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健康吗?这些“碘”必须get起来,很重要!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碘是人体的必要元素之一

  缺碘或者碘过量都会引起不同的疾病

  

  每年的5月15日是“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是第26个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宣传日主题是“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关于碘的那些事~

  1

  什么是碘缺乏病呢?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导致人体碘缺乏而造成的一系列损害的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以呆、小、聋、哑、瘫为主要特征)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损害等,孕妇缺碘可造成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以及小儿智力、体格发育和神经运动障碍等。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2

  哪些人群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

  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

  

  3

  为什么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危害的最好方法?

  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人每天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经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

  

  4

  人每天需要多少碘?从哪里来?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推荐摄入量(可以满足人群中98%的人需要):0-6个月为85微克,6个月-1岁为115微克,1-10岁为90微克,11-13岁为110微克,14岁及以上成人为120微克,孕妇230微克,乳母240微克。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每天摄入量,当某个体的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可以认为有摄入不足的危险,如果某个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或超过了推荐摄入量,可以认为该个体没有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环境获取。我国居民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水。除高水碘地区(约3100万人口)外,碘盐对碘的平均贡献率为84.2%,各类食物为13.1%(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饮用水为2.7%。

  各类食品中碘含量(中位数)

  

  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的饮用水碘含量为每升5微克及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食用碘盐,仅从食物和饮用水中摄入的碘达不到膳食推荐摄入量,以成年人为例,根据201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监测的食物摄入量计算,普通成年人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摄入的碘为34.4微克,大城市为41.6微克。即使是鱼、虾摄入较多的沿海地区,如上海市成年男女膳食碘摄入量分别为70.4微克和65.5微克,也远低于每天建议的总摄入量120微克。因此仅靠正常吃饭而不用加碘盐,不能满足人体每天对碘的需求。

  我国成年人不食用碘盐情况下碘的摄入量(微克/天)

  

  5

  食用碘盐会造成碘过量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摄入碘的安全范围是100-1000微克。目前我省盐碘的浓度为25微克/克,按我省日均人摄盐量8克计算,如果再扣除烹调约20%的损失,每人每天从碘盐中摄碘量为160微克,并不会造成碘过量。

  

  6

  沿海地区人们食用海产品较多,为什么也要食用碘盐?

  2009年,卫生部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等4省(市)开展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显示,海带、紫菜、海鱼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很低,居民膳食碘摄入来源于这类食物所占的比例相应很低。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84.2%来自于加碘食盐,来自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 (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 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实际上,海带是海产品中碘含量较高的,约为17500μg/100g,而像带鱼、海虾、棱子蟹等普通的海鲜含碘量则低很多,约为8~9μg/100g,因此,如果确实每日食用足量的海产品,是能够满足人体碘需要量的。但实际上普通民众又有多少人每天食用足够量的海产品呢?而且从经济、方便、实用和安全角度考虑,食用碘盐补碘的优点远远强于食用大量海产品。在广东徐闻县和浙江舟山市等地区的研究表明,绝大部分不食用碘盐的沿海居民都是轻度缺碘的。因此,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加碘食盐,以保证居民的碘摄入,进一步降低碘缺乏的风险。

  

  7

  不同人群如何科学补碘?

  1. 一般人群补碘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每天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约为10 μg;  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碘量约为 25~ 50μg; 如果不特殊增加富碘食物,则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和饮水中获得的碘不能满足人体需求。按照我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如果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mg/kg,每天摄入 5g 食盐,烹调损失率按 WHO 等国际组织推荐的20% 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 100μg,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碘推荐摄入量( 120μg/d) ,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不食用加碘食盐外,其他居民都应食用加碘食盐。

  

  2.特需人群补碘

  (1)妊娠妇女

  近年来广东省监测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孕妇尿碘水平普遍在100~150μg/L之间;沿海地区及非碘盐冲销地区孕妇尿碘水平普遍小于100μg/L;均低于WHO推荐的最低限值150μg/L,处于碘摄入不足状态。

  

  备孕阶段为达到良好的碘营养状态,应食用加碘食盐。怀孕后应选用妊娠妇女加碘食盐或碘含量较高的加碘食盐(孕妇专用盐),并鼓励摄入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孕妇每周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海带(鲜,100g)、或紫菜(干,2.5g)、或裙带菜(干,0.7g)、或贝类(30g)或海鱼(40g)均可提供110μg碘。

  (2)哺乳妇女

  哺乳妇女应同妊娠期一样继续选用妊娠妇女加碘食盐或含碘量较高的加碘食盐,并鼓励摄入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3)婴幼儿(出生后至36月龄内)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体格生长及神经系统发育。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 13~24 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加碘食盐,可获得一定量的碘。婴幼儿的辅食中应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饮食主要是乳制品。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10765-2010 )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必须加碘,加碘量为每 100kJ 加碘2.5~14.0 μ g 或每 100kcal 加碘10.5~58.6 μ g。

  

   ( 4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快速增长,对碘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3.甲状腺疾病患者补碘

  甲状腺疾病复杂多样,每种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否需要补碘,应该尽量遵循医生的建议。

  

  8

  孕妇为何要食用“孕妇专用加碘盐”?家人可与孕妇一起食用“孕妇专用加碘盐”吗?

  为了保障孕妇健康和保护胎儿智力发育不受影响,2014年广东省推出了盐碘浓度较高的“孕妇专用加碘盐”(盐碘均值30mg/kg)。家人可以与孕妇一起食用“孕妇专用加碘盐”。主要依据如下:

  

  ①目前“孕妇专用加碘盐”的盐碘均值为30mg/kg,比市场上流通的普通加碘盐(含碘量为25 mg/kg)只高出5mg/kg,实际上其加碘量与2012年前的普通食盐加碘量(含碘量为30 mg/kg)是相同的;

  ②碘营养监测显示,2011年盐碘浓度调整前普通人群的尿碘中位为186.5μg/L,盐碘浓度下调后,2013年和2014年普通人群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6.8μg/L和171.2μg/L ,盐碘调整前后普通人群的尿碘水平均在WHO推荐的人群理想尿碘范围100-199μg/L。

上一篇:血涂片的制备
下一篇:站在时代之巅,共担时代责任(10篇范文+精讲细评)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