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法心理 | 再见“分离焦虑”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  +

  学会向“分离焦虑”说再见

  ?  +

  +

       “我已经23岁了,每次离开家还是会异常焦虑和难过,要哭好几次,这是病吗?”

         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无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分离。当我们与重要的依恋对象(比如家人、伴侣、养了很久的宠物等)分开时,难过是必然的。但如果你极度害怕分离,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那你可能就产生了“分离焦虑”。

  ?+

  +

  (一)定义

         分离焦虑,通常是指婴幼儿与重要的照顾人分离之后,产生的一些心理上或者行为上的不适,比如,他们会有紧张、恐惧、担心、害怕、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如果童年时的分离焦虑未处理好,那种恐惧无力感就会紧紧的锁在身体里,最终深深的压抑在内心深处,越是发生在生命早期,和最亲近的人之间,分离带给我们的恐惧就越大。成年后,某些事情发生时,会无意识激活我们的这种情绪,比如说,与家人分离、伴侣未及时接听电话等时,我们就会掉进崩溃的那种情绪中无法自拔。因为儿童时期那种很深的需求和渴望“我想和你们在一起,我害怕被抛弃”被激活了,从而造成情绪上的崩溃反应。

         那么,离家来到新环境的我们如何应对和处理分离焦虑呢?

  ?+

  +

  (二)表现成年的我们,依然害怕分离。我们一般认为只有小孩才会出现分离焦虑,但研究人员发现:成人分离焦虑也十分常见。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20个成年人就有1个会在一生中出现分离焦虑障碍,而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分离焦虑困扰。临床心理学家Vijaya也提到,成年人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分离焦虑症状:

  one

  因为要去新的城市求学工作

  不得不与重要他人分开时,

  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与害怕

  two

  不愿意一个人呆着,

  总需要有人陪着自己

  thr

  面对疫情总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会发生在家人或者伴侣身上,

  比如车祸

  ...

  ……虽然成人分离焦虑不像孩子经历这种情况那样普遍,但仍然会发生。这种焦虑如此强烈,以至于由于害怕和担心与另一个人分离,人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正常地、健康地工作学习。

  ?+

  +

  (三)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压力。

  1.

  觉察、接受分离焦虑

         当面临分离时,我们可以觉察、感受自己对于分离的焦虑与担忧。尽量不评判自己:别人都那么坚强,为什么只有我这么脆弱。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即使遇见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也十分正常。等到情绪稳定后,也可以做一些自我探索:为什么在面对分离时,我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反应?分离焦虑对于自己、对于关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

  保持规律生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这个“不去想”不是强迫自己,而是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分散这种分离带来的焦虑。可以做一些适度的运动,放松身体,从而舒缓心情,参与一些健康的文娱活动,做志愿,参与社会实践等

  3.

  向合适的人倾诉可以在非急性发作期,与朋友、家人等理解自己的人倾诉,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以得到亲近人的帮助。

  4.

  必要时可以接受心理咨询如果你的分离焦虑十分严重,已经影响了生活质量,你可以尝试接受心理咨询。咨询师可以帮助你识别你害怕分离的原因:如此害怕分离的背后有什么信念存在。同时,咨询师也可以帮助你在安全的环境下逐渐耐受面对分离的恐惧。通过药物和疏导的方式帮助你。

  5.

  避免额外刺激,保持健康饮食避免吸烟及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咖啡、奶茶等,虽然这些物品中的尼古丁、咖啡因等成分可增强自身兴奋性,但是这都是一过性效果,作用消失之后,焦虑情绪还是会继续产生,长此以往,可能会加重焦虑情绪。

  ?  +

  村上春树说:

  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

  对于丧失,时间并不是解药,充分的哀悼才是。

  哀悼是一种能量的流动,能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这一次,让我们和“分离焦虑”认真地道别。

  道别离别,笃定前行。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有任何烦恼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QQ:1538405103

  邮箱:jjfxyxlgzz@163.com

  ——RELIVE心理工作站

  撰稿:胡超芝

  责编:陈凌波

  校稿:王梓烨

上一篇:读书分享|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下一篇:原创鸠摩罗什:被人囚禁17年,2次被逼破色戒,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