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这部95后童年神剧,全是成年人的灰色秘密
原标题:这部95后童年神剧,全是成年人的灰色秘密
作为一个90后,很难想象,《快乐星球》再次引发大规模讨论,是因为马嘉祺——00后偶像,时代少年团队长,《快乐星球5》的男主角。
苍老的情怀还没来得及泛起一点涟漪,就被这隔了辈的忧伤狠狠戳中。想想,2004年,我为《快乐星球1》疯魔的时候,第五部的男主角才两岁大。
第五部也是《快乐星球》系列的收官之作,其实在2015年就拍好了,拖到现在才播出,还只是在视频网站上线,跟2004年时《快1》横扫各大卫视的盛况没得比。
就算有00后偶像的粉丝buff,《快5》还是没能凑够豆瓣评分的人数。
曾经的现象级神剧,如今竟然无人问津,这究竟是IP的沦丧,还是市场的扭曲?
我为此重新刷了一遍《快乐星球》,却发现,原来这部剧能火,真的只是锦鲤附体,纯靠运气。
01
“平平无奇”丁凯乐
许多怀念《快1》的影评都说,《快1》之所以火,是因为每个孩子都能在丁凯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平无奇,成绩一般,胆小怕事等等。
可当我重温这部神剧,第一个发现竟然是我根本不配把自己代入成丁凯乐。
他不仅是被快乐星球选中的孩子,同时还是跑赢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投胎奇才。
小丑竟是我自己?
故事很简单,快乐星球的孩子们要做一个课题,帮助地球上的孩子寻找快乐。他们选中了丁凯乐,一个快乐指数只有30%的小学生。
“不快乐”是丁凯乐被选中的原因吗?不,想要被选中,你不仅要不快乐,还得有电脑。
查了一下统计数据,《快1》那会儿,全国的上网计算机一共只有3089万台,上过网的中国人大概是7950万。(数据来源:《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除一下全国人口总数(据统计局公报2004年人口约13亿),那就是丁凯乐的幸运指数。
如果他们算一下幸运指数,屏幕上的柱状图绝对会爆掉。
就算在有电脑的人家里,丁凯乐也绝不普通,他们家有至少三台电脑:客厅一台,丁凯乐房间一台,丁爸爸还有一台笔记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电脑的孩子才配被快乐选中。
当年的电脑有多值钱?绝对是奢侈品。
《神奇的眼镜》这一集里,抽奖活动的一等奖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果不要电脑,可以换三万块钱。
在2004年的时候,家里人均一台电脑,还要学芭蕾、学钢琴、学二胡、养宠物,住着一百平起步的大房子……我们的朋友丁凯乐,就是这样一位平平无奇的小富翁。
每个孩子都能在丁凯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吗?我真的不配。
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我当年羡慕的到底是丁凯乐被快乐星球选中,还是丁凯乐命好到根本不需要被快乐星球选中?
十几年前的丁妈妈就已经LV不离手了。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丁凯乐本人的说法,他爸爸的月薪是一千多元,妈妈比爸爸挣得更多一些,假设能翻个倍,也就三千元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月入五千上下的工薪夫妻,如何省吃俭用、精心理财,才能攒下这满屋子奢侈的家什?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养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随手能把上万元的奖品捐给养老院的充满爱心的儿子。
在月薪400元、戴着义肢的清洁工爷爷“买彩票是为了献爱心”的理论的感召下,丁凯乐把笔记本电脑捐到了养老院。
《快乐星球》系列总导演张惠民多次在采访中提到“回归童年”这个词,要了解儿童的世界、尊重他们的需求、贴近他们的想法。
为此,张惠民甚至会把剧本带回家给儿子改,还搞了一个网站,让全国儿童参与剧本讨论——当然,讨论的前提仍然是有电脑。
如果这些旧年报道里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些千元月薪和富豪家庭的悬浮设置,或许就是张导儿子修改剧本的手笔吧。
当年象牙塔里的文艺工作者,多少有点脱离百姓的通病,同时期的《家有儿女》,明明是个普通人家的故事,剧中各种细节却告诉你这家人一点不普通。
有钱到十几年前你羡慕,十几年后你还是只能羡慕。
但与《家有儿女》不同的是,你很难说《快1》剧组是真的不懂民间疾苦,他们甚至用了大量笔墨来展现这种不平等。
同一部剧里,有“普通小学生”丁凯乐,有比丁凯乐有钱多了的富二代胖哥,可也有因为家里穷就被认定会偷东西的同班同学金刚;
丁凯乐因为爸妈没空给过生日而生气的这一天,同样过生日的小女孩,因为被人贩子威胁“不听话就弄死你和你爸”,不得不在广场上向丁凯乐一家乞讨;
丁凯乐被绑架后去的市郊,用的还是土坑边上垒砖头的旱厕,导演甚至专门给茅坑来了好几个特写;
关键是,就像那个对准茅坑的镜头一样,除了让人不适之外,这些悬殊的对比对剧情本身没有任何作用。
既不是通过对比来展现贫富悬殊、世界复杂,也没有什么勤劳致富、努力改变生活的荧幕鸡汤。
创作团队好像根本没觉得这种不均衡是个事儿,拍它,只是因为它能烘托主人公的友爱与慈悲。
如果不是知道这是部科幻儿童剧,我都要怀疑它是什么现实题材的讽刺大作。
02
“歪歪斜斜”正能量
“《快乐星球》是一种虚拟文化资源,是河南文化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部剧的蓝血身份,也是不少影评狂吹它的理由之一。
它不是一部典型的文艺作品,不是有盈利要求的影视商品,它是一项重大的“文化任务”,一篇规定好了核心价值观的命题作文。
观众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商业化,“不商业”于是也成了《快乐星球》朴素、经典的理由之一。
但“不商业”并不代表就真艺术。事实上,这部神剧不仅在创作艺术上缺点颇多,就连一直在强调的“核心价值”,也不见得输出成功了。
导演张惠民说过,他儿子是《猫和老鼠》的忠实观众,但张惠民认为,这种让儿童崇拜老鼠讨厌猫的作品,是“老鼠文化”。
张导对《猫和老鼠》的耿耿于怀,在《快乐星球》里也小露一角。有个镜头是丁凯乐在电脑上玩猫和老鼠的游戏,特意出现了TOM WIN的界面,第二局眼看着耗子要赢了,电脑当场黑屏,切进了快乐星球。
《猫和老鼠》堪称《快乐星球》永恒的拉踩对象。
表现贫富差距、揭露社会现实,不可能是这种“重大文化任务”的目的,按照张导当年的说法,他要拍的童剧,一定要讲民族优秀文化,要给孩子树立崭新的“快乐观”。
可惜,剧组在无意识中展露的,并不是快乐与光明,反而称得上压抑与晦暗。
《乐乐的烦恼》这一集,讲孩子们因为兴趣班烦恼,学芭蕾的、学黑管的、学英语的、学奥数的,只有家境贫寒的金刚无班可上,也就没有了烦恼;
东方老师对公开课表示紧张,主任直接劝她:“公开课就是演戏。”
发现送去市里的参赛作品有可能是假的,主任的第一反应是,不能上报给校长,这作品校长也同意上报了啊,不能说校长也错了吧?
学校的盆栽被破坏了,明明知道丁凯乐不是真凶,明明知道当时在场的金刚更可疑,但在金刚的指认下,老师还是捏了丁凯乐这颗软柿子,要求他负责;
不敢说出金刚是凶手的丁凯乐,只好自己搬来一盆花填补空缺交差;在真相大白之后,丁凯乐的行为,在老师眼里就变成了“主动贡献”,“做好事不留名”。
这一集的名字,应该叫做《雷锋是怎样炼成的》。
《班长难当》更是集无意识讽刺于大成的一集,老师一说要搞全班投票选举,吴佳佳立马跟丁凯乐嘀咕:“定好了的。”
吴佳佳还故意站起来问老师,是不是谁都可以当候选人。
此时,早已通过学生打的小报告知道“坏学生”金刚想当班长的老师微微一笑,话里有话地说道:“我们选的是一班之长,是代表我们四一班形象的。”
有了这番警告,金刚没能成为候选人,但他为了报复,威胁同学们给丁凯乐投票,胜过了老师提名的马翔宇。
选举结果一出,东方老师脸都绿了,负责唱票的吴佳佳连掌都不敢鼓。
这简直是一堂极其生动的政治课。
给老师打小报告的小九九,是金刚信任的跟班;被老师提名的好学生马翔宇,投自己票的时候还捂着纸条,怕被别人看见;
本来乖乖按照老师的心思给马翔宇投了票的丁凯乐,无缘无故被推上来挡枪,最终既得罪了老师,又得罪了马翔宇,还要被逼还金刚人情;
人间清醒吴佳佳投出了唯一的弃权票,这种胆大没威胁的人,无疑是令人放心的正义使者,被老师选中上台唱票。
“班长”这个职位,象征的是下辖群众之权,上得小灶之利。
这一集里,东方老师的形象似乎是负面的,她对差生充满偏见,用“胆小怕事”形容丁凯乐,认定他难当大任。
甚至,她提名马翔宇的理由里最重要的一条,是他爸爸是教育局长。
东方老师说到这里,校长冷笑一声:“哼,这一点很重要吗?”
镜头一切,留下东方老师若有所思的深情。
看起来,东方老师要开始反思自己了,剧情走向应该是推翻旧思想、弘扬新民主了对吧。
但它偏不。
这一集最后的结局,是金刚在课堂上捣乱,丁凯乐无力阻止,东方老师怒而发作,将管理不力的丁凯乐免职,重新任命马翔宇为代理班长。
如果马翔宇真的是个人品好、有组织能力的“好学生”,这剧情都能勉强圆过去,可导演并没有这样拍。
落选班长之后,马翔宇闷闷不乐,发脾气甩脸子;金刚给丁凯乐捣乱的时候,“有组织能力”的马翔宇幸灾乐祸,勾唇一笑;
丁凯乐在校门口被金刚堵住的时候,“人品好”的马翔宇迅先看到了危险,不仅没有提醒丁凯乐,还迅速找借口手刀逃跑。
导演把这位好学生拍成了一个争名夺利、毫无担当的局长公子,并让他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一切就这样“回到正轨”。前面所有民主与否的铺垫、校长对局长儿子身份的不屑一顾,都是白搭。
前面说过,《快乐星球》是有命题的,它是为了弘扬积极的文化而拍摄制作。
可在剧里,积极的文化是什么?
把公开课等同为演戏的主任,还是看人下菜碟的老师?他们那些不积极正确的行为,就算在剧中指出来了,也并没有得到纠正。
并非要苛求影视角色必须三观正,而是这与剧组反复强调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矛盾的。
这些细节,在一部号称要寓教于乐的儿童电视剧里,无用且突兀。
也许,只有“这很正常”这一个解释。
我们能确定《我的区长父亲》是一个讽刺,却不能确定《快1》里“局长的儿子”到底是不是讽刺。
跟同事聊到“教育局长的儿子”这一点的时候,同事说:“可怕的不是局长的儿子当班长,而是那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这好正常啊。”
是的,很正常。
惊人的贫富差异,局长的儿子优先获得机会,老师差别对待学生,变相鼓励小报告,一出事主任就想着瞒报,“老师会给班长小灶”“公开课就是演戏”等种种理论……这些东西,太正常了。
正常到十几年前的创作团队和观众,根本没觉得它有什么问题,还认为这比“老鼠文化”更纯洁、更高尚。
03
童剧界的“杨超越”
没人能否认《快乐星球》曾经的成功。媒体曾说,它是中国版《成长的烦恼》、外星版《哆啦A梦》,深受观众喜爱,开创中国科幻少儿剧的先河。
它甚至被寄予厚望,成为地方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不仅出版了同名小说、漫画、音像制品,还规划了专门的集团公司、文化产业园区、拍摄基地。
排面比《哈利·波特》都不差。
电视剧播出后很快改编出版了系列图书。
春风得意的剧组,当年壮志雄心,要在5年内拍出500~1000集,打造“国产儿童电视剧航母。”
世事难料,这个IP出道即巅峰,《快1》之后口碑一路下滑,甚至没几个人知道它还出过大电影。
票房66万,豆瓣无评分,热度靠前的几条短评里,都是梦碎的声音。
或许不是这个IP不可避免地衰败了,而是它当年能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偶然。
首先,这并不是一个按照正常流程和动机生产的电视作品,在市场上的成功,真的是意外之喜。
顶尖的编剧团队?剧中解释不清、交代不了的bug很多。
比如《诚实无价》这一集,两个作弊的学生最后莫名奇妙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去向老师承认考试有问题,但在老师追问作弊手段的时候,这一集戛然而止。
丁凯乐当然要遵守跟快乐星球的约定,不能说出作弊手段。但这一集的主题是诚实啊,所以肯定要认错。
编剧们大概想不出来两全之策,于是大笔一挥,让剧情在丁凯乐“我……我……我”的呢喃中,结束了。
放到今天,这种编剧水平,不被骂上热搜真的很难收场。
超值钱的特效技术?
神秘的快乐星球布景,基本由洗手间马赛克瓷砖、理发店发光灯柱和春节市容树灯组成,就连快乐广场上的花,都是塑料的。
没有刻板说教,台词贴近儿童生活?
说真的,没听过有哪个儿童会跟爸爸说:“全国人民都像你这样啊,咱们国家就长治久安喽。”
剧中的小演员们,进入这一行也本身都是偶然。
剧组是在省会郑州选的演员,其中不少来自当地名校,比如丁凯乐的扮演者,词条记录他毕业的伊河路小学,就是郑州当地有名的朱门子弟首选小学。
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演戏或许跟六一汇报演出没多大差别,并不是一份值得咬牙坚持的职业。
《快1》的火爆离不开想象,这种想象,不光是对于快乐星球这一科幻设定的,还有对剧中小主角的生活的想象。
键盘上的空格和回车是用来干嘛的?在2004年的小学校园,标准答案或许是:敲空格,跟快乐星球视频通话;敲回车,直接进入快乐星球。
尽管那时候我家连电脑都没有。
我会想象敲着回车穿梭时空隧道,想象在电脑上写日记这样就不会被家长偷看。
它对于当年孩子们的诱惑力,来源于快乐星球,也来源于电视屏幕里那种多姿多彩的生活。
市面上没有国产科幻剧,各大电视台的轰炸式轮播,天时地利之下,《快1》就这么爆了。
我们如今怀念《快乐星球》,也是因为当年那些想象与期待。
但通过这些年来的报道和后续作品的复制程度,不难看出,剧组误以为《快1》的成功是因为剧本扎实、台词童趣、能学道理。
事实上,被他们挂在嘴上的“寓教于乐”,反倒是最劝退观众的东西。
有学者曾针对《快乐星球》和《家有儿女》做过一项收视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儿童看电视就是为了玩,家长期待的“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和学会做人做事”,只是大人的自嗨而已。
带着浓重教化目的的《快乐星球》偶然地火了,但偶然是无法复制的。
电脑的普及、少儿剧作的增多、技术的进步,世界一直在变,《快乐星球》IP拍了一部又一部,却还在试图复制曾经的套路。
一二季都有出镜的神奇语言,已经成为该系列的标志性特效。
复制到后来,那点想象力终于再也不值钱了,这个团队的缺点也终于暴露在市场中。
市场是从来不讲情怀的,更不会负责教化。
没有评分的《快乐星球5》,就是市场给这个IP的分数。
↓ Vista看天下新媒体招聘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Vista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再见吧快乐星球,
我们真的要远航了↓↓↓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去年“大赢家”遭遇“滑铁卢” 主投电影票房不及预期 博纳影业H1业绩盈转亏
下一篇:原创张曼玉风采不减当年,格子衫搭配发带,女神范十足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