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爱豆张铭浩露骨聊天记录曝光,最该被谴责的却另有其人
我必须先补充一句,我并不是说他说这些黄色的内容是多么正常、多么健康,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不要认为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跟十八岁之后的成年人会有天壤之别。
你要知道:
很多十七八岁的农村年轻人,也就在这个年纪结婚生孩子了,之前大衣哥不就是为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办了婚礼嘛。
很多十八九岁的大学生,进大学之后,也在校外同居了,现在大学生20岁就可以领证结婚了。
他们难道是到了十八岁,突然之间就懂男女之事的吗?
亦或者,他们到了十八岁,突然之间才有了性的欲望吗?
显然不是。
张铭浩在聊天记录里这么说是否妥当是一回事,但是作为15岁正常发育的年轻人,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能算“超前”。
特别要看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代年轻人,性成熟的程度远远高过目前更占据话语权的70后、80后,千万不要用“老人家”当年的情况去审视这一代年轻人的性观念和性经历。
所以,与其谴责他,不妨正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有性需要和渴望的事实,而不是用“他是小孩子”试图否认这种需要和渴望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真正值得探讨的是,因为张铭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加血气方刚,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躁动不安的特殊时期。
遗憾的是,我们对性教育的观念还是过于落后了一些。
你看,面对一个15岁身体发育完全,在古代可能已经有孩子的男生,还有很多人觉得“小孩子怎么会懂这些”,而不是“是不是性教育不够到位,所以让他产生了误解或者用错误的方式处理”,可见主要问题并不是出在张铭浩的身上,而是对他们的正常身心发展疏忽的我们身上。
不是他们太超前了,而是你太落后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张铭浩是男性,容易让人误解成因为他是男孩,所以会有这方面的“超前”想法。其实不然。
以我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的经验,其实有许多未成年的女孩子,“满脑子也在想这些东西”。他们这一代的性成熟和需求是普遍性的,不分性别。
如果张铭浩的聊天记录能够成为一种提醒,让这个年龄段的家长、老师(如他这样的爱豆,还要加上经纪公司)等意识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向他们提供性教育的时候,我认为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我不认为张铭浩有本事自创这些表达,所以真正要问的是:
张铭浩是从哪里学会这些话的?
肯定不会是他的经纪公司,也不会是他的父母——那些指他的公司和父母的人,我倒是觉得你弄错了讨伐的对象。
而且我们也都经历过14、15岁的年纪。那正是反抗大人的年纪,父母说什么,经纪公司(这个大人的替代物)说什么,反而自己就是不去做什么。他们的作用,还真是比较有限的。
真正对他们能够施加比较大影响的,还是网络。
有不少“懂行”的网友就表示,张铭浩的这些露骨表达常见于未成年人追捧的网文。
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提出过警示,由于互联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大量的未成年人正在把网络版的黄色文学当做自己的“精神粮食”,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阻止和有效的引导,势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然而,对此不少人表达了不满,他们提出:
1、这是一种文学创作,不要打压。
2、未成年人不能看的话可以,但不能阻止成年人看。
他们是真的想要保护未成年人吗?真的意识到危害了吗?
我们必须看到,目前的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已经是非常之深。
张铭浩只是不小心被曝光了,还有大量未成年人的聊天记录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而这些很有可能比他的还要露骨。
还有一点。
喜欢创作这些黄色文学作品的人群中,不少就是十三四十到十七八岁的小孩子,他们一边刷着一课一练,一边写着一天一篇的黄色小文,张铭浩聊天记录里的对话,其实常常就是他们笔下的人物对话。
所以,张铭浩会用这样的口气说话,还真的不能只怪他们,我们必须将矛头直指这些纵容网络黄色信息的网络管理者和大V:
像张铭浩这样的未成年人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你们要负主责。
与张铭浩开展这种露骨聊天的对象,其实是一个成年人了。
虽然当事人一直在暗示,是因为不爽他这么说话所以才披露出来的。但是,这其实是矛盾的:
如果你觉得不爽,怎么会跟他聊这么久,以至于让你搜集到这么多信息?
由此,引出第三个值得讨论的点:
作为成年人,当我们与未成年人接触时候(特别是你明确知道他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应保持何种尺度?
我认为,成年人应禁止与未成年人有类似的性接触,不仅不能发生性行为,也不应用保持这种聊天关系,因为这实质上是一种性引诱。
有人说,看起来是张铭浩主动的,为何要苛责另一方?
因为张铭浩是未成年人,而另一方是成年人,成年人理应比未成年人更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发展下去是什么样的结果,成年人有义务也有能力把一段关系导向正常化而非引导向非正常化的方向。
而这位20岁的年轻女性,至少她聊天记录中的表现,也在用“宝贝”、“抱抱”这样的话回应对方,我没有看到她对这段关系起到什么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可能是推波助澜的。
当然,让成年人负责,也是避免有些成年人躲在幕后,以看起来是未成年人更主动来减免自己的责任。
事实上,在国外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2015年,在英国有一个叫Georgina Hill的单亲妈妈,就在网上结识了一个15岁的男生,然而两人也是通过网络聊天方式调情。最后,两人相约线下见面,你情我愿地发生关系。
然而,由于被男孩家人发现,这位单亲妈妈最终入狱。
你看,这本是你情我愿的聊天并发生关系,但是在英国人看来,这就是一种罪过,是不能容忍的。而未成年人一方,即便是个男孩,也是受害者,是应该被保护的群体。
在张铭浩事件中,另一方是否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呢?
表面看起来是张在“挑逗”,实际上可能是另一方在一步步引导,让他陷入其中呢?
必须看到,未成年人上网交友已经成为普遍趋势,网络世界确实有很多危险地带,比他们岁数更大的成年人,可能向他们设下圈套,甚至引导他们主动走进这样的圈套之中。
对此,我们能做的除了加强网络监管,还是应该重拳出击,对这些事件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而不是怪罪未成年人怎么思想如此龌蹉,那是完全搞错了方向,反而为成年人,特别是成年女性侵犯未成年男性权益提供了可乘之机。
希望这一事件的有关方面,如张铭浩的家长和所在公司要严肃跟进,惩处对其实施性引诱的成年人,才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
这件事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这位成年女性截取了聊天记录,而这恰恰是最应该被关切的问题。
首先,未成年人的隐私,远比成年人更值得保护。
特别是未成年人,本身对隐私保护的意识就不强。你看张铭浩虽说是一个艺人,但是到底还是小孩子,在网上聊天竟然是用真名,而且想说什么说什么,可见基本上缺乏这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反倒是另一方作为大几岁的成年人,对自己的保护措施做得就比较到位,没人知道她到底是谁。
因此,无论其是否还拥有一个艺人身份,都应该考虑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这应该成为全民共识。
其次,不管是否未成年人,像这种私人的聊天记录曝光,我总觉得是不妥当的。
要知道,越是私密的聊天,越是会表达一些本身就不太适合在公开场合被人看的信息。作为旁观者,你会感到有些不舒服,反而是正常的表现。
如果你看一个人的手机,发现聊天记录你都很舒服,我反倒是要提醒你,这可能是“造假”的聊天记录,要么他就是给你看的,要么他对所有人都不太放心,所以都保持着安全的社交距离。
私人聊天的价值,恰恰就在于能够有一些更真实、更亲密的表达。而为了让聊天能够更真实、符合内心所想,恰恰有一个我们不能突破的底线,就是不能把私人的聊天记录公开化,否则的话,每个人都要小心自己的聊天记录是否有一天会被人公开,那么我们每次与人通联都会非常注意措辞,当然也就失真了。这恐怕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因此,发生此类事件后,我们首先应该对侵犯隐私的行为予以谴责,而不是声讨聊天的内容。
对这种贩卖他人隐私的行为,应人人唾弃才是。
首先,认为艺人有“性”就不单纯了,这本身是错误的思想。
“性”是一种生理需要,与单纯不单纯无关。单纯是一个人的品性。要知道,一个人可以有性而且肯定有性,但他也可以是单纯的。
“性”的本质是美好的,是身体的愉悦,是心灵的撞击。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有性需要和性表达就是肮脏的,然后不配做一个清纯偶像,我认为是你的性观念太过保守,问题出在你的身上,而不是他的身上。
你要反思的是,你的性教育怎么还停留在认为性就是肮脏的、下流的水平。
当然,具体到张铭浩本人,因为对他不了解,对他的两性关系更只是通过简单的截图,仅仅凭此就下定论,我认为过于简单化,所以对此我不做评论。
其次,艺人不等于是道德标兵。
有人说他的身份是艺人、偶像,所以对他的要求要更高一点。
我倒是觉得,艺人也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做做表演而已,为何要用道德标兵的标准去对待他们?
何况,现在我们对道德标长相酷似王源的15岁乐华旗下艺人张铭浩,终于登上了热搜,不过这恐怕是他短暂演艺生涯结束的信号。
起因是,某个知情人爆料,这位爱豆和20岁的女生谈恋爱,曝光的聊天记录里充满了“颜色”,有不少“求抱抱”、“求睡觉”的内容,尺度之大让许多人网友表示“不敢相信这是15岁孩子说的话”。
目前,他的粉丝后援会已经表示要跟他说“再见”,据说其经纪公司也准备与他解约。
然而,围观了这个聊天记录以及网友一边倒的谴责,我倒是很想为他说两句,至少在我看来,这一事件中最应该被谴责的人,并不是他,反而另有其人。
许多人对他的谴责,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年龄怎么会满脑子想到性。
不过我倒是很好奇地想问问:
15岁的孩子,在你心中应是什么模样?是对性依然懵懂无知,不知为何物吗?
亦或者,到几岁你才不会觉得大惊小怪?
我必须先补充一句,我并不是说他说这些黄色的内容是多么正常、多么健康,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不要认为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跟十八岁之后的成年人会有天壤之别。
你要知道:
很多十七八岁的农村年轻人,也就在这个年纪结婚生孩子了,之前大衣哥不就是为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办了婚礼嘛。
很多十八九岁的大学生,进大学之后,也在校外同居了,现在大学生20岁就可以领证结婚了。
他们难道是到了十八岁,突然之间就懂男女之事的吗?
亦或者,他们到了十八岁,突然之间才有了性的欲望吗?
显然不是。
张铭浩在聊天记录里这么说是否妥当是一回事,但是作为15岁正常发育的年轻人,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能算“超前”。
特别要看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代年轻人,性成熟的程度远远高过目前更占据话语权的70后、80后,千万不要用“老人家”当年的情况去审视这一代年轻人的性观念和性经历。
所以,与其谴责他,不妨正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有性需要和渴望的事实,而不是用“他是小孩子”试图否认这种需要和渴望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真正值得探讨的是,因为张铭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加血气方刚,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躁动不安的特殊时期。
遗憾的是,我们对性教育的观念还是过于落后了一些。
你看,面对一个15岁身体发育完全,在古代可能已经有孩子的男生,还有很多人觉得“小孩子怎么会懂这些”,而不是“是不是性教育不够到位,所以让他产生了误解或者用错误的方式处理”,可见主要问题并不是出在张铭浩的身上,而是对他们的正常身心发展疏忽的我们身上。
不是他们太超前了,而是你太落后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张铭浩是男性,容易让人误解成因为他是男孩,所以会有这方面的“超前”想法。其实不然。
以我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的经验,其实有许多未成年的女孩子,“满脑子也在想这些东西”。他们这一代的性成熟和需求是普遍性的,不分性别。
如果张铭浩的聊天记录能够成为一种提醒,让这个年龄段的家长、老师(如他这样的爱豆,还要加上经纪公司)等意识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向他们提供性教育的时候,我认为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我不认为张铭浩有本事自创这些表达,所以真正要问的是:
张铭浩是从哪里学会这些话的?
肯定不会是他的经纪公司,也不会是他的父母——那些指他的公司和父母的人,我倒是觉得你弄错了讨伐的对象。
而且我们也都经历过14、15岁的年纪。那正是反抗大人的年纪,父母说什么,经纪公司(这个大人的替代物)说什么,反而自己就是不去做什么。他们的作用,还真是比较有限的。
真正对他们能够施加比较大影响的,还是网络。
有不少“懂行”的网友就表示,张铭浩的这些露骨表达常见于未成年人追捧的网文。
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提出过警示,由于互联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大量的未成年人正在把网络版的黄色文学当做自己的“精神粮食”,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阻止和有效的引导,势必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然而,对此不少人表达了不满,他们提出:
1、这是一种文学创作,不要打压。
2、未成年人不能看的话可以,但不能阻止成年人看。
他们是真的想要保护未成年人吗?真的意识到危害了吗?
我们必须看到,目前的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已经是非常之深。
张铭浩只是不小心被曝光了,还有大量未成年人的聊天记录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而这些很有可能比他的还要露骨。
还有一点。
喜欢创作这些黄色文学作品的人群中,不少就是十三四十到十七八岁的小孩子,他们一边刷着一课一练,一边写着一天一篇的黄色小文,张铭浩聊天记录里的对话,其实常常就是他们笔下的人物对话。
所以,张铭浩会用这样的口气说话,还真的不能只怪他们,我们必须将矛头直指这些纵容网络黄色信息的网络管理者和大V:
像张铭浩这样的未成年人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你们要负主责。
与张铭浩开展这种露骨聊天的对象,其实是一个成年人了。
虽然当事人一直在暗示,是因为不爽他这么说话所以才披露出来的。但是,这其实是矛盾的:
如果你觉得不爽,怎么会跟他聊这么久,以至于让你搜集到这么多信息?
由此,引出第三个值得讨论的点:
作为成年人,当我们与未成年人接触时候(特别是你明确知道他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应保持何种尺度?
我认为,成年人应禁止与未成年人有类似的性接触,不仅不能发生性行为,也不应用保持这种聊天关系,因为这实质上是一种性引诱。
有人说,看起来是张铭浩主动的,为何要苛责另一方?
因为张铭浩是未成年人,而另一方是成年人,成年人理应比未成年人更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发展下去是什么样的结果,成年人有义务也有能力把一段关系导向正常化而非引导向非正常化的方向。
而这位20岁的年轻女性,至少她聊天记录中的表现,也在用“宝贝”、“抱抱”这样的话回应对方,我没有看到她对这段关系起到什么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可能是推波助澜的。
当然,让成年人负责,也是避免有些成年人躲在幕后,以看起来是未成年人更主动来减免自己的责任。
事实上,在国外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2015年,在英国有一个叫Georgina Hill的单亲妈妈,就在网上结识了一个15岁的男生,然而两人也是通过网络聊天方式调情。最后,两人相约线下见面,你情我愿地发生关系。
然而,由于被男孩家人发现,这位单亲妈妈最终入狱。
你看,这本是你情我愿的聊天并发生关系,但是在英国人看来,这就是一种罪过,是不能容忍的。而未成年人一方,即便是个男孩,也是受害者,是应该被保护的群体。
在张铭浩事件中,另一方是否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呢?
表面看起来是张在“挑逗”,实际上可能是另一方在一步步引导,让他陷入其中呢?
必须看到,未成年人上网交友已经成为普遍趋势,网络世界确实有很多危险地带,比他们岁数更大的成年人,可能向他们设下圈套,甚至引导他们主动走进这样的圈套之中。
对此,我们能做的除了加强网络监管,还是应该重拳出击,对这些事件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而不是怪罪未成年人怎么思想如此龌蹉,那是完全搞错了方向,反而为成年人,特别是成年女性侵犯未成年男性权益提供了可乘之机。
希望这一事件的有关方面,如张铭浩的家长和所在公司要严肃跟进,惩处对其实施性引诱的成年人,才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
这件事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这位成年女性截取了聊天记录,而这恰恰是最应该被关切的问题。
首先,未成年人的隐私,远比成年人更值得保护。
特别是未成年人,本身对隐私保护的意识就不强。你看张铭浩虽说是一个艺人,但是到底还是小孩子,在网上聊天竟然是用真名,而且想说什么说什么,可见基本上缺乏这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反倒是另一方作为大几岁的成年人,对自己的保护措施做得就比较到位,没人知道她到底是谁。
因此,无论其是否还拥有一个艺人身份,都应该考虑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这应该成为全民共识。
其次,不管是否未成年人,像这种私人的聊天记录曝光,我总觉得是不妥当的。
要知道,越是私密的聊天,越是会表达一些本身就不太适合在公开场合被人看的信息。作为旁观者,你会感到有些不舒服,反而是正常的表现。
如果你看一个人的手机,发现聊天记录你都很舒服,我反倒是要提醒你,这可能是“造假”的聊天记录,要么他就是给你看的,要么他对所有人都不太放心,所以都保持着安全的社交距离。
私人聊天的价值,恰恰就在于能够有一些更真实、更亲密的表达。而为了让聊天能够更真实、符合内心所想,恰恰有一个我们不能突破的底线,就是不能把私人的聊天记录公开化,否则的话,每个人都要小心自己的聊天记录是否有一天会被人公开,那么我们每次与人通联都会非常注意措辞,当然也就失真了。这恐怕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因此,发生此类事件后,我们首先应该对侵犯隐私的行为予以谴责,而不是声讨聊天的内容。
对这种贩卖他人隐私的行为,应人人唾弃才是。
首先,认为艺人有“性”就不单纯了,这本身是错误的思想。
“性”是一种生理需要,与单纯不单纯无关。单纯是一个人的品性。要知道,一个人可以有性而且肯定有性,但他也可以是单纯的。
“性”的本质是美好的,是身体的愉悦,是心灵的撞击。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有性需要和性表达就是肮脏的,然后不配做一个清纯偶像,我认为是你的性观念太过保守,问题出在你的身上,而不是他的身上。
你要反思的是,你的性教育怎么还停留在认为性就是肮脏的、下流的水平。
当然,具体到张铭浩本人,因为对他不了解,对他的两性关系更只是通过简单的截图,仅仅凭此就下定论,我认为过于简单化,所以对此我不做评论。
其次,艺人不等于是道德标兵。
有人说他的身份是艺人、偶像,所以对他的要求要更高一点。
我倒是觉得,艺人也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做做表演而已,为何要用道德标兵的标准去对待他们?
何况,现在我们对道德标兵的要求,其实也没有那么高。之前也有道德标兵私生活很混乱,官方还站出来说“要对年轻人更加宽容一些”。
张铭浩的问题跟她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问题,而且张比她还年轻10岁。
如果对比他问题还严重、比他年纪还要大的人都要“宽容一些”,又为何不能对张铭浩网开一面呢?
他是艺人,也是未成年人,更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当然也是会犯错误、说错话、错信他人的普通人。
什么时候你能够用看待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什么时候你才真正摆脱了“粉圈思维”。兵的要求,其实也没有那么高。之前也有道德标兵私生活很混乱,官方还站出来说“要对年轻人更加宽容一些”。
张铭浩的问题跟她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问题,而且张比她还年轻10岁。
如果对比他问题还严重、比他年纪还要大的人都要“宽容一些”,又为何不能对张铭浩网开一面呢?
他是艺人,也是未成年人,更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当然也是会犯错误、说错话、错信他人的普通人。
什么时候你能够用看待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什么时候你才真正摆脱了“粉圈思维”。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