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动物有没有“伦理”的意识,为什么?
动物所谓的“伦理意识”其实就是动物会不会近亲繁殖?答案是会,但是比较少。当然这并不是动物之间懂什么伦理关系,而是它们在漫长的演化中,拥有的一种本能。不过,在人工饲养下的动物,近亲繁殖却是常有的事,因为让动物近亲繁殖是纯种选育最常用的手段。
为什么说动物不会近亲繁殖是一种本能?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繁殖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为此,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择偶标准,比如雄狮想要获得繁殖权就必须打败同类同性,鸟类则通常会根据羽毛颜色的艳丽与否以及叫声是否高亢持久来吸引异性,虽然这些择偶标准看似差异很大,但实际上本质是相同的,因为羽毛越艳丽、叫声越高亢的鸟在同类中显然是更优的个体,与雄狮的成王败寇法则差异不大。
动物选择最优的个体进行繁殖是为了产生更优的后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子英雄儿好汉”,但是,仅仅是选择最优的个体还是不够的,因为还有近亲繁殖的可能。
近亲繁殖是指3代内有共同祖先的动物之间发生的繁殖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动物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动物的许多有害的基因是隐性的,一旦发生了近亲繁殖,那么隐性基因变为显性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先天性发育问题、疾病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提升等等方面。
而对于在残酷的大自然生存的动物来说,它们的每一次繁殖都是非常不易的,而且后代的存活率本身就受到自然界中许多因素的影响变得很低。
在这个前提下,再近亲繁殖增加后代患病、不足的几率,显然是不利于物种的延续的,所以在漫长的演化中,那些主动规避近亲繁殖的动物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而那些近亲繁殖的动物会被逐渐的淘汰,到了如今,物种经过百万、千万,甚至是上亿年的演化,显然规避近亲繁殖成为了它们生存的本能。
动物是如何规避近亲繁殖的?
在自然界中,动物根据生存习性可以分为群居和独居两大类,根据食性又可以分为食肉、食草以及杂食三大类,而食草动物通常倾向于群居,所以,我们不妨分别用独居的食肉,群居的食肉和食草动物规避的方式来介绍一下。
群居的食肉动物,我们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狮子和狼来简单地说一下吧。首先是狼,狼是典型的群居动物,而且它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近亲繁殖方面,狼可以说是控制得最好的食肉动物,因为在狼群中,只有狼王夫妇可以繁殖,其他成员一律是不准繁殖的。
即便是狼王的后代也不例外,它们想要繁殖就只能离开狼群自己去寻找合适的伴侣组成夫妻,然后发展自己的狼群。所以,狼是不会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的。
狮群稍微有些复杂,因为狮子是“一夫多妻制”的,一个狮群中往往只有一头成年雄狮,多头成年母狮,而且它们繁殖的后代会待在狮群中,所以,狮群是偶尔会发生近亲繁殖的,但这种情况属于个例。那么狮子是如何避免近亲繁殖的呢?
首先,狮子后代中的雄狮在长到2-3岁时,就会被赶出狮群,此时的亚成年雄狮还没有性成熟(雄狮5岁性成熟),无法繁殖。其次就是雌狮了,狮子的雌性后代不会被赶走,而是一直留在狮群中,这就给了狮子近亲繁殖的机会(雌性后代与亲一代的雄性)。
但是,尽管有机会,机会也极少,这是因为一方面雌狮的母亲依然还在狮群中,它们不会默许这种行为,其次,一头雄狮在狮群中当“狮王”的时间不会太长,通常只有3-5年,我们以平均4年开始算,一头雄狮加入狮群后,需要先繁殖,然后雌狮再经历约110-119天妊娠期产下后代,之后,幼狮(雌性)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成年,而刚成年的雌狮通常不会发生繁殖行为。
也就是说当狮群中的雌性后代长到可以正常繁殖时,狮王的更替也就结束了,所以,通常雄狮没有机会与它的雌性后代近亲繁殖。
既然上面我们用狮子为例,群居食草动物我们就用狮子最常见的猎物非洲水牛为例吧,非洲水牛是典型的大型群居动物,一个水牛群少则上百头,多则几百头,看起来近亲繁殖是很难避免的。
但其实,它们也有着自己的方式,而且方式与狮子不谋而合,在水牛群中,雌雄成年个体的比例是比较相近的,所以在繁殖期,我们很少看到公牛为了争夺配偶权大打出手,而且即使是“水牛王”也不会独占繁殖权。
这是一种将种群繁殖最大化的繁殖机制,而这种繁殖机制背后也是隐藏着原因的,因为非洲水牛幼崽的夭折率高达80%,夭折的原因包括但不仅限于食肉动物的捕杀、生病、遇到天敌时的踩踏等等,所以在夭折率如此高的前提下,还要通过拼命获得繁殖权,那么非洲水牛可能早就灭绝了。
非洲水牛的发情期接近,所以在繁殖的季节,小牛们的出生时间也相差不大,刚出生的小水牛体重就已经达到了45公斤。
它们会跟随族群和母亲度过一年多的时间,其中哺乳期持续约10个月左右,当断奶后,小水牛会继续留在族群中待5-6个月的时间,之后,它们就会被赶走,被赶走的水牛会自主的集群或者加入同龄的群体,形成新的水牛群,而原本的水牛会越来越“老龄化”,最终消失在大草原上。
所以,作为食草动物,非洲水牛是通过赶走可以自己生存的后代来避免近亲繁殖的。
其实,独居的食肉动物发生近亲繁殖的几率原本就很低,我们以老虎为例,老虎只有在繁殖期才能看到公虎和母虎在一起,而且这种相处也是很短暂的,过了发情期,它们就各回各家了,只留下雌虎自己度过漫长的妊娠期(105天左右)。
小老虎出生后会与母虎一起生活约2-3年的时间,之后它的后代无论雌雄都会被赶走,此时母虎的雌性后代才刚刚成年(3岁),雄性后代还没有成年,这就避免发生近亲繁殖的行为了。
当然,赶走后的老虎也有可能会与它们的“父亲”发生近亲繁殖,但是这种情况依然是很少的,这是因为被赶走的老虎更倾向于离母亲的领地足够远,而其母亲的领地是与父亲的领地重合的(雄虎的领地往往与多只雌虎重合,但雄虎与雄虎的领地互不重合),所以远离母亲的领地,也就意味着远离父亲的领地。
因此,独居的食肉动物会在后代刚成年后就被赶走,而被赶走的后代倾向于离自己的母亲非常远寻找新的栖息地,这是它们规避近亲繁殖的策略。
总结一下
伦理关系属于道德和文明的范畴,这是人类独有的,对于动物来说它们是不懂什么伦理关系的,比如在繁殖期,我们将两只有血缘关系的雌雄动物放到一起,它们也是会繁殖的,这是繁殖本能导致的。
但是,在自然界中,动物都是有着自己规避近亲繁殖的方式的,这是漫长的演化得来的,关乎于生存的东西。
上一篇:未成年人能住酒店吗
下一篇:碘缺乏——不可忽视的问题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