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眼中的《中国机长》:这是我从影36年来最难拍的电影
距离《中国机长》全国上映只有不到24小时啦!
准备登机的胖友们,快跟着我的节奏
挥舞起你们手中的电影票!~
本着全心全意给大家谋福利的宗旨,
小编请来亚洲著名监制——《中国机长》监制李锦文Peggy Lee
最权威的观影指南小课堂马上开讲!~
采访过程中,她多次感慨“真的太难了”
从2018年5月14日,
川航3U8633航班驾驶舱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备降成都,
到2019年9月30日,
根据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这500个日日夜夜里,
一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
Peggy姐究竟有多“难”?
是什么让她现在碰上飞机延误都要挺身而出维持秩序?
戳小视频一睹为快
↓
01:50
视频制作/ 王玉亭
对李锦文来说,《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一定是职业生涯中的“另类”。
今年是这位香港知名监制踏入影视圈的第36 个年头,作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培养出的精英电影人,李锦文的产量累计超过半百,参与制作过《功夫》《卧虎藏龙》等等名垂影史的大片。说起《中国机长》,她却“叫苦不迭”。
电影《中国机长》监制 李锦文
2018 年8 月,国家电影局发布的7 月下旬全国电影剧本( 梗概) 备案、立项公示中,由北京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备案的电影《中国机长》,已经“原则上同意拍摄”,这意味着川航英雄机组的故事将搬上大银幕。
此时,一切还显得有些混沌。团队上下没人能准确说出川航3U8633 备降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没有一个人了解一架飞机从起飞到降落需要几个步骤。对于一部定于2019 年1 月开机的电影来说,紧张和有序必须并行不悖。
选题是有了,剧本怎么办?对于这样一个人尽皆知的热点事件,完全戏剧化是行不通的,也绝不能颠三倒四,如果不挨个部门挨个环节了解透彻,怎么呈现一个让人信服的故事?
电影《中国机长》张涵予饰演英雄机长
很快,在中国民航宣传教育中心的协助下,编剧获得了与刘传建、梁鹏等川航英雄机组成员面对面对话的机会,与西南空管局的成都塔台、进近、区管和重庆塔台、区管的所有事发当天当班人员座谈,采访民航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华北空管局、重庆机场配载室,甚至去Ameco 接受空客飞机知识培训、到华欧体验空客模拟机。
集众人之智,剧情轮廓逐渐清晰,第一稿应时而生。
与此同时,李锦文和团队也在和时间赛跑。“我真的没有尝试过这么复杂的项目,要跟那么多从来没听说过、没接触过的部门和岗位打交道”,时隔一年,她描述起在各地奔波看景的情形,仍历历在目。知道了飞机驾驶舱的仪表、管制中心内的控制台是什么样,呈现它们却并非易事一桩。
“我们不可能去这些真实的部门拍摄,天上成千上万架飞机的安全怎么办?好,那我们就在棚里把每一个场景搭建出来。”
在总共八千多平方米的6 个《中国机长》摄影棚,逐渐出现了1 :1 还原的空客A319模拟机、仿真空管大厅,甚至电脑屏幕上的数据都力求真实。
电影《中国机长》欧豪饰演副驾驶
9 名机组成员的扮演者常年空降各地拍戏,各个都是空中飞人,但飞行员如何操纵飞机、乘务员有哪些幕后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大大的问号。“就像张涵予演刘传健,他所有的手势都要像一名机长,不可能去蒙观众。”
在香港,李锦文有不少朋友做机师和乘务长,她知道,对于一线空勤而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真实地体验和学习,一举一动才能像模像样。
于是,好不容易凑齐了主演们的时间,大队人马立即奔赴位于成都的四川航空培训中心,接受专业培训“速成班”。
34分钟的事件, 110分钟的电影
2018 年5 月14 日,四川航空公司从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 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意外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备降,飞机于早上7 点46 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从一次发生在34 分钟内、惊心动魄的全手动备降,到一部110 分钟的院线影片,用什么去支撑?
“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因为片名就叫《中国机长》,人物一定要实,要好看。”在李锦文看来,几位主角除了具备立体丰满的人物性格,也与原型机长或乘务员的形象无限匹配。
“九位主演往自己的位置上一站,浑然天成,好像这些机组成员就是他们本身。”
采集剧本素材期间,编剧曾去拜访萨利机长自传小说《最高职责》的中文译者杨元元—飞行员出身的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杨元元抛出一个问题:故事一般都要建立矛盾,推动电影《萨利机长》剧情发展的是萨利机长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这一航空事故调查机构之间的矛盾,那你们这部电影的矛盾是什么?
受到这个问题的启发,在《中国机长》的影片中,人与飞机遭遇的紧急特情和极其复杂的自然情况之间的冲突,顺理成章成为推动故事的主线。
电影《中国机长》袁泉饰演乘务长
“难就难在这个事件大家都非常熟悉,改编它不能离开事实,又要把它变成好看的商业电影。把主旋律与商业元素结合是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李锦文说。
真实鲜活的人物成为打开这扇门的关键之匙,在影片设定的高空低压、寒冷的极端环境中,在人面对大自然的残酷考验下,机组成员沉着处置、力保全机旅客安全所释放出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精神,成为这部电影最特别的亮点。
回到那个清晨
纵观整个拍摄过程,让李锦文倍感艰难的戏,是在模拟机里还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后,狂风灌入机舱的情节。
尽管主创团队与英雄机组深入交流过事发当时的场景,但没有准确数据显示他们到底承受了多大的风力,客舱里的119 名乘客当时真实的反应是怎样,也无人知晓。
为了尽可能接近真实,剧组找来一台鼓风机,用几根风管接入驾驶舱,制造出八级大风的威力,以模拟飞机在航速800公里/ 小时,人脸被风迎面直吹到快要变形的效果。
电影《中国机长》杜江饰演第二机长
《中国机长》的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短短几十分钟的狭小空间里,而拍摄这个过程却要花上两三个月。
饰演119 名旅客的演员们需要在模拟客舱里坐上好些天,每天的状态都必须具有连贯性,甚至狂风把每个人的头发吹乱的程度都需要在数月里保持一致,这除了对演员和导演要求极高,对梳妆、化妆、服装部门也是十分严峻的考验。
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在一个航班正常运转的机场调一架真飞机当道具,机坪上上百号演员和更多的工作人员在拍电影,不远处的跑道上一架接一架飞机呼啸着起飞或降落,起降间隙,摆渡车、客梯车、加油车、送餐车等特种车辆在自己的既定路线上穿梭,划出一道道弧线。
这怎么看都不像一件可以实现的事情,但《中国机长》做到了,而且一下就是几座机场。
电影《中国机长》李沁饰演乘务员
“一部电影不能全在飞机机舱里拍,影棚里的戏份太多了,给人一种局限在有限环境里的感觉,还是需要去外景地拍摄。”李锦文说。
川航“514”事件的飞机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因故备降在成都双流机场,剧组就一路在西南大地上追逐航迹。在重庆和成都拍摄期间还是寒冬腊月,为了还原5 月份的天气,不论是专业演员还是充当群演的机场工作人员,一律穿着短袖上阵。
在一些大场面镜头,总有一两个“羽绒服”不小心入镜,导演不得不拍了一遍又一遍,避免穿帮。
电影《中国机长》张天爱饰演乘务员
剧组甚至冒着高反的风险去了拉萨。为了尽快适应高原环境,李锦文在进藏前半个月就开始早晚服用红景天,最后还是因为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水平进了医院。
“其实有很多工作人员都出现了缺氧,但大家都死扛。因为大家都认为电影应该在拉萨结尾。这趟航班出现意外备降去了成都,但旅程的终点是拉萨,有些旅客要去拉萨完成他们的愿望。”
在李锦文眼里,这个设定特别的温馨和完美:“它虽然不是真实事件的终点,却是一个充满情怀和正能量的结尾,这也是我们电影想带出的信息。”
跟螺丝较劲的“大总管”
相比于导演、美术指导、摄影指导这些大众熟悉的头衔,同样出现在电影字幕上的“监制”一职,却鲜有观众了解。
“在电影里,监制是制片部的主管。监制的分工比较繁杂琐碎,所有工作人员和演员的住宿餐饮,每一天的拍摄怎样去沟通,所有的预算有没有按时完成,妥当处理其他部门的各种事务,方方面面都跟制片部有关系。”谈起自己的工作,李锦文滔滔不绝,又井井有条。
陈数在片中饰演机长的家属
作为《中国机长》剧组的大管家,也是离这部电影从头至尾的生产流程最近的人,李锦文时刻紧绷着安全神经。影棚里需要放置1 :1 还原的空客A319 模拟机,这个大家伙里面还要坐上一百来号人,巨大的重量要求打两米深的地基。把一个好好的摄影棚挖两米,影棚方刚开始不同意,但架不住李锦文有商有量又求又拜,总算松了口。
“那么多人在飞机上,还要模拟一号颠簸二号颠簸三号颠簸,是不是安全,万一塌下来怎么办?”
拍摄时,当飞机在前前后后颠簸,李锦文会紧盯着支架上大个的六角螺丝,观察它们的位置是否有松动,拧紧的螺丝是没有缝的,有一点点松动就会出现缝隙。
影片的技术负责人发现了,喊她“操心的大管家”。其实,每一天拍摄结束,技术组的工程师们都会去做这项检查,谁也没想到一个电影的监制会注意到这些细节。
焦俊艳在片中饰演民航气象中心领班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常常会有新的灵感与想法,身为监制的李锦文需要判断和平衡它们是否是加分项。很多时候,这些在片场灵光一闪的东西都特别加分,例如整个拉萨的情节原本不在《中国机长》的剧本中。
每每这个时候,她就赶紧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各种盘算避免超支,甚至“拆东补西”来帮助导演让想法落地。
“我认为一个好的监制,是应该除了能帮导演实现他想要的视觉,还要让投资方、导演、观众都看到一个超值的制作质量。打个比方,一部电影成本说一个亿,可是出来的效果是两个亿,那我就成功了。”
阚清子出演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终端管制室管制员
尽管《中国机长》在诸多方面都称得上“艰难”,能参与到这部不平凡的电影,李锦文毫不掩饰自豪之情。“第一是安全,整个拍摄过程没有出现意外,这是我的坚守。第二,在我的能力范围以内,没有超时,没有超支,按时拍完,这是我的责任。”
无可替代的“中国机长”
刚开始筹备《中国机长》,剧组举行过一次关于片名的投票,大家对《中国机长》这一立项名称莫衷一是,导演刘伟强也犯了难,对这个名字是否过于“正”感到疑惑。李锦文对他说,如果拍完了你还感觉“中国机长”不合适,到时候我们再换。
往下拍着拍着,等到了杀青的时候,大家发现已经想不到一个比“中国机长”更好的名字了。
“我越来越觉得这四个字无可替代,非常有讲究。素描,直白,大气,直截了当。”在李锦文眼里,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可以冠上中国两个字,除了满满的自豪感,离开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无法成立。
冯文娟在电影中饰演西南空管局塔台管制室带班主任
“不是一个机长,是《中国机长》,也就是说,中国民航各个航空公司的所有机长,都能保障你的飞行安全,这是多宏大的气魄,也是我们希望这部电影传达出的正能量。”
还在拍摄阶段,就时常有人把《中国机长》与美国的《萨利机长》作对比,面对这部口碑爆棚、题材相似的影片,李锦文在赞许的同时也分享了她的心愿:“中国还没有一部类似这样的电影。我们希望《中国机长》不光是在中国、亚洲放映,还能冲出国际,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中国的机长,中国的民航,中国的电影,绝对不比任何人差。”
文/ 冯霜晴 原文刊登于《中国民航》2019年9月刊
上一篇:《中国机长》票房逼近12亿,这里有看4D场要了解的“防晕机指南”
下一篇:很多人看好《姜子牙》的质量,却为何不看好此片的票房?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