 个省份的 9151 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68.63% 的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防性侵教育。
在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就有这样一段:
房思琪对母亲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母亲诧异地看着她,回答说:“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那个时候,思琪才明白,在性教育这个环节中,父母将永远缺席。
但比起“没有”性教育,更可怕的是“阻止”性教育。
之前,人民网就曾发文章说明儿童性教育普及的难度:校园缺教材,家长难开口……
2017 年,国内出版的性教育教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就遭到了父母的质疑。
该教材中,直接使用了“睾丸”“阴道”等名词,以及部分生理知识的插图。
一位妈妈在网上说:这些成人都觉得劲爆的内容,给小孩子看真的好吗?
被说“尺度大”的性教育读本 图片来源:人民网
事实上,这套“劲爆”的性教育教材由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根据 200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研发的。
这些正确的器官名称、器官图片,是为了让孩子明白性是怎么一回事,也能避免孩子被侵犯后还浑然不知,甚至以为这是游戏、是亲近的表现。
可是这样的性教育课本,却被家长吐槽尺度太大。
可见在中国普及性教育有多难!
别说是教育孩子,有的家长的观点还没有转变过来。
“性”好像成了一个禁忌,不能说,不能提。这样一来,性教育,就成了是教育上的一个痛点和缺失点。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有了性意识。如果不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性教育,那么孩子就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据有关数据标明:
如果我们的性教育可以早一点,观念科学一点,至少60%的未成年性行为、70%的性侵、80%的流产、90%的性病,都可以免于发生。
所以,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我们真的不能再回避了!
3
不要让性教育的缺失
成为性侵的“帮凶”
据统计,中国每天有超过8名儿童被猥亵和伤害。
据中国计生委统计,中国每年的流产手术高达1300万台,低龄化问题十分严重。
疾控中心之前发布一项数据:中国15到24岁青年学生,每年约有3000例学生感染艾滋病。
据统计,只有 34% 的年轻人对艾滋病预防和传播有着正确的认识。
这一件件痛心的事件和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孩子对于性的无知,以及家长对于孩子性教育的一味回避与缺席。
可见,家长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和安全教育又多必要!
家长一定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隐私部位不能给别人碰触,不能随意相信陌生人。也要及时关注孩子,以防他们在不知情不懂事的情况下就被侵犯。
另外,还有几点,家长一定要注意:
◆ 警惕孩子身边的“熟人”
据调查统计表明,大约每10个被性侵的孩子中,有8个是被认识的人伤害。
2019年全年中国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例301起。
在301起案例中,熟人作案212起,占比70.43%。
而且,这些熟人作案的案例,在没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况下,施害人往往多次作案,不会自动终止,有的甚至持续作案达到2至3年。
越是熟人,越容易放松警惕,邻居、朋友、甚至是老师、亲戚……有时候恶魔就在身边。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数据。
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身边的熟人保持警惕。
◆ 网络性侵不可忽视
除了高发的性侵案件,作为家长,更容易会忽视不太明显的但极其普遍的网络性侵。
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现在的孩子普遍很小就开始接触网络。
但网络上的人良莠不齐,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坏人。注意,以下情况都属于性侵:
● 网友约见未成年人后性侵● 通过网络聊天拍摄未成年人裸体视频● 哄骗未成年人拍摄淫秽视频后上传网络牟利
同时,也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向儿童传递色情图像、影像、小说等,会给孩子传播错误的性观念。
所以,关于各种网络性侵害,家长同样需要保持警惕!
◆ 不要回避性教育
心理学上,有个“禁果效应”。
说的是,越是禁止的东西,越容易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 。
就类似于一种逆反心理。
孩子对“性”也是如此。
你越难以启齿,孩子就越好奇,越会在其他途径中获取相关知识。
与其让孩子接受各种错误的引导,还不如家长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说明白。
性,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东西,用不着羞涩和回避。
多让孩子知道一点性知识,也许就能减少对孩子的一次伤害。
大大方方地谈及性教育,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4
对孩子的性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迟,如果你还没开始,那么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吧。
我们总是想让孩子成才,从学习辅导班到各种兴趣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关乎孩子身心健康的性教育,却总是被我们忽视。
实际上,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的一味回避,而一直保持“单纯”,反而,会时刻活在风险之中。
所以,不要再缺席孩子的性教育了。孩子性教育这堂课,千万别等坏人来教!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