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明星·听民营企业家讲好发展故事】福客来董事长张信波: 内部变革实现业内领先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他,勇于改革突破,把一个负债累累的镇办企业,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现代化企业;他,不断投入研发,使公司成为首个起草国内学生鞋标准的企业;他,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俯身深耕,闯出了事业发展新路径,产业销售网络覆盖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就是青岛福客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客来)董事长张信波。近日,记者面对面采访张信波,了解他带领员工创业打拼的故事,寻找企业发展壮大的“密码”。

  缘起

  / 鞋厂首次改制后面临破产 /

  福客来前身是王哥庄第一农场。1981年10月,17岁的张信波初中毕业后进入王哥庄第一农场,成了一名木工。由于脑子活、有想法,喜欢跟人打交道,1983年张信波被选为业务员。经过五年的历练,1988年6月他当上了供销科长。从木工到供销科长,再到后来的副厂长,刻苦努力、勤于思考让他拾级而上。

  回忆起当时的岁月,张信波历历在目。“厂址以前是沙滩,后来拦海造田建起了工厂。”张信波回忆起集团的前身说道,1977年,当时很多来自橡胶工业口的知青来到农场,为了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他们组织当地人给品牌鞋厂做鞋帮配套。1991年,王哥庄第一农场更名为青岛捷星鞋厂,开始做鞋子。

  1995年,鞋厂进行第一次改制,但这并没有给厂子注入生机活水,两年后鞋厂倒闭了。“由于改制不彻底,效果不好,所以1997年鞋厂倒闭了。企业倒闭后,工人的工资都没有了着落。欠了工人13个月的工资,工人们第一次改制得到的股份也打了水漂。”张信波说。

  “厂子倒闭后,几百口人的吃饭问题怎么办?要辜负员工们的期待和信任吗?真甘心让这个见证我成长的工厂就此消失吗?”这割舍不断的感情,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使身为副厂长的张信波暗下决心:“一定要搞活这个厂!”

  破局

  / 内部改革守住企业生命线 /

  1997年,张信波毅然接管了鞋厂,在内部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就是要冲破旧制度,建立新秩序。以岗定员、精简机构,各个岗位所需人员全部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推行承包制,通过承包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改革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向一线苦、脏、累、险工种倾斜。由于改革触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面对阻力与困扰,张信波咬紧牙关顶住压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经过半年的努力,实现了扭亏为盈,鞋厂又活了过来。“这个过程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压力、寂寞、委屈……外练一层皮,方能内练一口气。”张信波感慨道。

  “1998年上半年,当时很多客户的订单都开始恢复了。”张信波说,公司在1998年的时候进行第二次改制,从此鞋厂完成了从镇办企业到民营企业的华丽转身,自己正式成为鞋厂的掌舵人。紧接着,张信波顺应时代潮流,带领福客来从单一出口转向国际、国内“两条腿走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注册了“etapee”(意踏步)商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升级迭代,福客来拥有硫化鞋生产线及冷粘运动鞋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余万双,主导产品鞋类远销至日本、韩国、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多个知名品牌公司的产品供货商。就这样,张信波带领全体员工艰苦打拼,企业也从小到大,由单一的鞋类生产企业发展到目前涉及鞋业、进出口、农业、蓝色海洋经济与市政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

  首创

  / 制定学生鞋全国行业标准 /

  创业以来,张信波始终保持两个坚持——坚持做自己的产品、坚持留住一起打拼多年的员工。几十年了,除了退休的,我们厂里的老员工大部分都没有离开。”张信波说。在商海浮沉几十年中,福客来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面对着几十年中的行业巨变和机会,头脑灵活的张信波与时俱进,通过不断改造创新来适应新变化 ,创造出独属于福客来的一片天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信波深知一双鞋子对人的重要性。有一次,在听到外国专家介绍专业鞋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时,张信波下定决心做出适合中国孩子穿的专业校园鞋,最终打造出国内校园学生鞋品牌——“校园行”。“当听到有关校园鞋研究专家讲,一双鞋子对在校学生的成长,特别是骨骼发育与健康身高等有一定影响时,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认为应该为祖国的下一代去做些什么。”张信波说。

  “为了能够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优质鞋子,我们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张信波说,项目从2016年提交工信部批准立项,到最终产品研发成功,福客来历时三年的投入终于有了成果。作为专为学生打造的鞋履,张信波以“关注每个青少年健康成长,塑造国内学生专属用鞋”为目标,力求将健康与风格相结合。“我们根据大数据和实时检测收集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脚部特点,研发出的鞋子具备宽阔舒适的鞋体和跷度,增加了走路的稳定性,降低长时间走路的疲劳感,进而有效保护足部。”张信波说。

  2019年4月1日,由福客来起草制定的国内首个《中小学生校园鞋》行业标准“QB/T5301-2018”正式获工信部批准发布。福客来也被科技部列入星火科技专项合作企业、中国标准化童鞋组专家企业,并与中国制鞋工业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中国(香港)学生鞋生物力学研究院”。张信波说,“为中国孩子普及一双好鞋,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转型的一个大好契机。福客来也将针对这项工作逐渐转型,转向研发和市场,走品牌战略。”

  担当

  / 企业管理成就社会责任 /

  201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影股份出品的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主题的系列微电影,勾勒出40年的时光剪影,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家国变迁,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其中,该系列微电影当中《张波的鞋》,就是以张信波为原型拍摄的,讲述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如何从最初的心愿开始制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搏击风浪、不断摔打,最终做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校园学生鞋。张信波也在影片中本色出演。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截至目前,福客来鞋类系列涵盖高档休闲鞋、劳保鞋、运动时尚鞋、校园学生鞋等多款产品;集团技术人员达30余人,拥有50多项产品专利,其中获得发明专利两项。“诚实、守信,互惠、双赢。”张信波向记者谈起打拼心得时表示,福客来的立业之本,是始终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引领,以客户的满意度为工作标准,牢牢把握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这两条轴线。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张信波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崂山区拔尖人才,还担任中国胶鞋协会副理事长。在带领员工不断奔向小康生活的同时,张信波不忘回馈社会。截至目前,张信波向社会捐款捐物累计已达200余万元。他告诉记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会把公益继续做下去。”

  抚今追昔,从入职到现在企业掌舵人,历经42年风雨兼程,张信波认为,福客来产业仍要进一步精准谋划。“企业会继续围绕集团现有板块,搭建更为丰富的产业体系,助力企业创收。”对于企业规划发展,张信波告诉记者,他会把全部精力用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上,一步一个脚印朝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坚持应用和创新,解决客户痛点、难题;为员工打造更加光明的发展平台、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我相信,福客来在家乡这片热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张信波说。

  对话

  / 做好,比做大更重要 /

  记者:商海浮沉的几十年,您是怎样理解福客来的企业情怀?

  张信波:做企业追求的不仅是利润和效益,还要有责任和担当。做好,其实比做大更重要。从入厂至今42年中,我始终以把握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立本的两条“生命轴线”。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对于企业的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和战略?

  张信波:不管从事任何一个行业,做深、做透、做精就一定能做好。有政策的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坚持在创新上发力,我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福客来会继续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诚信经营,不投机取巧,用产品创新和优质服务取胜。

  原标题:《【企明星·听民营企业家讲好发展故事】福客来董事长张信波: 内部变革实现业内领先 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校园鞋》

  阅读原文

上一篇:成年人的快乐六一文案大全(六一儿童节朋友圈文案短句)
下一篇:十七朵玫瑰是什么意思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